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殖民地(2)(1 / 3)

有人說,私人商人不可能有足夠的資本,在東印度各個港口維持經銷商和代理商,以便為他偶爾派往那裏的船隻備辦貨物;而除非他能做到這一點,否則尋找運載貨物的困難可能常常使他的船隻延誤回歸的日期,這樣長期的延誤不僅會蝕光這種冒險的全部利潤,而且常常會造成非常重大的損失。可是,這種論據如果還能證明任何東西,也隻是證明沒有專營公司就不能經營大的貿易部門,而這是與所有國家的經驗相違背的。就任何一個大貿易部門來說,為了經營這個主要部門就必須經營許多附屬部門,而任何一個私人商人的資本是不足以維持所有這些附屬部門的。但是當一個國家有條件經營任何大商業部門時,有些商人自然會將自己的資本投向主要部門,有些商人將資本投向附屬部門,雖然所有的部門都這樣在進行,但很少全部都由一個私商的資本來經營的。因此,如果一個國家有條件進行東印度貿易,它的資本的一定部分自然會分投在貿易的不同部門。它的有些商人會覺得住在東印度。運用自己的資本來為住在歐洲的商人派往那裏的船隻備辦貨物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如果使歐洲各國在東印度取得的殖民地從其現在所屬的專營公司手中擺脫出來,置於國王的直接保護之下,那就會使這種居住的地方既安全而又便利,至少是對這些殖民地所屬國家的商人來說。如果在任何特定時候,一國自行移向並願意投入(如果我可以這樣說的話)東印度貿易那部分資本不足以經營其所有的不同部門,那就證明在此時該國沒有條件經營這種貿易,最好是在一些時候從其他歐洲國家購買它所需要的東印度貨物,即使價格較高,而不去自行直接從東印度進口。它由這些貨物的高價所受的損失,不會等於它將自己的大部分資本從比同東印度直接貿易更必要、更有用、更符合本國環境和情況的用途中吸引出來所遭受的損失。

雖然歐洲人在非洲海岸和東印度擁有許多很大的居留地,他們在這些國家卻尚未建立像在美洲各島和美洲大陸那樣眾多的和繁榮的殖民地。可是,非洲,以及東印度這個總稱所包含的幾個國家,都是由野蠻民族居住的。然而這些民族絕不是像可憐的和無助的美洲人那樣軟弱和沒有自衛能力;此外,與他們居住國家的自然肥沃成比例,他們的人數更為眾多。非洲和東印度的大部分民族都是遊牧民族,即使霍屯督族也是如此。但美洲每個地區(除墨西哥和秘魯以外)的土人都隻是狩獵者,同等大小的同樣肥沃的土地所能維持的遊牧者和狩獵者的人數差別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非洲和東印度,比較難於迫使土人離開原來居住的地方,將歐洲人的種植園擴大到大部分原有居民的土地上去。此外,已經說過,專營公司的特點,是不利於殖民地成長的,這或許是東印度殖民地沒有取得什麼進步的主要原因。葡萄牙人沒有設立專營公司也和非洲與東印度進行貿易,他們在非洲海岸剛果、安哥拉和本格拉以及在東印度果阿的居留地,雖然由於迷信和各種壞的政府行為而顯得頗為蕭條,卻仍然和美洲殖民地有一些相似之處,部分地區由葡萄牙人居住,他們在那裏定居已經幾代了。荷蘭人在好望角和巴達維亞的居留地現時是歐洲人在非洲或東印度建立的最大的殖民地,這兩個居留地的位置特別幸運。好望角居住的種族幾乎像美洲土人一樣,是野蠻人,完全不能保衛自己。此外,它是歐洲與東印度之間的中途落腳小客棧(如果我們可以這樣說的話),幾乎每一艘歐洲船隻在來回的路上都要在這裏停一下。用各種新鮮食物、用水果、有時用葡萄酒供應這些船隻,單是這一項就為殖民地的剩餘產物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就像好望角在歐洲與東印度各地之間所處的地位一樣,巴達維亞在東印度各國間所處的地位也是如此。它處在從印度斯坦去到中國和日本的經常往來的道路上,差不多是道路的中點。幾乎所有航行於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船隻也都要經過巴達維亞;此外,它是所謂的東印度國家貿易的中心的和主要的市場,不僅有歐洲人所經營的貿易,還有東印度土人所經營的貿易;在它的港口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和日本居民駕駛的船隻,以及由越南、東京、馬六甲、交趾支那和西裏伯島居民所駕駛的船隻。這種有利地位克服了專營公司的壓迫特點可能造成的有害於它們成長的一切障礙。這種有利地位也使巴達維亞能夠克服它有在世界上最不健康的氣候這種額外的不利處境。

英格蘭和荷蘭的公司,雖然除了上麵提到的兩處以外沒有建立什麼大殖民地,兩者卻在東印度征服了許多地方。但在它們對新屬民的統治方式中,專營公司的特點暴露得最為明顯。據說荷蘭人在產香料各島,將豐收年成生產的超過他們在歐洲以自己認為足夠的利潤售出的香料一律焚毀。在他們沒有居留地的島嶼,他們給采集自然生長的丁香和豆蔻樹的嫩花和綠葉的人發給獎金,由於這種野蠻政策,據說這種樹木現在已經絕種了。即使在他們有居留地的島上,據說這種樹木的數量也已大為減少。如果他們自己島上的產物比適合於本地市場的多出許多,他們懷疑土人可能找到辦法將其一部分運往他國;他們設想,確保自己壟斷的最好的辦法是不讓比自己能送往市場的更多產物生長出來。用各種不同的壓迫手段,他們已將摩鹿加群島中幾個島的居民數目,減少到僅足以為他們的少數守備隊和他們的偶爾來到那裏運載香料的船隻提供新鮮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然而,即使是在葡萄牙人的統治之下,這些島嶼也曾經是人口相當稠密的。英格蘭公司在孟加拉尚未有時間來建立這樣一種具有完全破壞性的製度。但是他們政府的計劃卻具有完全相同的傾向。我確信,公司分支機構的頭目即主要職員命令農民將一塊盛長罌粟的土地犁去,改種大米或其他穀物,是常有的事情。借口是防止食物缺乏,但是真正的原因是,給頭目提供機會,使他可以將手頭的大量鴉片賣得比較高的價錢。在其他的場合,命令正好相反:將一塊長得很好的水稻或其他作物犁去,騰出空地來種植罌粟,當頭目看到鴉片可能取得特別利潤時,公司的職員有好幾次企圖在對外貿易和本國內地貿易的一些最重要的部門建立有利於他們自己的壟斷。如果讓他們進行下去,他們完全有可能在某個時候企圖將他們僭取了壟斷權的那種產物加以限製,不僅限製在他們自己所能購買的數量上,而且限製在他們期望以自己認為足夠的利潤售出的數量上。在一兩個世紀的時間內,英格蘭公司的政策或許就會這樣變得和荷蘭公司的政策一樣具有完全的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