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什麼意見,我完全聽共產黨的。你們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不過,要來取各個擊破的戰鬥方針,就要給我的第二十軍明確要消滅南昌的哪個敵軍。”出生在湖南桑植的賀龍,性格耿直,為人豪爽,隻要他認定的事,就是把腦袋掖在褲腰帶上也要幹。賀龍早年就仰慕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去年他的部隊被編人國民革命軍後,尤其是擔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師長以來,由於共產黨派周逸群擔任獨立第五師的政治部主任,從此沾染軍閥習氣很重的部隊立刻煥然一新。在河南臨潁戰役中,獨立第五師一舉打垮奉軍一支主力部隊,使賀龍和獨立第五師聲名大震。從此,賀龍認定隻有跟著共產黨才會有出路。殊不知,此時的賀龍,是在場的發動和組織南昌武裝起義的惟一不是共產黨員的指揮員,足見他對共產黨的信任和革命的堅定性。
深受賀龍感染的葉挺情緒也激昂起來,他不等周恩來點將,便接著賀龍的話語說道:“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敵軍情況,南昌隻有朱培德第五路軍總指揮部的警衛團,第三軍的第二十三團和第二十四團,第六軍的第五十七團等,敵總兵力一萬餘人。但是,雖然我起義部隊一倍於敵,卻不易打消耗戰。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因此,要千方百計迷惑敵軍,加之朱德同誌講的各個擊破,趁敵不備,一舉殲之!”
“好,就這麼行動!”周恩來喜悅地最後來了個拍板定案。他接著宣布:賀龍為這次武裝起義的總指揮,葉挺為前敵總指揮,劉伯承為參謀長。
接著,大家確定了各個部隊具體負責殲滅每個敵軍的任務,並明確了起義部隊的識別標誌和統一口令。
識別標誌為:頸上係紅布帶,左臂紮白毛巾,馬燈和手電筒上貼紅十字。
統一口令為“山河統一”。
周恩來見起義的行動考慮安排得已臻成熟,立刻告訴劉伯承:“馬上製定出一份作戰方案,讓各部隊照此執行!”
“是。”已經將大家的作戰方案在頭腦裏條理化的劉伯承,不多時便把作戰方案擬定了出來。
“很好嘛。”周恩來看後,批給賀龍和葉挺過目。
賀龍看後,也直呼一聲“很好”。
可是,當劉伯承將作戰方案送給葉挺時,葉挺看過後,卻來了個一聲不吭,伸手遞給了劉伯承。
這樣一來,使劉伯承好生猜疑:自己擬定的這個作戰方案,葉挺是同意呢還是不同意?一般說來,他要同意,起碼會講一聲“可以”之類的話;如果不同意,往往礙於麵子,才會來取不表態的作法。作戰方案妥帖與否,關係到整個起義的全局性的行動嗬!葉挺是前敵總指揮,沒有他的表態怎麼行呢?
怎麼辦?
劉伯承馬上去找周恩來。
周恩來聽完劉伯承的述說爽朗一笑:“伯承,你還不了解葉挺的性格。他不作聲,就是同意;如果他不同意,就是吵得臉紅脖子粗,他也不會委曲求全,放棄原則。這就是葉挺呀!”
“原來是這樣。”劉伯承會心地一笑。看來,人的性格不同,表達意見的方式也不同。相識相知才會心有靈犀和相濡以沫。
周恩來找到葉挺:“希夷,你馬上擬寫一個作戰命令。”
葉挺也不搭言,一份作戰命令揮筆而就。
“我軍為達到解決南昌敵軍的目的,決定:明日四時開始向城內外所駐敵軍進攻,一舉而殲之。”
周恩來接過看畢,立刻作了簽署,並決定以第二方麵軍代總指揮賀龍的名義發布。
1927年8月1日二時正,由於第二十軍第一團一個營長叛變逃離部隊,起義的槍聲比預定的時間提前兩個小時打響。
起義部隊激烈的槍彈,將南昌寂靜的夜空照耀得一片火紅。
起義部隊按作戰方案順利展開。
“八·一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