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南渡衣冠欠王導(1 / 3)

最近,在南京發現了秦檜墓。

奇怪的是,這座近九百年的深埋墓穴,並無盜挖痕跡,卻無棺無骸,空空如也。對此咄咄怪事,考古專家認為,恐係秦檜的一座假墓。若如此,顯然秦檜本人也好,與其一丘之貉的兒子秦也好,為了怕日後清算者開墳剖棺,剔骨鞭屍,因而故弄玄虛,製造出混淆視聽的這個贗品,以瞞天過海。

這倒也說明賣國賊的做“賊”心虛,真是既無聊,又荒唐的行為藝術。

曆朝曆代,都有這類自以為聰明,其實笨伯的統治者,都熱衷給自己蓋堂皇的墓,樹巍峨的碑,錫以光榮偉大英明正確的褒諡,以掩飾昏庸無道、誤國害民的罪惡一生,企圖逃脫死後的審判。其實,這是辦不到的,無論賢主,明君,也無論殺人狂,廢物蛋,曆史自有公論,與墓,與碑,了不相幹。

包括文學界的一些名公,連滾帶爬地追逐生前的不朽,身後的功名。其實,深夜捫心,無妨遐想,後世的讀者,會買您的這份賬麼?正如我們現在早把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的顯赫名家,統統扔到腦後一樣。留得下來的,您不折騰,也會留下,留不下的,您再折騰,鏡花水月,過眼浮雲,大可不必那麼累心費力的。

哄抬起來的虛名,將來,無非秦檜的墓,笑話而已。

秦檜兩度為相,主政十九年,是一個僅次於宋高宗的掌權者。他的假墓,被挖掘出來,又一次將其嘴臉暴露於天下,成了中國曆史上一個相當蹩腳的笑柄。因為這對愚父蠢子,當年琢磨出來的餿主意,其洋相,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應該說,當賣國賊,當漢奸,當假洋鬼子,而且還能當得出類拔萃,壞蛋壞出水來,絕非等閑之輩。就看看民國聞人汪精衛、周佛海、褚民誼、王揖唐,哪一位不是高智商?哪一位不是十八般武藝?以文化界為例,時至公元二十一世紀,為周作人囂張其氣焰者,為胡蘭成塗抹以亮色者,仍鬼氣拂拂,磷火幢幢,陰魂不散,餘孽不絕。哪裏像秦檜、秦父子如此傻不拉唧,如此低級趣味,以為搞這樣一個假墳墓,就可以掩人耳目,實在是幼稚之至,淺薄之至。

由此,我認為,秦檜在中國奸臣行列中,前比不上蔡京、元載才智之高,後比不上嚴嵩、和權術之深,奸得很不高明,壞得極沒能量。阮籍登廣武曾經感歎過,“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反其意用之,也可以說:時無巨奸,遂使菜鳥出頭。智商不高的秦檜,所以得逞,不過因為宋高宗趙構,比他更弱智而已。在中國,君庸臣賢,或君賢臣庸,老百姓的日子雖不好過,但不至於過不下去。而君昏臣奸,或臣歹君惡,這個政權也就離完蛋不遠。明擺著在金國受過訓練,派回南朝的一個奸細,一個諜工,趙構信之不疑,用之不舍,被其玩弄於股掌之上。大宋王朝還能有什麼指望擺脫“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偏安局麵?

就看秦檜如何消遣這個低能兒,便知道“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夢想,大宋臣民是休想看到的了。

紹興八年十月,宰執入見,檜獨留身,言:“臣僚畏首尾,多持兩端,此不足於斷大事。若陛下決欲講和,乞願與臣議,勿許群臣預。”帝曰:“朕獨委卿。”檜曰:“臣亦恐未便,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別奏。”又三日,檜複留身奏事,帝意欲和甚堅,檜猶以為未也,曰:“臣恐別有未便,欲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別奏。”帝曰:“然。”又三日,檜複留身奏事如初,知上意確不移,乃出文字乞決和議,勿許群臣預。(《宋史》)

從以上君臣交往的幾個回合看,趙構的反應遲笨,近乎呆憨,秦檜的語言乏味,毫無機鋒,倒也相當般配。可想而知這個賣國賊的水平,也就隻能造一座假墓騙人而已。其實,既然為求得屍骨的安寧,為什麼不學學三國時期的魏王,一口氣造出七十二疑塚,讓盜墓之徒,望而卻步。雖然,智如曹孟德,也未必能操絕對勝算,假如統統給你挖開來呢?所以,前人有詩諷之曰:“挖盡墳頭七十二,看你奸雄何處逃?”以此類推,秦檜這位笨伯,即使無人挖墳,滄桑變化,山川陵替,早早晚晚也得暴露於天日之下的呀!

不過,從秦檜的這份過慮,大約可知賣國這一行,在中國很不好幹。這一點,中國不比外國,如法國之貝當,如挪威之吉斯林,時過境遷,也就拉倒。洋人秉持基督教對死者原諒的恕道行事,通常不咎既往,不再深究。而國人不講這一套溫柔敦厚,對於賣國賊,對於漢奸,對於假洋鬼子,對於那些恨自己鼻梁不高,瞳仁不綠,頭發不黃,膚色不白,一味媚外求榮的候補賣國賊,無論死去的,還是活著的,那份切齒之恨,那種打心眼裏發出來的憎惡,那種“漢賊不兩立”的大義凜然,從來是不含糊的,而且是絕不肯事過即了的。

這種沒完沒了的刁難,絕不寬貸的刻薄,是不大容易改變的。也許這個民族有很多弱點,如“一盤散沙”,如“東亞病夫”,甚至惡諡為“醬缸”,然而,中國人,尤其知識分子,對土地的感情,對民族的感情,在國破家亡,山河變色之際,其堅定執著的愛,其前仆後繼的愛,是用灑鮮血、拋頭顱的方式,是用不惜獻出生命的方式,濃筆重墨,在曆史上書寫出來的。而這一切,又與數千年來,賣國賊、漢奸、假洋鬼子所製造的災難,太多太重太悲太慘分不開,這才形成絕不“費厄潑賴”的民族性格。

秦檜(1090—1155),字會之,江寧人,所以他把假墓造在南京。

紹興二十五年乙亥,冬十月丙申,在中國曆史上,秦檜這個大概算是最大的賣國賊,終於死有餘辜地結束了可恥的一生。現在弄不清楚,這座不知是他生前營造,還是死後構建的窀穸,究竟起到了多大的欺騙效果?事實上白費工夫,屁用不頂,他到底也未能逃脫被唾棄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