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葶藶子6克(酒),紅糖水衝服;
(3)冬瓜子150克,燒灰研末,空腹用開水衝服,每服6克,可連服3劑;
(4)韭菜子,每晚吞服20~30粒,淡鹽湯下;
(5)熟地10克,茯苓、遠誌、蓮須各9克,梔子、丹皮各6克,龍骨、牡蠣、山藥、金櫻子、炒棗仁各12克,巴戟8克,甘草3克。水煎服;
(6)熟地、澤瀉各9克,丹皮25克,茯苓、山藥、棗皮、芡實(研)、菟絲子、杜仲、巴戟、豬油各3克。水煎溫服;
(7)分心木(洗淨)15克,用水一茶盅半,煎至多半茶盅,臨睡以前服之;
(8)車前子草,搗絞汁,服甚效;
(9)金櫻子、蓄各30克。水煎,每劑分2日服,每日服2次。
(10)黃魚鰾120克,切成薄片入陶瓷罐內,加水適量,黃酒半盅,再隔水煮24小時即成糊狀,每日服1小杯;
(11)麥冬15克,水煎服;
(12)芡實、蓮須、潼蒺藜、生龍骨、覆盆各10克,煆牡蠣30克。水煎服,2~3劑可見效;
4丸劑方:
(1)桑螵蛸、菟絲子各30克,赤石脂18克,五味子12克,生牡蠣、龍骨、茯苓各24克,韭菜子15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9克,每日2次;
(2)芡實、蓮須、龍骨、蓮子各60克,牡蠣90克,蒺藜45克。共研細末,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9克,每日2次;
(3)五倍子、茯苓各60克,蜂蜜適量,將五倍子用鹽水煮後曬幹,與茯苓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日3次,每次1丸;
(4)生地30克,山藥(炒)、鹽杜仲、沙苑子、茯苓、當歸、魯豆皮各18克、骨碎補、韭菜子(炒)、懷牛膝、山萸肉各12克,石蓮蕊15克,砂仁35克。共研極細末,棗泥糊為丸,小綠豆大小。每早晚各服6克,淡鹽湯送服。此方名滋陰益腎緩精丸;
(5)生地30克,山藥(炒)、鹽杜仲、沙苑子、當歸、魯豆皮各18克,茯苓、石蓮蕊各15克,遠誌、桔紅各6克,炒杭芍、狗脊、山茱萸、骨碎補、懷牛膝各12克,益智仁1~9克。共研極細末,棗泥糊為丸,小綠豆粒大小。每早晚各服6克,淡鹽湯送服。此方名加減滋陰益腎緩精丸;
(6)炙龜板18克,生牡蠣、菟絲子各12克,鹿角膠(蛤粉炒)、大熟地、雲茯苓、牡丹皮、石蓮肉各9克,炒杭芍、益智仁(鹽水炒)、炒山藥、山萸肉、金櫻肉、澤瀉各6克,五味子3克,蛤蚧尾1對。共研極細麵,飴糖為丸,如綠豆大小。每晚服6克,開水送服。此方名益腎固精丸(一)方;
(7)大熟地240克,山萸肉、山藥、茯苓各120克,牡丹皮160克,龍骨(生研水飛)9克,蓮須30克,芡實(炒)60克。用牡蠣熟粉炒鰾膠,成珠後,去牡蠣磨粉再同以上各藥共研細麵,煉蜜為丸,如綠豆大小。每日早晚各服12克,鹿含草煎湯送服。此方名益腎固精丸(二)方;
(8)沙苑蒺藜240克,(熬膏),菟絲子90克,山茱萸(生用)、芡實(生用)、蓮須(生用)各120克,覆盆子(生用)、枸杞子(生用)、川續斷(酒煎)各60克。共研細末,以蒺藜膏和,煉蜜為丸如綠豆大小。空腹鹽湯送下15克;
(9)金櫻子、芡實、白蓮花蕊、煆龍骨各15克。共研細末,米糊為丸,梧桐子大小,每服70丸,鹽酒湯送下。治夢遺、滑精;
(10)西洋參、生口芪、茯苓、川杜仲、芡實、遠誌各60克,茯苓30克,山藥240克,杜仲12克,廣木香、辰砂各6克,當門子01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小。每次服6克,白湯送下;
(11)沉香、蔓荊子、青鹽、甘菊、巴戟、胡蘆巴、山藥、川椒、磁石(水飛、醋煆)、山茱萸、附子、陽起石(水飛、醋煆)各30克。共研細末,酒煮麥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50丸,加至70丸,空腹鹽湯服下。本方具溫腎壯陽之功效,主治陽虛腎弱,精冷囊濕,陽痿滑泄諸症;
(12)陽起石火煆紅、鍾乳粉各30克,酒煮附子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米湯送下;
(13)白龍骨、遠誌等份,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臥時冷水下30丸;
(14)生龍骨、煆牡蠣各30克,鹿角霜60克。研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空腹鹽湯送下。主治腎虛早泄;
(15)菟絲子1000克,雀卵100枚。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
(16)龍骨、茯苓、桑螵蛸等份,研末為丸,空腹開水服下;
(17)益智仁60克,烏藥45克,山藥30克,研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50粒;
(18)龍骨、遠誌、韭子各等份。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次5克,每日2次,開水衝服;
(19)獨活、穀精草、續斷、茵陳等份,研末,蛋清為丸,如桐子大小。每服50丸,空腹溫酒下,幹物壓之;
(20)龍膽草、黃柏、紫荊皮各10克,石膏15克,共研細末,豬髓為丸每服3克。治濕熱下注。
5粉劑方:
(1)刺猥皮1具,焙幹研末,每次3~5克,每日2次,白開水送下;
(2)白烏雞1隻,薑、胡椒各120克。雞去內髒,裝入薑和胡椒蒸熟,雞肉分2次吃完。雞骨焙黃為末,每次3克,每日2次,黃酒衝服;
(3)菟絲子、刺猥皮各60克,五味子、破故紙各30克。共研細末每次3~6克,每日3次,溫開水衝服。適用於遺精、滑精和早泄;
(4)幹荷葉30克,碾為細麵,早晚各服3克,開水送服。適用於夢遺、滑精。忌食激性食物;
(5)晚蠶蛾,幹為末,每次服9克,空心溫酒調服;
(6)蓮子心1撮,辰砂1份,研末,每次服6克,空腹開水送下;
(7)牡蠣炙黃為末,適量酒調和勻,空腹臨臥時服;
(8)五味子、雞內金各30克。烘幹共為細末,開水送服,每次3克,每日3次。適用於陰虛火旺遺精;
(9)雞蛋打孔,去清留黃,納大黃粉3克,蒸熟外敷,早晚各1次;
(10)豬腎1隻,節開去膜入附子末3克,濕紙裹熟,空腹服下,飲酒1杯,3~5付可效;
(11)韭菜子,每晚吞服20~30粒,淡鹽湯送下,治腎虛滑泄。
6外敷方:
(1)五倍子末15克,用料醋調成糊狀,攤於白棉紗布上,敷腎部,間日一換,夏季每日一換;
(2)青蛤粉60克,溫水將蛤粉成餅,敷肚臍,效果顯著;
(3)五倍子10克,煆龍骨研末飯糊為丸如桂元核大小納於臍中、外以布紮,3日一換,久用有效。
7藥酒方:
(1)刮鹿角屑,三指一撮,酒調,每日服2次;
(2)雞內金炒焦研成細末,早晚各服3克,用黃酒送下。
治療不射精的藥方
1陰虛火旺(陰虛精虧、相火獨亢):房事不節,淫欲過度,精失過多,致陰虛而陽亢。陽亢則性欲亢進而陽強;陰虛則水不能上濟於心,水火不相濟,心腎失交,精關不開而不能射精。故患者性欲亢進,久交不能射精。性情急躁,心煩少寐,伴有夢遺失精、兩腿酸軟、手足心熱、口幹咽幹、舌紅、脈弱細數。治宜滋陰降火。
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熟地、龜板各15克,山藥12克,丹皮、茯苓各9克,知母、黃柏、枸杞子、菟絲子10克,龜板15克。水煎服。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2肝鬱化火:夫妻感情不合,以致心情憂鬱,情誌不調;或髒腑功能失調而致肝鬱;鬱久化火,君(心)相(肝)火旺,致使精關開啟失調,而不能射精。因火性炎上,熱擾神明,故常伴有性情急躁、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頭昏頭弦、咽幹口苦、口燥生瘡、腰膝痿軟、舌紅苔黃、脈弱細數等。治宜疏肝泄熱。
方用丹梔逍遙飲加減:生熟地各12克,當歸、白芍、丹皮、梔子、棗仁各10克,甘草、青陳皮、通草各3克,香附5克,炙遠誌、菖蒲、柴胡各6克。水煎服。中成藥:加味逍遙丸,柴胡疏肝丸,清肝丸。
3腎陽不足:素體陽虛之人,或病後身體虛弱,性生活不加節製,致使腎陽不足。陰莖雖能勃起,然技巧不靈,故精關不開而不能射精。常伴有性欲減退,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軟、背寒肢冷、小便頻清長、麵色晦暗,舌淡苔白、脈沉弱、兩尺尤甚。治宜補腎壯陽。
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肉桂、巴戟、丹皮各6克,熟地15克,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肉蓯蓉各10克。水煎服。中成藥:全鹿丸,金匱腎氣丸。
4心脾不足,腎精虧乏: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化源不足,以致氣血虛少,不能化生精液,精液匱乏,故不能射精。患者常有食少納呆、心悸氣短、勞則尤甚、行房後易疲憊不堪、腰膝酸軟、麵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舌淡薄白苔、脈細弱等症。治宜補益心脾、補腎益精。
方用歸脾湯加減:黃芪、黨參各15克,木香3克,菖蒲6克,巴戟12克,菟絲子、補骨脂、白術各10克。水煎服。中成藥: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
5瘀血阻滯:上述各證,日久不愈,久病入絡,致使精敗瘀滯,精道不通,陰部疼痛而不能射精。治宜活血化瘀。
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紅花、川芍、枳殼各6克,生地15克,桔梗5克,柴胡3克,蛇床子、桃仁、當歸、赤芎、牛膝、韭菜子各10克。水煎服。
6單方、驗方:
(1)急性子10克,大棗400克。水煎去急性子,大棗分3日進食,連服6~7劑;
(2)陽起石90克,大棗300克。水煎服,3日服完;
(3)菖浦、遠誌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肉蓯蓉20克,淫羊藿15克,肉桂3克,水煎,2次分服;
(5)懷牛膝30克,水煎服;
(6)熟地、枸杞子、覆盆子、桑椹子、菟絲子各15克,山茱萸、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
生麻黃、石菖蒲各18克,蜂房24克,虎杖、白糖各30克,白芍、當歸、生甘草各12克。濃煎成50立升,每晚睡前一個半小時服50毫升,40日為1個療程;
(7)製馬前子03克,蜈蚣05克,冰片01克。共研細末,混合均勻,每晚臨睡前一個半小時吞服,40日為1個療程;
(8)桃仁、紅花、牛夕、肉蓯蓉各30克,對酒500毫升,浸泡1周後,根據患者酒量大小,酌情飲其藥酒,每次25~50毫升,每日1~2次;
(9)麝香03克,敷臍心,以通關竅。
治療逆行射精的藥方
中醫認為本病與肺脾腎虛衰及經絡受損有關。肺虛則通調失職,脾虛則固攝無力,腎虛則膀胱不約,因而導致精液倒流。或因手術損傷、絡脈不和、宗筋弛縱不束、膀胱關閉不利,因而精液逆流。臨床分型:
1肺、脾、腎虛損:性交時有快感而無精液射出或射精甚少。伴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氣短無力,口幹舌燥,渴而喜歡、小便頻繁或失禁,舌紅少苔,脈沉細或細數。治宜滋陰燥濕兩擅其長。
方用黑地黃圓加減:熟地15克,山茱萸9克,茯苓、澤瀉、黨參、蒼白術、黃芪各10克,五味子、炙甘草、桔梗各5克,升麻3克。水煎服。
2經絡損傷:性交時有快感但無精液射出或射出甚少。伴有腰骶痿軟無力,下肢麻木,小便頻繁,或遺尿不禁,或小便點滴不出,苔白脈緩或澀。治宜活血通絡。
方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15克,當歸尾、赤芍、地龍、茯苓各10克,桃仁、紅花、烏藥各9克,穿山甲、川芍、宮桂各6克。水煎服。
單方、驗方:川文蛤60克,煆龍骨、豬苓各30克。共為細末,晨服10克。
治療射精疼痛的藥方
男性在性交過程中並無疼痛,但當達到性高潮射精時發生疼痛,稱為射精疼痛。疼痛可發生在陰莖、尿道、會陰部及下腹部。由於射精疼痛而中斷性交,往往達不到性滿足,因此產生精神上恐懼。因害怕性交而使性欲抑製,久而久之則造成精神性性功能障礙。
射精疼痛可用以下方法治療:
1濕熱下注:射精時感到疼痛,並伴有尿色黃澀滯不爽或閉塞不通,小便膨脹不舒,腰疼痛,咽幹口渴,舌紅苔膩,脈滑數等症。治宜清熱利濕。
方用八正散:木通、車前子、瞿麥、滑石、苡仁敗醬草、益母草各15克,梔子、杏仁金櫻子各10克,大黃、甘草各6克。水煎服。
2陰虛火旺:射精時疼痛,伴有尿少色黃赤、腰酸腿疼、口幹咽燥、大便幹燥、舌口少津、脈細數等症。治宜滋陰降火。
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生地、山藥、元參、赤芍各15克,甘草6克,牛夕、澤蘭、澤瀉、知母、黃柏、丹皮各10克。水煎服。
3單方、驗方:六一散30克,金錢草、海全砂各15克。水煎服;王不留行、生地、竹葉各10克,甘草9克。水煎服。
治療性欲低下的藥方
中醫認為性欲低下與心、肝、腎關係最為密切。腎藏真陰真陽、主生殖;肝藏血、主疏泄;心藏神,主血脈。三髒不足,腎失濡養濕煦,肝失疏泄條達,心血不行,宗筋失養,因而出現性欲冷淡低下。臨床常見有以下幾類:
1腎虛型:有陽虛和陰虛之分。
(1)腎陽虛者,性欲低下,厭惡房事,並伴有腰膝酸軟而痛,畏寒肢冷,精神萎頓少神,麵色蒼白或黧黑,精液清冷,舌淡胖,苔白,脈弱或沉遲,兩尺尤甚。治宜溫腎壯陽。
方用五子衍宗丸加減: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潼蒺藜、淫羊藿、蛇床子、鹿角霜、肉蓯蓉、遠誌。中成藥:全鹿丸,益腎液,金匱腎氣丸,五子衍宗丸。
(2)腎陰虛者,性欲冷淡,骨蒸潮熱,五心煩熱,腰疼腿軟無力,耳鳴耳聾,發脫齒搖,舌紅脈細數。治宜補腎益精。
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熟地、山茱萸、山藥、女貞子、元參、紫河車、淫羊藿、當歸。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虎潛丸。
2肝鬱不舒型:素體血虛、血不養肝,或情誌不遂,肝氣鬱結,脾不健運,血氣不和。常見性欲低下或厭惡房事,悶悶不樂,意誌消沉,胸肋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喜歎息、頭昏、失眠、焦慮不安,舌暗白苔、脈細弱或弦。治宜疏肝解鬱、養心健脾。
方用逍遙飲加減:當歸、白芍、軟柴胡、茯苓、黨參、炙甘草、香附、砂仁、棗仁、枸杞子、炙遠誌、五味子。中成藥:疏肝丸,加味逍遙丸。
3中氣不足(中陽不振)型:素體氣虛之人或由於思慮太過和勞累,以致中氣不足、精神不振。患者常出現四肢倦怠無力、精神疲軟、懶於言語、短氣心悸、麵色萎黃、食少便溏、飯後神虛、嗜臥與性無趣。舌淡薄苔,脈沉細。治宜補中益氣。
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黨參、黃芪、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砂仁、菖蒲、升麻、柴胡、淫羊藿。中成藥:補中益氣丸,香砂六君丸,歸脾丸。
治療陰莖異常勃起的藥方
陰莖異常勃起是指在無性興奮、無性欲要求的情況下,陰莖持續性的勃起不倒,並伴有痛感的一種病症。是臨床上比較少見的一種性功能障礙。有的陰莖異常勃起,長時間堅挺不軟,可達一天或數天,甚至達到數十天之久。
總的治療目的是改善勃起陰莖的血液循環,使之盡快鬆軟,消除腫脹,恢複正常性功能。
1陰虛火旺型:多因房事過度,或過服壯陽藥物,致腎陰虧損,陰不能製陽,虛陽妄動,以成陽強。常伴有陰莖睾丸脹痛,腰酸腿軟,頭昏目眩,口幹咽燥,心煩盜汗,性欲亢奮,舌紅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
方用知柏地黃丸加味:生地、丹皮、丹參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茯苓、山藥、龍膽草、赤芍、元參各10克,木通6克。水煎服。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2濕熱下注:嗜酒肥甘,濕熱由生,或酒後交媾,以酒助興;或貪歡延欲而忍精不泄,以致濕熱內蘊,敗精瘀阻下注肝經,宗筋(陰莖)脈絡不通,導致陰莖堅挺腫脹疼痛。常伴有腰髂酸楚疼痛,甚則牽引小腹,煩而不寐,排尿澀痛,舌紅苔黃,脈弦滑數。治宜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方用龍膽瀉肝湯加味:梔子、黃芩、柴胡、木通、甘草梢各6克,澤瀉、車前子、當歸、丹皮、桃仁、赤芍、龍膽草、川牛夕各10克,金鈴子9克,水煎服。中成藥: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
3血脈瘀阻:因外力撞擊或跌撲墜落,或因手術傷及陰部或會陰部位,致瘀血阻於脈絡,陰莖氣血運行受阻,造成異常勃起,挺縱不收。故常伴有陰部腫脹刺痛,腰酸脹痛,舌暗紅或有瘀點發紫,脈弦澀。治宜活血化瘀、益腎通絡。
方藥:當歸20克,桃仁、紅花、乳香、沒藥、路之通、青皮各10克,益母草、牛夕、肉蓯蓉各15克,三七粉1克(對服),川芎6克。水煎服。中成藥:舒筋活血片,大活絡丸。
4單方、驗方:
(1)生地15克,黃柏、車前子各10克,絲瓜絡5克。水煎服;
(2)丹參、赤芍各15克,紅花6克,土茯苓20克。水煎服;
(3)當歸、地龍、赤芍、紅花、桃仁、黃芩各10克。水煎服;
(4)元參30克,麥冬24克,肉桂1克。水煎服;
(5)澤瀉15~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6)知母、黃柏各10克。煎湯飲之;
(7)皮硝少許,置於手心,硝化後、莖舉即衰;
(8)芒硝50~100克。炒熱後,以白棉布包好,置於關元、中極穴處熱敷,每次30分鍾,每日1~2次;
(9)甘草梢60克,小黑豆250克。水煎分服;
(10)絲瓜絡60克。炒幹研末,分3次服,治陽強。
治療梅毒的藥方
梅毒是由梅毒螺體(也稱卷白螺旋體)通過性接觸引起的一種常見慢性全身性傳染病。其特點是病程長,症狀繁多,表現多種多樣。發病早期很容易侵犯內髒及中樞神經係統。
1先天梅毒:祖國醫學多稱“小兒遺毒爛斑。”
辨證方藥:清血解毒、活血通絡法則。
常用土茯苓湯、三仙丹、清血搜毒丸、楊梅一劑散或砷汞等重金屬藥物。
局部破爛處以蜜炙黃柏細末幹摻之或以滑石、綠豆粉鋪席上令臥及對症處理。
2後天梅毒:毒入營血骨腦,阻隔經絡,多采用清血解毒、活血通絡的法則,如土茯苓湯、三仙丹。
(1)三仙丹:火硝50克、白礬、水銀各25克,製藥5~7付。研細放鐵鍋內攤平,用細瓷碗扣在鍋上,周圍用鹽水泥條封固(土用灶心土),用鐵絲將碗和鍋固定緊,碗底加冷水,開始用小火,待周圍泥土幹固後用大火,煉燒過程中不斷往碗底加冷水,共燒8~10小時,然後冷卻,除去泥土,將碗底所剩的紅色或黃色丹藥刮下,研細備用。
(2)大棗500克,加水1500克,煮4~6小時去核、去棗泥,將上述丹藥6份、棗泥7份,混合製成7小丸,為成人一個療程劑量,適應各期梅毒。成人首服4丸,隔2日後再服3丸一療程。體弱者及兒童酌量,用涼開水送服。服藥後2~3小時禁熱飲、熱食,以免惡心嘔吐。
治療淋病的藥方
淋病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性病。淋病又分為石淋、氣淋、血淋、膏淋、勞淋,合稱“五淋”。臨床上據其症之特點,將五淋歸納為濕熱淋、砂石淋、勞淋3種。其中勞淋在勞累後易發作,與現在的慢性淋病相似,膏淋與濕熱淋與目前的急性淋病相似。
1膏淋:小便混濁如米泔,或有滑膩之物,尿道熱澀疼痛。舌紅苔膩,脈濡數。治宜清化濕熱、通利膀胱。
方用萆蘚分清飲:萆蘚、菖蒲、黃柏、茯苓、車前子、蓮子心、丹參、白術。
2濕熱淋:畏寒發熱、尿頻、尿急、尿道灼熱疼痛,點滴難下、腰痛、小腹脹痛,黃白帶下。苔黃膩或白膩,質紅,脈滑數或濡數。治宜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方用八正散加減: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各30克,瞿麥15克,滑石、車前子、木通、梔子、大黃各10克,生甘草6克。
3勞淋:小便不利赤澀。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腰痛膝軟、舌質淡、脈虛弱。治宜健脾益腎。
方用無比山藥丸加減:懷山藥、茯苓、澤瀉、熟地、山萸肉、巴戟、菟絲子、杜仲、牛夕、五味子、蓯蓉。
治療軟下疳的藥方
軟下疳是一種急性、局限性的,並且是通過性傳播所致的性病。是由軟下疳杆菌,又叫杜克雷氏鏈杆菌引發此病。它通常在侵犯生殖器部位以後,發展為疼痛性潰瘍。患者中男性較多。
治療可選用藥物:複方新諾明,每次2片,每日2次,至少7日;紅黴素,500毫克,每日4次,共7日;四環素,500毫克,每日4次,共10~20日。
早期選用上述治療的一種,可以預防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即“橫痃”。對橫痃不宜切開,應反複抽取膿液,再注入磺胺嘧啶等,包紮並保持清潔。
治療生殖器皰疹的藥方
生殖器皰疹主要(約90%)是由於單純皰疹Ⅱ型病毒感染所致的性傳播性複發性疾病。
生殖器皰疹有相當大的傳染性,與患有生殖器皰疹的病人有過一次性接觸,大約80%的人不可幸免,均可感染生殖器皰疹,因此應當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