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你壓力上癮了(1 / 3)

一、關於壓力上癮的調

竟然有57%的都市白領對自己的未來路線把握不足!缺乏明確的長遠目標將使他們更容易沉溺於沒有激情的壓力上癮狀態。

在關於“壓力上癮”的調查中發現,當今陷入壓力上癮的都市白領已經占了白領群體中壓倒性的多數——將近70%。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壓力上癮狀態。因為女性對壓力的感知比男性更敏銳,反應也更強烈。天生更加感性的女性比男性更難忍受按部就班、缺少情趣的生活。在接受調查的100位白領人士中:有52%的被訪男性和82%的被訪女性已經陷入了壓力上癮……處於明確的“壓力上癮”狀態。聯想起傳統社會製度中,男性和女性的社會分工被定義為“男主外,女主內”,也許從男人和女人各自與生俱來的“天性”角度來說,是合理的。本調查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差別”:即那些認為自己陷入過度工作陷阱的女性更願意向調查小組的工作人員傾訴自己的痛苦感受,也許“說出你的痛苦”這一行為本身,就可以緩解她們的痛苦;而壓力上癮的男性則羞於談論這個問題,他們把不能承受工作的壓力視為一種競爭的失敗,或男子漢的恥辱。

收入來源的單一性也許是白領們陷入“壓力上癮”

的首要原因。調查顯示白領們的所有收入中“隻有區區8%用於享受生活”的數據,也說明了白領們嫁給工作的事實和程度。另外大部分白領對自已的競爭力缺乏自信(故而沒有安全感)。由於高薪和就業機會競爭激烈的緣故,白領們普遍有“同報公司”的想法,並擔心失去工作,從而陷入壓力上癮的狀態之中。

在“生活保障”調查項目下的“2003年度收支構成”的調查中,由工作帶來的年度收入在受訪者的年度總收入中平均占到97%的份額。通過在公司任職所獲得的收入幾乎就是都市白領的全部收入來源,所以他們是如此地珍視工作,以致壓力上癮。

而白領們的收入中用於儲蓄的部分占到總支出的27%——這可以解釋為是白領們對未來收益缺乏穩定預期。用於奢侈品和美容保健、職場社交和職業技能學習的支出占到了總支出的33%,而這一部分的支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為了維護現有工作地位的成本或費用。用於家庭成員共同活動、文化娛樂和業餘愛好、公益事業的支出這三項,可以看作是“享受生活”的開支,其總和在總支出中僅占有區區的8%!隻相當於維護工作所花費用的1/4,並且不到維持基本生活所付出資金的1/3!看到這樣的支出結構,那些把自己嫁給工作的白領們,會有些什麼想法昵?他們會看到自己為了工作已經過於犧牲個人生活的事實真相嗎?他們會看清自己究竟“在為誰辛苦為誰忙”嗎?

由於壓力上癮導致的生活安排不合理的問題,在都市白領這一群體裏已深刻地暴露出來。有接近一半的都市白領作息沒有規律,有1/3的都市白領完全不注重飲食健康。

在“情感·家庭”的調查中發現,有近80%的白領對自己的家庭和感情生活感到遺憾。壓力上癮可能是引發這一問題的最重要原因。在接受調查的100位白領人士中,62%的被訪者情感或家庭生活不太如意,其中包括那些無暇顧及婚戀問題而導致年齡偏大,但情感仍然沒有歸宿的被訪者,分別有58%的男性被訪者和66%的女性被訪者屬於這一群體:另外還有15%的被訪者情感或家庭生活非常不和諧,並對配偶產生了厭棄、陌路的感覺。這部分被訪者承認自己至少為此“幻想”和“期待”過婚外情的發生,他們甚至進一步承認:自己之所以尚未離婚,主要是由於長輩、孩子或其他的非夫妻感情的原因所導致的“婚姻慣性”——

分別有16%的男性被訪者和14%的女性被訪者屬於這一群體。令人羨慕的“白領群體”,竟然在情感和家庭問題上背負了如此高比例的“不如意”!他們把太多的智慧和心血都注入了工作,並在這一過程中完全“忘我”,忘記了幸福生活的基本技巧。

在“人際交往”的調查中發現:有60%的都市白領對自己的人際關係建設評價不高。而這是由於把感情過多地投入到工作中、過少地投入在友誼的建設上而引起的。其中46%的被訪者人際關係比較一般,14%的被訪者人際關係比較糟糕。最使這部分受訪者苦惱的,不是缺少朋友,而是缺少“真情互動”的朋友,他們的朋友圈子幾乎都是出於“個人前途”等功利目的而精心設計的結果,他們和自己的“朋友”一樣,都屬於“見利忘義”之輩,功利的價值一旦不存在,他們和“朋友”的交往也就會自然中斷,正如樹倒猢猻散一般自然。但渴望友情是人的天性,渴望而又缺乏,並且自己也沒有膽量和能力去付出和贏得真正的友情,這就是他們痛苦的原因。

超過1/3的都市白領自認休閑生活質量很差,而休閑生活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生活情趣的多寡。有超過一半的都市白領從來不進行體育鍛煉,這將導致他們的身體健康被過早地透支。

有84%的都市白領不屬於平衡型的情緒類型,而隻有平衡型的情緒類型的人才比較不容易陷入壓力上癮狀態。在“情緒類型”調查中,有73%的被訪者屬於理智型情緒類型,11%的被訪者屬於衝動型情緒類型,隻有16%的被訪者屬於平衡型情緒類型。無論是理智還是衝動,偏於哪一極都是不好的,過於理智容易壓抑自我,從而強迫自己做自己內心深處不喜歡的事;而愛衝動的人容易對壓力產生過激反應,從而使正常的壓力卻在其身上產生了“過度壓力”的一係列後果。隻有平衡是最好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樣,偏於哪一極都會導致生命質量的下降,必須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平衡,才能使我們接近真理,獲得幸福。

在“心理健康”調查中我們發現,有將近40%的都市白領需要心理谘詢的幫助,而其中2/3左右是女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因工作緊張引發心理問題。女性更需要獲得對於深層願望的滿足和體貼。

有45%的都市白領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而其中2/3左右是女性;61%的都市白領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其中女性比男性多出1/3;有3/4的都市白領缺乏安全感,其中女性多於男性。另外,有相當一部分白領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抑鬱和焦慮病理狀態,並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安全感,這既可以解釋為是導致都市白領嫁給工作的原因,也可以看作是嫁給工作之後的結果,無論是抑鬱、焦慮,還是缺乏安全感,都是壓力上癮人的“異化”的心理結果,也是導致下一輪“壓力上癮”狀態的心理原因。抑鬱、焦慮、缺乏安全感,總是和“壓力上癮”的問題連在一起,彼此互為因果地形成惡性循環。如果不從主觀(從主觀上控製自己避免對工作投入太多情感、注入過多精力)

和客觀(換一個工作環境或縮短工作時間、減輕工作壓力)兩方麵同時采取措施,抑鬱、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問題,是不容易解決的。

白領們給人的外在印象通常是:高職高薪,對未來充滿信心和積極的期待。然而在本次針對白領們的“未來規劃”調查中,我們再次發現了白領們的內心真相和他人判斷之間的巨大落差。我們不得不再次感歎於白領們表麵的光鮮和內在的盲目。一個對未來感到盲目的人是不可能獲得長久快樂和踏實幸福的,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竟然有57%的都市白領對自己的未來路線把握不足!缺乏明確的長遠目標將使他們更容易沉溺於沒有激情的壓力上癮狀態。在100位接受調查的都市白領中,38%的被訪者對未來有一定的規劃,但該規劃非常有可能會更改,12%的被訪者的未來規劃中不確定因素很多,因他們遠沒有把未來想清楚,7%的被訪者對未來完全看不清,生活得茫然若失、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