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2)

得喬嶽兄之邀,為本書作序,惶恐之餘,甚為感慨。與喬嶽兄第一次接觸是十多年前在上海搜房的BBS上,轉發本書並就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彼時中國房地產在貨幣改革與土地財政驅動下,已開始蓬勃發展,並作為人類曆史上偉大改革進程中的焦點議題,與民生問題交錯,矛盾和爭議甚多。而國內各個社會階層由於自身的站位立場不盡相同,爭論極為激烈。表麵上房價是矛盾的核心,實則背後包含了土地、金融、環保、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平衡等一係列宏觀經濟問題。

當年閱完喬嶽兄大作,感覺相當吃驚。本書無論是見解、文筆、行業知識,都超越了當年絕大多數的業內著作,更為難得的是本書中所包含的一腔熱血。不論本書中提出的各種可行性解決方案,還是書中所描述的國家棟梁的所作所為,無不栩栩如生、正義凜然。鄙人當時限於年齡、經驗等,並不能深刻理解本書背後的深遠涵義,隻是憑感性認知推薦給親朋好友,尤其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朋友們,在搜房網進行了全文連載。十年來自己也逐漸走向成熟,每每重讀,掩卷而思,對此書提出的前瞻性思路佩服不已。

約三年前與喬嶽兄在北京再次相聚,當時他已是埃森哲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致力於中央企業的管理轉型,由於工作繁忙已經封筆。我對喬嶽兄的封筆深覺可惜,後來給他送了一支鋼筆作為禮物,非常希望他能重新執筆。一個既有才情又有熱血的七〇後,有什麼理由不再寫出一兩本傳世之作呢?若幹年後當人們回顧曆史,與這些作品參照對應,也不失為我國改革進程中的一筆重彩。喬嶽兄一鼓作氣,除了重新完善本作外,還寫出了另一部以西漢時期為背景的恢弘大作《漸台月》,同樣對曆史與當下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中國的改革沒有先例可循,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中國曆史上最幸福的年代,沒有戰亂沒有饑荒。然而再幸福的年代也會有時代的焦慮,用三十多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上百年才完成的道路,隨著信息交換的高度發達,使得每個自然人對社會和自身的要求更高,每個人都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而房產則是幸福生活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對整個國家而言,房地產這個行業在過去和未來又都是國計民生的重要組成核心之一,涉及上下遊七十多個行業,關係著財政、民生、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就業等一係列社會問題。這個年代與美國一百多年前的進步時代何其相似,在當時也湧現出許多著作,對美國政府的政策製定起到了重要的參考意義。喬嶽兄的大作在中國和平穩定發展的大前提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對廉政建設、房地產走向、社會征信體係、環境保護、水資源利用等熱點的前瞻性思考,再配上精彩優美的文筆,使得本作如一瓶珍藏多年的醇酒,格外值得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