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要論摘編
各級黨組織必須充分認識作風建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牢固樹立持續整改、長期整改的思想,切實把作風建設緊緊抓在手上,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推進集中反“四風”改作風轉為經常性的作風建設,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
——《關於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指導意見》,《人民日報》2014年11月19日
廣大幹部群眾最擔心的是問題反彈、雨過地皮濕、活動一陣風,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態化、常抓不懈、保持長效。因此,我們要說,活動收尾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必須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幹部。各級黨組織要旗幟鮮明肯定表彰銳意進取的幹部,教育幫助“為官不為”的幹部,支持和鼓勵幹部一心為公、兢兢業業、敢於擔當。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作風問題關乎黨的形象,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不斷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黨員幹部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崇高的人生追求,經常反省和剖析自己,自覺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要自覺重塑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以優良作風推動實踐,以優良作風促進工作,以優良作風成就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重視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這一政治自覺是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的重要憑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以作風建設為切入點從嚴治黨,通過落實“八項規定”、整治“會所歪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一係列紮實有力的舉措,使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使黨心民心為之大振,作風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然而,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作風建設具有反複性和頑固性,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抓一抓就會有好轉,鬆一鬆就會大反彈,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更不可能一勞永逸,抓一陣就去閉目養神坐享其成了。尤其是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各種風險和挑戰錯綜複雜,黨的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再次擺到了我們麵前。
加強作風建設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途徑。要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就必須始終圍繞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切實解決作風方麵存在的問題,這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人民群眾的期盼。當前,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幹部隊伍的作風狀況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幹部身上,但嚴重損害了黨的事業和黨的形象。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切實加以解決。
加強作風建設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不僅體現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上,而且體現在廣大黨員、幹部的良好作風上。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狀況,是衡量一個政黨是否具有較高執政能力、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標誌,也是人民群眾評判一個政黨是否值得信賴、能否執好政的重要依據。一個政黨的黨員幹部作風好,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就強,其執政基礎就穩固。反之,就必然脫離人民群眾、失去人民群眾信任,其執政基礎就會動搖,甚至瓦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和發揚我們黨的優良作風,既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基礎,也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不良作風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然後可以成遠功。”黨的作風建設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絕不能有半點“小勝即滿、小業即驕”的思想,要著眼於成大器、成遠功,保持力度、保持韌勁,繼續打好作風建設這場持久仗,把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黨的形象和威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僅直接關係黨的命運,而且直接關係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我們這樣一個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大黨,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必須堅持從嚴治黨,才能使黨始終成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理論和曆史都說明,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不注意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聽任不正之風、歪風邪氣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明確工作重心和具體著力點,必須把握作風問題的核心與本質。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提到,“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這就為加強作風建設明確了主攻方向。
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也就是對待人民群眾態度。作風是立場和世界觀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有什麼樣的立場和世界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作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理念。加強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要求我們的黨員幹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即必須把人民當主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把人民當英雄,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必須把人民當老師,全心全意向人民學習。這就是我們的立場,這就是我們的世界觀、曆史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