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回 請訓政鐵良惑宮禁 遭讒言袁氏遁山林(3 / 3)

在袁世凱亦知鐵良不利於己,但他暗請太後垂簾之事,推在自己身上,實在不知。且以新主既已登位,又不知攝政王待自己的意見何如,故先具了一折,自稱足疾,即請辭退。因袁世凱自念:“自己所恃的隻是慶王,今慶王的權力,已不像從前,自己實木可急流勇退。若一旦被監國開了疑忌之心,實在不了。”故先遞這一折,誌在探攝政王的意見。不想此折一上,攝政王並不曾商諸軍機,立即發旨,準其開缺回籍。

那旨先到軍機裏頭,軍機中人無不大驚,交相替袁世凱向攝政王說情。那攝政王卻向諸軍機道:“你們倒不必替他說話。

我準他開缺,已便宜他的了。”諸軍機又不知鐵良構陷之事,隻疑攝政王所說,不知袁世凱有什麼罪名,更不敢置喙。袁世凱得了這點消息,亦隻疑攝政王因前者爭建內閣,懷了意見。

想:“他如此量小,自己在朝,亦是不便。”即立刻出京,從前知己都不往拜辭。隻往慶王處一談,相與太息一會而別,即搭車回河南項城本籍。可歎一世煊赫,如此下場。

後來攝政王亦漸知請太後垂簾之事,隻是鐵良所為,推在袁世凱身上,此時已悔之不及。後又因東三省交涉棘手,被日本人調兵間島,賺取南滿路權,京中各員都道:“如袁世凱在日,斷無此事。”因袁世凱任外部時,頗有點聲望,為外人畏服,滇弁槍斃法員一事,被法使要索革錫良,賠重款,求礦務,氣勢洶洶,不數日間,已由袁世凱得和平了結。因此之故,攝政王也思念袁世凱。上來恨鐵良造作讒言,自己誤信,也不好告人;二來又見時事艱難,非袁世凱無以支持大局,便欲起用袁世凱。惟袁世凱以時局不易挽救,同僚又未可共事,監國又多疑,且自己開缺之後,不一月,又革去自己的所用的陳壁,故袁世凱益發灰心,隻勸其子方任農工商部的袁克定,小心服官,自己已誓不複出,隻在衛輝經營園林,為終老之計,已屢召不起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