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新中國步槍發展曆程(2 / 2)

1978年,上級根據部隊意見,作出了撤裝63式自動步槍的決定。部隊不得不重新換上56式半自動步槍,工廠又恢複了半自動步槍生產。

導致63式撤裝的直接原因是質量太差。但是也有潛在的原因,就是戰術思想發生了變化,63式自動步槍已不能滿足發展變化了的戰術技術要求。

63式自動步槍,一開始就錯過了步槍發展的總趨勢,再遇上後來質量的嚴重下滑,真可謂“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被撤裝的命運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國第一個班用槍族於1981年設計定型,命名為81式7.62毫米班用槍族。它包括81式7.62毫米步槍(木托)、81-1式7.62毫米步槍(折疊槍托)。

81式槍族自裝備以來,以其射擊精度好,動作可靠,質量輕,槍身短,結構簡單緊湊,操槍、攜行方便,機動性好,火力猛,壽命長,一槍多用,以及彈鼓、彈匣等多數零部件都可以在槍族各槍之間互換通用,全槍外形美觀大方等優點深受部隊歡迎,並經過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期的實戰考驗。從1983年起全軍裝備,全麵替代了56式武器,是我軍目前的正式裝備,並已進入國際市場。

81槍族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輕武器界在論證、設計、研製、生產方麵達到了一個新水平。

然而,事物總有兩麵性。81式槍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及應用,甚至外形與56式衝鋒槍也很相像。這是81式槍族的嚴重不足。不過81槍族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特別是開式彈鼓的創新發明,為步槍新的研製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獨立研製階段

從90年代開始,獨立研製小口徑槍族已是兵工戰線和部隊的強烈願望,從戰術需求到客觀條件都已具備。我國早在1971年就開始了小口徑槍/彈藥全係統研究。當時國外小口徑槍族已經出現並裝備部隊,我國沒有走仿製的老路,而是堅持了高起點、高水平、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立研製方向,為慎重起見,僅論證、試驗並選定口徑曆時七八年,直到1987年小口徑槍彈設計定型,命名為87式5.8毫米槍彈。

我國的步槍發展,在經曆了仿製、自行設計階段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充分掌握了武器的特性,認清了現代世界輕武器的發展方向。新5.8毫米槍族包括:自動步槍、班用機槍及4個配屬產品——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掛榴彈發射器。另外還有短步槍及折疊式槍托的步槍。以自動步槍為新槍族的主體槍,其他各種槍與步槍基本結構相同,而自動機、供彈具等大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換或通用。新5.8毫米槍族結構優化設計,布局合理,采用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綜合性能得到明顯提高,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先進水平,顯示我國步槍的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