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購房與投資(1 / 3)

一、購房是一種投資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經濟收入也逐步提高。購房、買車、出國旅遊等與時俱進。千家萬戶奔小康的勢頭,如雲湧朝陽,紫氣東來! 購房是置業,買車、旅遊是消費,二者的概念不同。如果您在購房時,除考慮生活、經商、生產外,還能兼顧其日後的保值、升值,那您可謂成竹在胸,稱得上是有時尚觀念的投資裏手了。

投資的渠道很多:銀行儲蓄利率太低,保值、獲利的空間不大。事實證明也是銀行受益,並保不住個人貨幣的損失;債券雖好些,但有發行量的限製,不能如願以償;炒股風險大,一般人不敢涉足。於是,很多人便把目光投向購房、買貴重金屬、郵票和古玩、字畫、珠寶……除房地產外,其他各項投資的專業性都很強,一不小心買了贗品,便血本無歸。比較之下,投資房地產風險就小多了。但由於自然災害和社會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對於投資的風險,投資者在心理上應有充分準備。

俗話說:土(房地產)能生金。房子是不動產,占用資金時間長、周轉慢。但其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強——不會因經濟蕭條或通貨膨脹,有大起大落的貶值。炒股就不同了,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的案例,不勝枚舉。當然,也不乏一夜暴富的佼佼者——那畢竟是鳳毛麟角。統計資料表明:我國近10年的房地產價格,平均增幅達20%以上,始終高於通貨膨脹率5個百分點;而我國港、澳及英國、美國地區的房地產價格上漲率,約為同期通貨膨脹率的2倍,增值堅挺、明顯。

二、怎樣選擇一處能增值、保值的房產

把握住預期潛力是關鍵。這需要通過房地產交易市場,各種房地產展銷會及報紙、互聯網等媒體,經去偽存真的篩選,豐富自身的信息庫。同時還要了解所在城市及地區未來商業、交通、金融等發展規劃,作為運籌帷幄的依據。譬如:著眼於未來發展,這個地區既靠近車站、碼頭、地鐵、高速路,交通便利;又就醫、入學、購物方便,生活保障設施齊全。具備了這兩項條件,就是升值、保值的風水寶地了。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說明抓住時機的重要。一般政府建設部門開發的住宅小區,均有完整的配套工程跟進,前景不容忽視。如:北京遠郊的回龍觀小區,進住3年多便通了輕軌客車,進城上班不到半小時。拉動沿線房價每年以2個百分點上升,升值受益不言而喻。購房也像下棋一樣,誰能超前多看幾步棋,誰便是贏家。

有些資金雄厚(外資、合資、融資)、信譽與資質良好的房地產開發商,對實施開發的工程項目,均經過調研和專家論證。他們借鑒國際房地產大亨的經驗,在注重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把業主的利益溶於其中,立足“雙贏”。故而開發的小區和樓盤,一般前景良好,地理位置優越,後期生活設施齊全、價位適中,是關注的亮點。

購房時應注意的問題:首先要查看銷售商有無開發、設計、施工、銷售等各方麵的資質證書。等級高的.資金和實力雄厚.信譽也高。一般勘察設計單位分甲、乙、丙三級。房地產開發公司有一、二、三級。建築公司則是1~4級。

對舊房、二手房一定要查驗產權證,並到房管部門核實。成交後立即辦理產權過戶手續。無產權證的房屋,或是正在申請辦理產權證的房屋,是不能買賣的。一旦買了非法或違章建築,就“竹籃打水”——慘了。

購置現房,不要輕信廣告,許諾要寫人合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定要進行實地考察,如周邊環境、戶外景觀、房屋質量、生活配套設施是否齊全等等。

期房較現房便宜,但風險也大。在發生工期、質量等糾紛時,因有定金抵押,業主往往受損。但業主若是有購房經驗,決斷正確,開發商又誠信為本,買期房還是劃算的。

凡被市級以上建委及政府相關部門評為“全優住宅”、“優秀小區”或獲得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的工程,都是經嚴格檢查和評定的工程,隻要價位適合,可放心購置。但對房子的樓層、朝向、內部結構、布局、日照時間(不低於3小時)、自然通風(穿堂風)等還要斟酌,三思而後行。當然,坐北朝南的正房是首選,東向次之,西向再次。北向陰冷,見不到陽光,不宜做臥室,但對客廳、廚房、衛生問等並無妨礙。

常言道:“便宜無好貨”、“買的不如賣的精”。對低價房,特別是處在升值前景看好地段的房子,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建築是否違章?陳舊失修程度?有無產權爭議?質量、結構有無隱患……避免掉入陷阱。

簽訂購房合同時,要堅持使用建設部認定的《購銷合同規範文本》。不宜使用開發商單方製定的合同文本。各項條款要準確、清晰(特別是房屋麵積、付款方式及金額),必要時附加補充協議。與此同時,還應簽訂一份物業管理合同(事先走訪住房、摸清底細),避免節外生枝。

三、不能上市交易的房地產

有些房屋是不能上市交易的,這裏給大家提個醒,聞者足戒。

1.不能購買在集體土地上(如農村)開發的商品房。商品房必須有《國有土地使用證》。買現房要有《商品房銷售許可證》;買期房要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專證專用。忽視了這些法律保障,往往會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2.凡經法院或行政機關、銀行等查封或限製房屋產權的房地產,不能問津。有妨礙轉賣條款的房產也不能購置,買了往往會麻煩不斷或被訛詐抽成。

3.國家已征用或確定拆遷地區的房產不能購置。

4.產權有爭議的房產不能購買。有共同產權的房產,產權人缺一不可,意見分歧也不能買。買了即招來官司。

5.農村的私房交易,必須持有產權證並到相關單位辦理過戶手續。農村的宅基地,不能購置蓋房。

購房時還應丈量自家房產的“套(單元)內建築麵積”和核實開發商分攤給自家的“共用建築麵積”。核實分攤的共用建築麵積,應聯合幾家業主共同進行。因為每損失一平米,金額就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理應追求物有所值。

第二節 什麼是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安居房,怎樣計算房地產交易中的建築麵積、使用麵積和商品房的銷售麵積 一、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安居房 商品房——是指具有房地產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和經營的住宅n其價格受成本、稅金、利潤、代收費用、地段、層次、朝向、質量和材料差價等等的影響。商品房是房地產交易中的主要運作方式,是市場經濟的產物。

商品房的銷售麵積是套內建築麵積加上應分攤的公用麵積之和。譬如:你買房的房價是5000元/m2(★上標),這裏麵已包含了你所分攤的公用麵積的價錢。而分攤係數的計算應當是透明公開的,業主也應當關注。否則,“啞巴吃黃連”——也未必可知……

經濟適用房——是國家為解決中低收人家庭的住房問題而建造的普通住宅。因在建設中減免了審批報建等部分費用,降低了成本,其房價適中,比一般商品房經濟,能夠適應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麵這種住房強調的是住房適用效果,不追求闊氣,故稱為經濟適用房。

安居房——是國家為實施“安居(康居)工程”而建造的住房,實質上也屬於經濟適用房。其建設資金一是來自國家的計劃貸款;二是來自地方政府的自籌資金。主要解決人均住房不足4平方米特困戶的住房問題以及廣大中低收人家庭的住房困難。這是一種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由政府補貼的非盈利性住房。

二、住宅建築麵積、使用麵積和商品房銷售麵積的計算 住宅建築麵積的計算因樓層與結構方式的不同,應分別測算:

1.單層住宅(平房)不管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方法是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外牆皮包圍的水平麵積計算。單層住宅如有閣樓等部分樓層,也應計算建築麵積。

2.兩層以上住宅,首層按方法1.計算。二層及二層以上部分(標準層),按窗下外牆皮以內的水平麵積計算。其各層建築麵積之和,即為該建築物的建築麵積。

3.多層和高層住宅的樓梯間、電梯井、垃圾道、通.風道等都應計入各層的建築麵積。高層住宅的技術層(設備層),層高超過2.2米的應100%計算建築麵積。

4.地下室、半地下室及相當於出人口的建築麵積,按其上口外牆皮水平麵積計算(采光井、防潮層、保護牆等除外)。

5.突出在牆外的門鬥(風鬥)、有頂蓋和柱子的走廊、簷廊和雨篷,上海、天津、廣州等城市的“騎樓”,北京四合院內的抄手廊等,應按柱子的外邊線水平麵計算建築麵積。沒有柱子、走廊、雨篷的,按其投影麵積的50%計算建築麵積。

6.多層或高層住宅設在樓頂上的樓梯問、水泵房、水箱間、電梯機房等,按圍護結構(外牆)外牆皮水平麵積計算建築麵積。

7.封閉式陽台,按其水平投影的50%計算建築麵積。

8.室外樓梯,不管是作主要通道或是供急疏散之用,均按每層的水平投影麵積計算建築麵積。

住宅使用麵積的計算:

1.住宅使用麵積是指戶門以內,扣去牆體厚度以外住房淨麵積的總和。包括臥室、客廳、過道、過廳、廚房、衛生間、儲藏室、壁櫃(吊櫃除外)、戶內樓梯(投影麵積)等。

2.以坡屋頂內空間作住房時,其一半麵積淨高不得少於2.1米,剩餘部分淨高不得少於正負1.5米。否則不算是使用麵積。

3.每戶陽台、不分凸凹,少於6平方米的不算使用麵積。超過6平方米的,按其淨麵積的50%計入使用麵積。

商品房銷售麵積的計算:

商品房銷售麵積=套內建築麵積+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麵積。

1.套內建築麵積=套內使用麵積+套內牆體麵積+陽台使用麵積。

其中:套內牆體麵積由共用牆和非共用牆兩部分組成。

其用牆包括分戶隔牆、樓道牆、山牆等,以牆體水平投影的50%計入內牆體麵積。

非公用牆體(戶內牆體)的水平投影麵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麵積。

2.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麵積,主要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室、公共門廳和過道等以及為整樓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麵積; (2)各單位與樓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麵積的50%。

3.不得計入公用建築麵積的有:

(1)作為獨立使用空間可租、售的地下室、車棚等; (2)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4.公用建築麵積計算公式是:

公用建築麵積=整棟建築麵積-各套套內建築麵積之和-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可租、售的地下室車棚、人防工程地下室 5.公用建築麵積分攤係數=公用建築麵積/各套套內建築麵積之和 注:一般高層住宅公用建築麵積分攤係數在0.4左右。

6.綜合以上各種因素,商品房銷售麵積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表達:

商品房銷售麵積=套內建築麵積+(1+公用建築麵積分攤係數) 注:公用建築麵積分攤係數約在0.4上下。

對購房者而言,不能單憑開發商出具的圖紙就認定商品房銷售麵積。最可靠的辦法是對自己的住房麵積作進一步的核實。核實的大頭是看公用建築麵積的分攤係數是否合理或偏大。以一套建築麵積100平方米,銷售價5000元/m2(★上標)的住房為例。假如正確的公用建築麵積分攤係數是0.36,而開發商東掛西拉(有的甚至是無中生有)把分攤係數算是0.4,這樣業主便不明不白地多交了4平米,即2萬元的冤枉錢。正因為如此,記住老百姓常說一句口頭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能無”是必要的。

第三節 購房與“房窺一斑”、“兩書一表” 一、怎樣購置商品房 切入正題之前,還是讓我們來先看一段2006年10月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這期節目說的是武漢市張老漢用攢了一輩子的血汗錢,買了一套兩居室住房,至今6年多了,還沒拿到房產證,上當受騙的業主竟有1600多戶!開發商在當地也是赫赫有名的。張老漢等業主把開發商告到法庭,一審競敗訴!理由是開發商至今還沒辦下來《國有土地使用證》,法院認定購房合同無效。其實,開發商玩的就是這個“無效”,同意退還全部購房款。業主們哪能幹?現今的房價比當初漲出了一倍多……官司已上訴到二審法院。合同既然無效,業主可以用欺詐罪起訴開發商嘛……

我們不禁要問:購房第一要件是要看開發商的“七證”——這是在商品房銷售中國家明文規定的。這些人購房之初看到“七證”了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看了。”其實他們看到的隻不過是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的“七證”,悔不該沒有去有關部門谘詢查證,盲目地相信了開發商在當地的“名氣”。現今又趕上國家整頓國有土地流失,對違法者是不會輕易姑息遷就的。那麼房子能推倒重來嗎?麵對幾千戶受害者?產權證無限期地拖下去也未必可知……

購房者買了不合法或手續不完備的房子,除了會造成上麵所舉的案例外,還有:

1.有產權,但取得產權證件的時間沒有保證; 2.為取得產權,購房者要額外多化不少冤枉錢。如:補交土地出讓金、罰款等等; 3.房屋隻有居住權,而無法取得產權。如:農村鄉鎮在集體土地上開發建設的房子。

4.違章建築,房屋被依法拍賣或拆除等。

購房時必須驗證的“七證”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銷售許可證》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

購房認定書:當您與您的家人看好房,決心購買時,最有把握的做法是與開發商簽訂購房認定書,提前交付部分定金(一般在5000元~10000元之間),避免開發商把您選中的房子賣給別人。

認購書的內容包括:房屋編號、房價、付款方式、認購條件等。條文中要明確表達雙方意向、違約責任。認定書具有法律效力,應認真對待,雙方都不得反悔。 購房合同:房子下來,就可以簽訂購房合同。合同文本要使用國家認定的“商品房購銷合同規範文本”,不要使用開發商自製的文本。開發商製定的合同文本,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多有“霸王條款”嫌疑。其中一些含糊其辭、模棱兩可的行話,非業內人士一時分辨不清,埋有陷阱隱患,業主不能不防。

購房子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中每項條款,不能嫌麻煩走馬觀花,說不定字裏行間就有爭議的焦點。特別是關於房屋麵積、付款金額、付款方式和計算辦法等,要搞個清楚、明白、準確,不能馬虎。購房者認為有必要加入的其他條款,征得開發商的同意,可以附加。

入住及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簽訂合同並付款後,購房者便可以從經營公司拿到人住通知單。持人住通知單到物業管理公司領鑰匙,簽訂物業管理公約。簽約時要弄清楚業主的權利和被要求承擔的義務,各項條文要把握清楚。

業主人住後,開發商應在60天內將辦證需要的資料報送房地產辦證機關。30天內購房者可辦理權屬登記手續,取得《房屋所有權證》。辦證工作現行做法,大都由開發商代理,購房者可從開發商那裏直接拿到房產證,也有房主自己辦理的。

《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業主依法可對自己的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房屋依法可以上市買賣、租賃、贈予、交換、分配、繼承等。遇到建設搬遷,可以得到補償。

私有財產受到國家憲法的保護。凡是妨害房主對其房屋合法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都是對所有權的侵犯,房主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律保護。

二、房窺一斑 俗語說“窺一斑而知全豹”,隨開發商看房或是期房驗房也是一樣,從房子的小處著眼,照樣能揭示出整座房屋工程質量的優劣。理由很簡單:一座房子由設計部門按國家設計規範設計;由施工單位按國家施工規範施工;由投資方及工程監理、政府建設管理部門按國家驗收規範驗收。在整座房屋結構及大的質量方麵,一般不會有問題。購房者需要考察和認定的是以上這些企業、單位的資質等級、信譽和知名度。房子上的大問題既然有專門機構管,那麼住宅的門窗、暖衛設施、給排水、廚房及通風道等的裝修質量,自然要引起購房者的關注,這都與購房者入住後健康安全的生活息息相關。

1.首先要看戶門是否安全防盜?門鎖有幾把?其保險程度如何?鑰匙轉動是否靈活?門(包括內門)與門框、門與地麵間隙大小?有沒有留出地麵裝修的高度?留小了門緊,留大了透風。

2.住宅窗多采用塑鋼窗和鋁合金推拉窗。窗要求雨季不滲水,冬季不透風。大雨過後是驗窗的最好時機——如無機會,用膠管接出水龍頭在窗外對窗噴射10分鍾也是一個好主意(要經開發商同意)。另外,找一個大風天,點一支蠟燭沿窗縫走一遍,可檢驗窗的密封性。還要檢查窗的把手、開關部件是否牢靠,是否防扒,且滑動自如。 3.自來水管、暖氣管道要查看接頭是否有鏽斑?水龍頭不滴水、還要有水壓。筆者家裏有一年暖氣片開裂,家中無人,造成樓下鄰居家裏也“水漫金山”……水從戶門流出,沿樓道直流到地麵。

4.衛生間要查看地漏是否反坡?可倒一盆水實驗。坐便器背水箱也是容易出毛病的地方,要反複放水試驗。水箱應當是節水型新款。還應檢查廁所通風道是否暢通。

5.隨身帶一支試電筆,檢查室內全部電源插座是否有電?室內電話接頭和電視接頭配備是否合理? 6.查看廚房下水道、地漏、通風道是否暢通?洗菜盆排水管是否漏水?特別要查看那種不鏽鋼洗菜盆或洗手盆,這種盆的下麵漏水不易察覺,可用手沿排水管試摸,以手幹爽為合格。

三、兩書一表 《三國誌》中的劉備,靠諸葛亮的“兩表(前、後出師表)一對(隆中對)”三分天下。房屋銷售中的“兩書一表”,對購房者同樣舉足輕重。

購房時為維護自身權益,應向房地產開發商索要“兩書一表”。即:《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和《竣工驗收備案表》。

《住宅質量保證書》——是開發商在商品房銷售中承擔質量責任的法律文件,其主要內容如下:

1.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核驗(該樓)的質量等級; 2.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在合理使用壽命年限內應承擔的保修; 3.用戶報修的單位、答複和處理的時限; 4.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各部位、部件的保修內容及保修期:

(1)屋麵防水3年,管道堵塞兩個月。

(2)牆麵、廚房、衛生間地麵、地下室、管道滲漏1年。

(3)牆麵、頂棚抹灰層脫落1年,衛生潔具1年。

(4)地麵空鼓開裂、大麵積起砂1年。

(5)門窗翹裂、五金件損壞1年。

(6)供熱、供水係統和設備一個采暖期或供冷期。

(7)燈具、電器開關6個月。

(8)其他部位、部件的保修期,由開發商與業主自行約定。

《住宅使用說明書》——是開發商對房屋設計、施工驗收中的具體技術指標,如抗震指數、牆體結構類型等做出的相關說明及使用注意事項,應含以下內容:

1.開發商、設計和施工單位。委托監理應注明監理單位; 2.結構類型,裝飾裝修注意事項; 3.上下水、采暖、電氣、電視、燃氣、通訊、消防等設施配置說明; 4.設備、設施預留位置說明和安裝注意事項; 5.配電負荷和門、窗類型及使用注意事項; 6.承重牆、保溫牆、防水層、陽台等部位的使用注意說明。

由業主私自改變住宅結構、設備位置、不合理裝修及其他使用不當造成的質量問題,開發商不承擔保修責任。因這種不當行為造成的質量損壞或帶給其他用戶的損失,由其責任人承擔責任或賠償。

《竣工驗收備案表》——是證明該工程合法性的重要文書。有了這份備案表,說明該工程從立項、規劃、設計、施工,一直到竣工驗收合格,都履行了政府各職能部門的相關規定和手續,是名正言順合理合法的工程。該備案表對開發商有著嚴格的約束作用,任何一個環節上如果有弄虛作假現象,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都不可能給予登記備案。

《竣工驗收備案表》中的每一個項目,都必須報政府主管部門備案。如:《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銷售許可證》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兩項文書,同樣在備案之列。

第四節 從抗擊“非典”看建築樓盤的選擇 一、“非典”帶給人類的警示 中國人在抗擊“非典” (SARS)的特殊戰鬥中,大徹大悟了通風換氣、流水洗手、遠離密集人群……等科學的含義及這些生活瑣事與人類生死攸關的辯證關係。臨床觀察得出的結論證明,SARS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靠病人的分泌物或是飛沫的感染。香港陶大花園在短短的四五天之內竟有200多人發病,而且他們都是住在高層發生的交叉感染,這不能不引起專家的關注和人們的深思。在購房置業和建築樓盤的選擇上,自然也順理成章地把這些“警示”擺到了首要位置。

SARS病人的分泌物裏,含有一種有一定存活時間的病原體。這些病原體汙染了水、衣物、食物等等。因此,當健康人與病人有肢體接觸或是接觸了病人使用過的東西,就會感染上SARS。香港陶大花園樓層間下水管道排汙口密封不嚴是造成此次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本書在“樓層垂直汙染——‘非典’肆虐陶大花園後的啟迪”一文中已有敘述。至於病人打噴嚏呼吸道排出的飛沫,是近距離感染的主要渠道。所以及時采取封(醫)院、封樓、封村、封市等嚴格隔離措施,是控製“非典”不會擴散的主要手段。醫護人員著防護服,也是“逼”出來的,不得已而為之。

二、陽光、空氣和水是購房投資的三要素 因為這次抗擊的SARS是呼吸道傳染疾病,因此空氣及空氣流通便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強調。

我們的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知道“既景乃岡(崗),相其陰陽”,選擇背山、麵水、向陽的地方定居。生活實踐表明:在這樣的自然環境裏生活,“天、地、人”和諧相處,家庭康樂,部族興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住宅標準”,房間每天的日照時間應在3小時以上。陽光能殺死病毒、細菌及多種有害微生物(如蟎蟲等),是兒童少年生長發育和保證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

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居民享有采光權。對每天日照時間不足2~3小時的住戶,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並要求賠償。

抗擊“非典”的日日夜夜,“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的告誡,令我們刻骨銘心。以往居室要有“過堂風”的觀念:一下子從“最好有”上升到了“必須有”。因為就一個家庭而言,主要還是要靠自然通風換氣。使用換氣扇等機械排風,既消耗能源,又產生噪音,總歸不是長久之計。

“鵲巢門戶避太歲,此非才智,任自然也”(《晉·博物誌》)。是說在花木繁茂,有鳥搭巢的地方蓋房或設置的樓盤,風水就好,自然而然地就避開了太歲(木星、凶神)的幹擾影響。“龜安棲處氣場好”亦然。這些講的都是先人們擇地而居的生活經驗,並非迷信。有許多人類至今尚不能掌握的信息,有的動物卻有感知,如:地震前的蛇出洞、泥鰍泛水、猴子與老鼠惶惶不可終日……等。警方使用警犬緝毒、救生,人們早已司空見慣。而對美軍在伊拉克的戰爭中,進入波斯灣後使用海豚排除水雷,也就見怪不怪了。“風水以氣為主”,“生(靈)氣通天”。借動物的生存啟示,選一處風水好、氣場也好的建築樓盤,是我們不能不顧及到的。

上風、上水、無汙染的住房位置,為抗擊“非典”提供了一道天時地利的防禦牆,這點毋庸置疑。然而,高樓林立或人口密集的小區建築,在抗擊“非典”的行動中,卻受到人們舉足輕重的關注。因此,今後高層住宅的排汙、排風設施和封閉質量的優劣、樓座間距的疏密程度、小區居住人口與園林綠地的種植比例等,均已成為購房者更加看重的亮點。

我國住宅建設的層高,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普遍由原來的2.90米~3.30米降到了2.70米(北京尤甚)。據說是為了節省能源和參照了國外住房的經驗。北京首家中美合資的建國飯店,有的樓層高度還不足2.60米。人高體大的“洋人”尚且如此,我們何必循規蹈矩高高在上呢……但是經過這次史無前例的抗擊“非典”證明,還是空間大、淨空高的房子空氣質量好,被汙染程度差。專家們認為:各種病毒及微生物主要隨空氣飄浮在房間的上部。如果房間的高度足以使這些有害物質飄浮在2米以上的話,就能大大降低其對人體的危害。瞻前顧後,不能不引發人們的反思。

抗擊“非典”期間,不搞人群密集的公益活動,乘坐交通工具或到商場購物要戴口罩。這些無疑都是防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舉措。

《望氣篇》上說:“大凡煙氣騰繞,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洌,土膩石潤,如此氣者,其氣正鍾聚不止。”——如此完美的自然環境,是絕好的療養勝地,卻也使眾多的家居樓盤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對那些草木不生,皮“有”崩蝕,建築在不毛之地上的樓盤,不但不能被華美的人造景觀所動,還要審時度勢、三思而後行。理由很簡單:連植物都不能生長的地域,是不會適合人類居住的。

對於城市的飲用水,居民選擇的空間不大,水都是由國有自來水公司統一調配使用。但在購房和選擇建築樓盤時,應對所在地區的地下水予以關注。一般“草木繁茂”的地區,地下水都不深,且“流泉甘洌”,有的甚至達到了飲用水標準。“地善即苗茂”、“宅吉則人榮”,這當然是上好的風水區了。“地下水鹹鹵者次之”。至於那些無地下水或是地下水裏含有害礦物質及重金屬的地方,無疑是屬於下風下水了。

第五節 關於房屋保險 一、為什麼要參加房屋保險 我國的保險事業,在20世紀80年代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後,才得以全麵和穩步地發展。進入21世紀,名目繁多的險種層出不窮,方興未艾。給自己的住房、汽車、健康(人壽)等等上保險已司空見慣,保險已進入尋常百姓家。那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人憧憬的世外桃源,落實起來是何等艱難……社會保險事業的介入,對國泰民安,保障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創建和諧社會,其進步意義無疑非同一般。廣義上講,這種舶來品,也是世界物質文明發展的必然。

住宅是不動產,其價值較大。老一輩人,辛苦一輩子,有的人還是“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今天擁有自己的住房,生活小康,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然而,住宅除價值高而外,其維修、養護的開銷也大,還有預見不到的天災人禍等風險。損毀滅失的風險萬一降臨,刹那間房主會傾家蕩產,不堪重負。怎麼辦呢?當然,選擇房屋保險是減少損失的最好辦法。辦理抵押貸款買房,銀行要求貸款人必須辦理房屋保險,目的自然是為了減少投資風險。不然,一旦遭遇突發事件,貸款人“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銀行就慘了。

住宅保險是指住宅及其附屬設備,業主參保並簽訂房屋保險合同,交納保費,在保險約定的期間內,發生約定的事故、意外、造成房屋及其附屬設備損壞或滅失的,按合同約定的賠償標準,由保險公司向投保人進行理賠,承擔有關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