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群眾路線是解決現實重大問題的有效途徑。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導向,做好重點民生實事,提高人民幸福指數,增進人民福祉。堅持群眾路線,有利於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有利於凝聚改革開放的共識,彙聚人民的力量,讓人民群眾參與到全麵深化改革的洪流中來,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否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關係黨的作風建設成效,關係黨的凝聚力、戰鬥力,關係黨的執政使命和奮鬥目標的實現,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必須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招,持久抓、見長效,通過立破並舉、扶正祛邪,不斷鞏固和擴大已經取得的成果,才能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全社會風氣根本好轉。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傳家寶。貫徹群眾路線對於我們黨妥善應對各種考驗,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雖然經過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幹部作風有了明顯轉變,但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基礎還不穩固,改進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要鍥而不舍地把作風建設推向深入,讓好的作風成為黨員幹部的一種信念、一種習慣,成為一種風氣、一種氛圍。
第一,堅持不懈抓好作風建設。各級黨組織必須充分認識作風建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牢固樹立持續整改、長期整改的思想,切實把作風建設緊緊抓在手上,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推進集中反“四風”改作風轉為經常性的作風建設,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
第二,始終保持反“四風”高壓態勢。要清醒地看到,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效還是初步的,基礎還不穩固。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實,防止曲終人散,使活動期間形成的反“四風”改作風良好勢頭戛然而止,改作風成為一陣風;防止束之高閣,對活動中作出的公開承諾、製定的整改措施不再過問、不再落實;防止推諉扯皮,對整改任務無單位認領或者雖認領了卻不牽頭溝通、有解決方案卻遲遲沒有行動;防止反彈反複,活動一過一切照舊,“四風”卷土重來。
第三,總結運用好教育實踐活動寶貴經驗。堅持教育與實踐並重,一手抓“四風”整治,一手抓經常性教育;堅持問題導向,經常分析黨員、幹部作風狀況和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堅持領導帶頭,牢牢抓住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領導幹部這個重點,督促他們以上率下、作出示範、樹立標杆;堅持最講認真精神,嚴格標準不降格,嚴抓落實不懈怠,嚴肅執紀不手軟;堅持開門改作風,經常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及時公布整改落實情況,自覺接受群眾評價監督;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優良作風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檢驗作風建設成效。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以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展現了我們黨的新風貌、新氣象。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有力滌蕩了以“四風”為代表的各種歪風邪氣、錘煉了黨風黨紀、喚回了黨和群眾的血肉深情,而且極大地推動了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我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作了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的重要準備,彰顯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決心和魄力。
但是,在充分肯定這次活動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
問題和不足。正如習總書記所強調:“很多人擔心活動一結束就曲終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