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動蕩的天下。(1 / 2)

大元德宏三年。第二位皇帝楊元騎在馬上滿麵惆悵,後麵跟著一隊看不見盡頭的部隊,他們臉上毫無生機。去時近十萬的大軍如今卻不到三萬的殘餘,這個結果是他怎麼想也沒想到的,楊元更在想到如今的狀況後,臉色變得憔悴了很多。回頭一看,後麵所有的部下都跟蔫了似的,低垂著頭,無精打采的,隨即回頭歎了口氣。即便自己有天大的報複,但是當所有的報複變成破碎的碎屑後,他再怎麼激情此時也沒了心思。楊元看了看天,死氣沉沉的。看來要變天了!身後的佂遼大將蔡泓,似乎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夾了一下胯下的戰馬來到皇帝麵前說道:“皇上,雖說這次失敗了,但我們也不用太過灰心,如今的遼國,我想再也不會蔑視我們大元了。況且此次大戰我們也不是一點效果也沒有的。皇上大可不必太過傷心,”楊元看了看前麵,又四處望了望,沉重的說道:“雖說遼國不會再侵犯蔑視我大元,可真正的危機並不在這,而我真正擔心的也不是這個。”蔡泓停了停,再次接道“皇上可是擔心那些境內的反賊??”楊元沒有回答,漫不經心的看著沿途的風景,風景是很美!但是臨近秋末的北方很涼!“皇上,境內那些不忠不義的反賊他們不足為懼,一個個都是土匪強盜成不了什麼氣候,怎可敵得過我大元軍隊,待末將回去後懇請皇上下旨,末將定然會竭盡全力的為皇上解憂!拚上老命也在所不辭!”蔡泓說道。“蔡泓,你可知道,這個世上最忌憚的就是以貌取人,任何都低估不得,就不說漢高祖劉邦,就拿先帝來說,也是從幾百人開始,最終建立了這昌盛的大元。更何況,那不是簡單的土匪流民,如今的天下四處烽煙四起,慢慢的超出了朕的預想,也超出了朝廷的控製,如今河東道的李煒、淮南道的王毅、河南道的林世鴻都有成為獨當一麵的局麵,更主要的是在這明麵上的隱患背後還有更可傷人的陰謀,讓朕不得不提前防備啊!”楊元說到這看了看這陰雲密目的天空,轉而歎道。“朕就真的那麼讓人發恨嗎??朕真的那麼可惡嗎?”楊元反問道,但是他並沒有給蔡泓回答的機會,接著說道,“朕自從當上皇位一來,一直....一直...有個夢想,夢想自己也能像先帝一樣能夠征戰四方,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大元帝國,可是....”說到這,楊元沉默了一會,沒有繼續說出來,眼裏似乎有些淚水,但是他強忍著沒有流出來,那些心酸與傷心,他沒人傾訴,或許在傍晚他可以對著皇宮內的石柱狠狠的控訴一番。跟在身後的蔡泓看著這個以前高高在上的背影,此刻他覺得這個背影那麼的默默無助,那九五之尊的尊嚴消失殆盡,蔡泓突然覺得,這皇帝還真不好當!“可是。。。。可是。。。朕第一次發出佂遼的號召,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他們全都反對我??為什麼??朕的大臣、朕的子民,都不支持我,更可恨的是他們還有的舉旗造反的,那麼大的江山,那麼大的偉業,,,就這麼毀了!!毀了...”楊元發瘋似的說道隨後變成沉默,他想不明白,為什麼啊??他真的想不明白,這到底是誰錯了!!身後的蔡泓以及其他的將領,甚至一些靠前的士兵們,他們聽到皇上的咆哮,他們給不出答案,誰也給不出答案,這個問題也沒有答案。因為立場。身為佂遼大將的蔡泓卻不能像這些士兵一樣保持沉默,策馬來到皇帝的身邊說道:“皇上,大可不必如此傷心,雖說如今天下大亂,可是他們也不能保持一致,齊心協力,身在河東道的李煒與淮南道王毅為了爭奪地盤成為死敵,戰事不斷,河南道的林世鴻以及其他小的勢力都在為了爭奪土地打得頭破血流,這次佂遼回去,隻要我們重新振作起來。派出禦林軍以及其他地方勢力,定然能從反賊的手中奪回城池,重建我大元!更何況我們還有關內道以及河東道以西的富饒地帶在,就不怕振作不起來!”陰沉的楊元抬起頭說道:“河東以西??太原李氏??”聽到這句話,蔡泓才明白過來,皇上最擔心的潛在敵人原來在這裏!蔡泓皺了皺眉小心翼翼的說道:“皇上,難道之前流傳的流言蜚語都是真的??”“”楊氏將滅,李氏將興“一個一夜之間流傳於京城的流言,留言的出現使得很多人人心惶惶,更是導致了整個朝廷出現了大的變動。時任宰相的李玟,以及鎮北大將軍李天通都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朝廷除去,在此之後朝中官員再沒李姓。如今李姓當中職位最高的當屬河東道總督李宇,而他也是在這件案子當中唯一一位沒有受到處罰的封國大臣。當然在此之後成為皇上眼中最大的一根毒刺。對於這件事更準確的說對於這個人,他蔡泓有能耐說一句評論,可是他卻不能拿自己的人頭來說話,畢竟皇上怎麼想的他可猜不的,所以還是選擇了沉默,這是最好的結局。楊元接著說道:“李宇祖父是先帝的外戚,憑借這個關係一直是我們楊家最信任的人,所以把他們封在河東道,讓他們總管整個河東道的大小事務,可是卻萬萬沒想到,這個我最信任的人,他竟然背地裏聯通鎮北大建軍李元通密謀造反,雖說事後隻是查出了李元通的罪,可他李宇能逃得開??這件事他能跟朕保證他李宇沒參加、沒支持??之後讓他進京為官,他卻一直稱病不能就任,嗬嗬,他可真把朕當成傻子來看??朕不傻,誰真心對朕,誰又是背地裏搞什麼陰謀朕看的一清二楚。要不是河東道的流寇李煒舉旗造反,他李宇成為阻擋李煒進關的第一防線,朕早就滅他九族了,這天下還有朕想殺而殺不了的人??”楊元撕心裂肺的低吼道。一直在默默地在聽皇上說話的蔡泓心裏想到,現在這天下,雖說你還是皇上,可你還真的管不了這天下了,你想殺的人還真不一定能殺。可他蔡泓隻能在心裏想卻不敢說出口,說出來了就不是他蔡泓了。騎在馬上的楊元沒有去看背後的蔡泓,隻管自己說道:“朕這次征遼失敗,可給了天下人一個罵朕的借口了。”背後的蔡泓聽到這句話立馬說道:“誰敢這麼大膽罵皇上你!要是讓末將聽到,末將一定滅了他九族!!”說完這句蕩氣回腸的話後,蔡泓才發現,一直在前方的楊元此時正回頭一直盯著他看,在皇上的注視下,蔡泓不自覺的低下了腦袋,楊元並沒有說什麼,隻是看了一會後轉過去。背後傳來了一聲很小但又能聽得見的唏噓聲。楊元咧了咧嘴,笑了!他蔡泓是什麼人,他楊元真的不知道???之後,隊伍安安靜靜的趕路,楊元看了看這邊塞的周圍,枯黃枯黃的沒有一點生機,秋末還有點涼。要不是自己穿了一層厚厚的軍裝,還真的有點受不了。看景思人思鄉,他想家了,想那個讓他安心的香妃了。家,不是都城長安,而是江陵,那個他最喜歡的城市。,那是他從小長大的城市,之後為了爭奪皇位,舍棄那個富麗堂皇的“家”來到長安,等坐上皇位後他提出遷都江陵,但是並沒有得到大臣們的支持,在很多人的反對下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之後多次遷都計劃都失敗了。這次回去後,朕一定要回那個屬於自己的江陵,這天下,朕不管了!朕隻要自己的江陵,難道朕舍棄天下隻要江陵,這天下人還要反對朕???想到這,楊元平靜了下來,。大軍就這默默地穿行在這廣闊的大地上!迎著風沙,踏著土路,顛簸又顛簸、第三次佂遼就這麼結束了,聲張旗鼓的開始,慘白而歸。.....................................德宏三年,十月。大元建帝楊元第三次禦駕親征,敗!同年十一月,建帝楊元離開都成長安,所有事務交由皇孫楊宏處理,帶著自己的親信左武侯大將軍蔡泓、宰相宇文軒、上將軍宇文紅以及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香妃由水路下江南,同時是他第六次下江南。次年元旦,改年號昌宏,定都江陵。昌宏元年三月,身在河東道的李煒、隴右道的薛舉登基稱帝國號分別為秦、夏。一時的昌平盛世土崩瓦解,亂世出,天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