1995年7月的一天,陳世玲的肉店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他就是陳世玲原單位的老領導王廠長。王廠長品嚐了陳世玲親自下廚的菜品後,感覺味道很不錯,並不遜於同街的任何一家餐館,可生意為什麼這樣清淡呢?
他把陳世玲叫到身邊,問世她為什麼不打自己的招牌?
陳世玲反問:“我有什麼招牌?”
“你有一個金字招牌!”王廠長笑著說,“‘一刀準’是十大巴蜀絕技之一,是你用汗水和智慧創造的品牌和財富!你為什麼不充分利用它來吸引顧客?”
陳世玲恍然大悟。
在王廠長的策劃下,陳世玲立即行動起來,她先請著名書法家王亦墨題寫“一刀準風味店”燙金匾額,然後對店麵進行徹底裝修:以仿木材質、藤蔓和名人字畫裝飾店內環境,營造古樸厚重、書香流淌的獨特情調。在大門和客廳顯眼的位置上,懸掛她參加巴蜀絕技大賽和中央電視台“五一”特別節目與領導和名人名星合影的大幅照片。經整理,她找出了與主持人倪萍、歌唱佟鐵鑫、原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以及香港明星鍾鎮濤、周華健合影或同台演出的照片。
這些照片掛上牆後,整個餐廳頓時篷壁生輝。
客人聽說女主人就是當年在電視上英姿颯爽,揮刀斬肉的“一刀準”後,懷著好奇和崇仰的心情紛紛湧入“一刀準風味店”。陳世玲高興地向客人介紹情況,詳細講解每幅照片的背景。奇跡真的發生了,平時門庭冷落的小店,忽然間顧客盈門,營業額直線上升。更換店名的當月,陳世玲靠“一刀準”的金字招牌賺了4萬多元。
一天晚上,一位香港客人到南山“一棵樹”觀賞了重慶夜景後到陳世玲的“一刀準風味店”就餐。他看見陳世玲與倪萍、佟鐵鑫等人的合影後,大為震驚,沒想到眼前文靜秀美的女主人竟有如此高超的絕技,他冒昧地提出請求,希望陳世玲現場表演。陳世玲一口答應。她拿出一隻剛剛宰殺褪毛的雞,問客人要哪部分?客人說要6兩雞腿。陳世玲手起刀落,一隻半大雞腿被齊整整宰下,在台秤上一稱,剛好300克。香港客人驚訝得目瞪口呆,其他客人立即鼓掌喝彩。香港客人走上前來,捧著那隻被宰掉一條腿的雞,像玩賞一件寶貝一樣愛不釋手,當場要求高價買走這隻雞。
這事給陳世玲新的啟發,客人願意看現場表演,為何不推出“一刀準”現場菜品,讓客人現場點菜,既飽口福又飽眼福,還可以給家人帶些紀念品回去。
於是陳世玲推出了“一刀準原味鹵雞”、“一刀準烤鴨”、“一刀準鹵鵝”、“一刀準五香兔”等菜品。客人現場點菜,陳世玲現場表演,一刀下手,刀刀準確,毫厘無爽。
這一招果然受到顧客的極大歡迎,他們既品嚐了美味佳肴,又觀賞了絕技表演,這吃的食品裏似乎還多了一點文化味兒。
至此,到陳世玲店就餐的客人又增加了一層。陳世玲由此又進一步想到,何不主動出擊,進一步擴大影響,廣泛吸引顧客?
1999年“五·一”,南山公園遊人絡繹不絕,陳世玲在自己店門前豎起大幅廣告牌:“看巴蜀絕技表演,品一刀準風味食品”,她將店裏的現場菜品一字兒擺開,任憑客人點菜,要什麼點什麼,要多少點多少。隻見她手起刀落,刀刀精準,客人興味盎然,把她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到後來,點菜的顧客根本不用複秤,宰下切好就拿走。看累了的客人就在她店裏就餐,邊吃飯邊看表演,悠哉樂哉。
這一創意,又使陳世玲大獲全勝,僅這一天的收入,就超過一萬元。以後每逢重大節日或旅遊長假,她都不定期舉辦類似的絕技表演。“一刀準”品牌在重慶越叫越響,營業額直線上升。1999年底,台灣著名主持人、世界導遊小姐李秀媛慕名到“一刀準”拍攝專題片。李秀媛的專題片《絕技“一刀準”陳世玲》在“繞著環球走”欄目播出後,大量海外遊客又成為“一刀準”的常客。
隨著客人源源不斷的增加,陳世玲原有300平米的店麵已顯得窄小,她又征用了屋後的一畝多土地,辟出一片荷塘,上麵建起二層樓房,夏日,荷葉花或睡蓮開放,送來陣陣清香,客人來這裏就餐,又多了一道賞景的佳處。一麵就餐,一麵賞景,真是難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