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眼中的中國陶瓷(1 / 3)

1、中國——China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它的另一個含義是瓷器。在古代,外國人稱中國為“瓷器之國”。

在東漢時期,古人就在昌南(現在的景德鎮)建造窯坊,燒製陶瓷。到了唐朝,由於昌南土質好,先人們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優點創製出一種青白瓷。青白瓷晶瑩滋潤,有假玉器的美稱,因而遠近聞名,並大量出口歐洲。

十八世紀以前,歐洲人還不會製造瓷器,因此中國特別是昌南鎮的精美瓷器很受歡迎。在歐洲,昌南鎮瓷器是十分受人珍愛的貴重物品,人們以能獲得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就這樣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隻記得它是“瓷器”,即“中國”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從中國輸入的。明朝的時候,大批的中國瓷器產品就開始輸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商人在波斯購買中國瓷器也同時把一詞帶回了西方。後來,他們又把chini改為china,並且把生產china的中國也一並稱為China。歐美人談到China的時候,往往聯想到China(中國)是china(瓷器)之鄉。 China一詞也隨著中國瓷器在英國及歐洲大陸的廣泛傳播,轉而成為瓷器的代名詞,使得“中國”與“瓷器”成為密不可分的雙關語。

2、世界陶瓷風

十七世紀時,西歐皇室和宮廷開始興起收藏中國瓷器之風。現藏德國卡賽爾(Keisel)郎德博物館的一件青瓷碗,上有卡澤倫博格伯爵的紋章圖案,是現存歐洲最早有年代標識的明朝瓷器,幾百年來一直是黑森家族的傳家寶。葡萄牙開辟新航路之後,瓷器也成歐洲社會最珍貴的禮物。瓦斯伽·達·伽馬、阿爾曼達都曾以瓷器博取葡王曼紐埃爾一世的歡心。現存裏斯本科特斯陳列館(Jose Cortes)中印有曼紐埃爾一世(1469-1521)紋章的青花執壺,是中國最早為西歐特殊訂貨製造的外外銷瓷。正德、嘉靖年間,這類訂貨大多經葡萄牙販往歐洲。1604年荷蘭人洗劫了裝載瓷器返回歐洲的葡萄牙大帆船聖·卡特林號(Santa Caterina),將這批中國瓷器取名Kraaksporeleint,運往阿姆斯特丹拍賣,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也參與購買,於是中國陶瓷的影響在歐洲不脛而走。

發端於十七世紀末,延續至十八世紀末葉的歐洲洛可可式(Rococo)藝術風格,以生動、優美、輕倩、自然為特色,其倡導的藝術作風與中國藝術風格中的精致、柔和纖巧和幽雅殊途同歸。洛可可風格盛行於法國,法國人對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尤為偏愛。那時法國正是歐洲文藝、美術、戲劇、禮節、服飾、裝潢仿效的中心,所以具有“中國風格”的物品流傳整個歐洲社會。

瓷器初入歐洲,法國人用當時社會流行的小說《牧羊女愛絲坦萊》中的男主人公賽拉同(Celadon)來稱呼青瓷。法王路易十四命令首相馬紮蘭創辦中國公司,到廣東訂造標有法國甲胄紋章的瓷器,凡爾賽宮內列有專室收藏中國陶瓷;而十七世紀的英國人直接用“中國貨”(Chinaware)指稱來自中國的瓷器。英國女王瑪麗二世也醉心華瓷,在宮內專門設置許多玻璃櫥以陳列各式瓷器。於是英國社會以華瓷裝飾和日用的風氣便流行起來,瓷器漸成客廳和內室必不可少的陳設。

3、外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陶瓷

陶瓷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世界各國的製瓷技術多是從中國傳入的。中國瓷器在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中國陶瓷被外國博物館所收藏。

(1)亞洲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內設有“東洋館”,整個二樓五個展室都陳列中國古代美術,其中不少是陶瓷,從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後的陶瓷等,應有盡有。比如,該館珍藏一件中國浙江燒製的“天雞壺”。“天雞壺”是中國古代流行的一種泡茶用壺,其嘴呈雞頭狀,故稱為雞頭壺。

值得一提的是,東京國立博物館於1975年6~7月舉辦了“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特別展覽。這次展覽是把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不僅是完整的器物,也包括陶片,從全國搜集,把資料性較強的遺物彙集到展覽廳,以供一般鑒賞。這次展覽引起極大的轟動。其中主要有越窯、龍泉窯的青瓷、景德鎮的青白瓷、白瓷、建窯天目(黑釉)瓷等。據1985年統計,日本全國在近800處遺址中發現了中國陶瓷。

東京、京都、奈良等日本國立博物館中都陳列著大量的龍泉青瓷。龍泉青瓷始於五代,盛於宋朝,1000多年來,它一直以端莊渾樸的造型,青翠晶瑩的釉色著稱於世,被人們譽為瓷中瑰寶。明代,著名的龍泉青瓷匠師顧仕成主持燒造的青瓷,銘記有“顧氏”二字,其中有一件直徑約4寸5分的瓷碗,珍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日本福山城博物館於1989年11月集中日本各地所藏中國古陶瓷70件與觀眾見麵。

日本奈良市的法隆寺珍藏了唐代越州窯的四耳青瓷藥壺,高8寸7分,直徑4寸5分,曾為天皇所使用。當這一稀罕的寶物在1939年於奈良市博物館公開陳列時,前往參觀的人群如山如海。

伊朗:阿德比爾神廟在伊朗古都大不裏士以東的阿德比爾鎮。1611年曾將珍貴的1600多件中國陶瓷獻給神廟,現歸德黑蘭考古博物館收藏的,仍有8O5件。藏品中有南宋、元龍泉瓷、南方白瓷、景德鎮印花白釉小足器、藍、黃、醬釉及元明時期青花瓷、五彩瓷等。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一個海濱城市,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終點站。該市的托普卡皮·薩萊博物館收藏的陶瓷約1萬件。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產的,僅浙江龍泉青瓷就有1300件(包括宋、元、清)。其中碟子、碗等器皿質量極優,也有大型梅瓶式的罐。青瓷以外元明瓷器約26O0件,清代的瓷器約4000件。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器在世界上為數不多,據說總共不過200件左右,但僅在這裏就集中了8O餘件。元代的青花瓷是在美麗的白瓷大盤和大碗上用奔放的筆調畫出菊、牡丹等花卉,或畫出鬆、竹等植物以及山水、人物等,再巧妙地配上一些龍鳳等動物圖形,特別是許多龍泉大盤,盤的中央淺雕著花草雲龍,既大方又端莊,確具魅力。這樣的大盤,一隻就價值連城。還有不少從中國輸入的瓷器,土耳其的工藝師們使用鑲嵌方法鑲入黃金和寶石,製成華麗的裝飾紋樣,把瓷器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姿。該博物館已成為世界上收藏中國元代完整的青花瓷最多的一個博物館。

菲律賓:菲律賓人曆來珍視中國瓷器,平常將瓷器埋在地下,節日才取出一用,用後又再深埋地下。發掘品因此很多是完整的,10年來出土了大約4萬件瓷器,分儲於桑托斯、洛克辛和羅伯特·維拉諾克三個收藏館。出土瓷器有越窯係刻花青瓷、龍泉窯刻花五管瓶、梅瓶、福建泉州、德化的刻花青白瓷、青白褐斑瓷以及福建地區黑瓷。元代瓷器出土數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鎮產品,有青白、青花、釉裏紅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