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授居停一女報德 投山左萬裏尋親(2 / 3)

原來這幹浚郊天性聰明,非常穎慧,年才十三,五經諸史,無不淹貫。兼之苦心績學,曉夜不輟,寒冒靡間,便將母親所授之資,自往坊中買了許多文章書籍,叫人挑到庵中,無明無夜,隻是埋頭苦讀。麗容還常常訓誡他道 :"你父親被罪在外, 未卜存亡。我與你寄食招提,何時是了?今田園家產,一無所存。隻望你有個顯達,還可重振家風,故苟且偷生,實望個出頭日子。你須依我教誨,早圖上進,與父母爭口氣兒,不要被陳與權這禽獸欺淩到此地位,便喪誌與他 。"幹浚郊把母親之 言,謹佩在心,果然無一刻少懈。未隔半載,那陳與權依舊不第回家,麗容額手道 :"神明有眼。若這禽獸中了進士,還不 知怎樣橫行,仁壽村這幾家善良,可不被他膏血也剝盡了 !" 真是光陰拈指,日月如梭,幹浚郊與母親在庵,倏忽己是二年。幹浚郊早長成一十五歲,已是文章滿腹,智識過人,便想要去尋親。一日對母親說道 :"爹爹一去五年,並無音耗, 今已限滿,尚不回家,安否未知,吉凶莫保。為子者痛心飲泣,寢食靡安。兒聞古人有棄職尋親,遠涉萬裏之險,終得相遇,況孩兒尚在貧賤,又非萬裏之遙。向時幼稚,力不能行;今已成人,豈忍使父親流落於外,我卻安坐於家?意欲奔往山東,尋取父親回籍,不知母親意下如何?"麗容道 :"遠道尋親, 雖是你的孝念,但你從未出門,那知路徑?孩兒去後,教我舉目無親,如何割舍得下 !"幹浚郊道:"路雖遙遠,見父即歸,自不敢淹留於外,使母親懸望。孩兒雖未出門,男子漢誌在四 方,何愁迢遞?"麗容道 :"關山阻隔,跋涉維艱。孩兒輕年 懦弱,幾曾慣此風霜?況此時正該銳誌功名,以圖遠望,豈可驅馳道路,有荒學業 。"幹浚郊道:"功名寶貴,雖極殊榮, 但無倫聚會,尤為至樂。若父子不相謀麵,雖腰金衣紫,要他何用 !"麗容見他堅心如此,再勸不轉,也沒奈何,隻得說道: "你既立意要去,我須強不得你。但手無分文,衣裝路費將何 措辦?且單身客路,又無僮仆跟隨,如何是好?"幹浚郊道:"孩兒遭家式微,也顧不得單獨。至於路費,隻得沿路寫幾幅 字兒賣賣,聊資食用便了。"有首《賣字詩》雲:亂峰深徑草堂虛,漫擬臨池興自餘。

數載神勞乞米帖,九秋心困換鵝書。

愧無白雪逢人賣,隻有黃庭待價沽。

隻恐風流輸逸少,當年筆陣更何如。

兩個尼姑見幹浚郊小小年紀,要去尋取父親回家,都極口稱讚道 :"小官人如此孝心,真個世間罕有。雖艱難歧路,天 也決不負他,與幹爺自然會麵。隻是沒有路費,卻怎麼處?"幹浚郊道 :"若待有了路費方始出門,便非真心尋父了。隻家 母在此,求師父們早晚照看,我此去便可安心 。"尼姑道 :"這個何勞小官人吩咐,隻是早去早回,免得奶奶記掛。"幹 浚郊道 :"此去尋得著父親,不消說就回來的。若尋不見時, 那裏論得日子 。"周氏聽說幹浚郊要往山東尋父,忙來問麗容道 :"小官人 真個要去麼?"麗容道 :"他一念孝心,執意要去,我再三留 他不住 。"周氏道:"難得,難得。在幾時起身?"麗容道: "目下就要出門,隻是盤費分文沒有。"周氏道:"沒有盤費, 如何去得?"幹浚郊過 :"我頗諳字法,此去隻以賣字為生, 少資行役 。"周氏過:"仕途荒歉,人麵生疏,以筆墨之長, 便欲借為路費,那裏這等穩當。倘沒人要,還是宿在露天好,還是餒著肚子好?"麗容道 :"便是。自古道:'家貧不是貧, 路貧愁煞人。'這文墨道路,萬一叫不應時,路前路後,將何下落 !"周氏道:"不妨。前年蒙奶奶與我那六十兩頭,我原 封留著,一厘也不曾費用。如今將來與小官人做盤費何如?"麗容吃驚道 :"這是我與你作日用的,如何不使?終不然我母 子三口,白白擾你不成?"周氏道 :"奶奶講笑話。你是我家 恩人,難道這粗茶淡飯,就值不得供養,卻要你自備不成?"說罷,便到自己房裏,從箱中取出銀子,雙手送還麗容。麗容抵死推遜,周氏哪裏肯收?倒是幹浚郊說道 :"既蒙一片好情, 難以固卻,便暫且借用,總俟我尋了父親回來,加意圖報便了。"麗容隻得接著,付與兒子收好,向周氏謝道 :"你待我如此恩 深,他日自然相報不淺。孩兒此番尋得父親回來,與我有重見之日,便在此地起造大殿,裝塑如來,供養你終身,決不敢負。"當下幹浚郊拜別母親,並謝了周氏與兩位尼姑,即收拾鋪陳出門。麗容執手囑咐道 :"你年輕不諳世故,每事務要小心, 與人相處,好歹未知,必須仔細。若路頭不熟,隻問老成人,自然指點。曉行晚宿,定要隨眾,不可趲程太急,以致離群。 路上風霜最烈,身子擅自調護。見了父親,速速就歸,切不可淹留別境,使我懸念 。"幹浚郊泣拜道:"途中事情,孩兒自 能謹慎,無煩母親諄囑。倘蒙天佑,早見父親,自然即返,何敢淹滯!母親但請寬心保重,勿為孩兒掛憶。麗容道 :"隻願 你此去路上平安,我心才可稍慰 。"母子兩人大哭而別,周氏 與尼姑亦俱墮淚。有闋《沾美酒》帶《太平令》的北曲雲:羨英年孝義高,拚生死報劬勞,萬裏尋親不憚遙。風霜裏伴漁樵,崎嶇處對山魈。雖然是冤深未報,隻因那恩厚難消。

況當這五年顛倒,敢忘卻三年懷抱。俺嗬,為思親,魂勞夢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