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自有樂,聽樵夫行吟,漁舟晚唱,譜耳畔清音翻成古調,恍惚聞霓裳妙詠,洞庭高歌。
民國·李經邦
龍虎殿聯
古宮古壁丹青溢彩;
故國故園溝洫流金。
芮城·景昆俊
丹青驚世界,鐵劃銀鉤吳道子;
仙跡漫人寰,閑雲野鶴呂純陽。
運城·楊振生
九峰高隱得意忘像兩口五篇留秘訣;
永樂名世驂星馭龍三玄一派盡古今。
北京·劉琢玉
洞賓窯聯
雲蒙山中,碧水鬆濤入夢境;
洞賓窯內,清風幽地覓仙蹤。
運城·竺琪
柳公祠
柳宮祠位於永濟市虞鄉鎮
生則有功民戴德;
死猶驅厲鬼為靈。
清·孫壽祺
龍城不改,風景依然,問江水奔騰,剩幾處當年楊柳;
馬邑已非,林泉猶是,看嵐光掩映,供一龕終古馨香。
清·韋銘之
文能壽世;
惠以養民。
清·秦繩武
才與福難兼,賈傅以來,文字潮儋同萬裏;
地因人始重,河東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清·楊紫卿
六千裏去國身輕,天教斯文開絕域;
二百株香柑手種,人懷碩果立斜陽。
清·俞樾
丹實垂楹,想當今棟宇全新,獨留得一天明月;
綠蔭滿座,賴此地雲山作主,更招來兩袖清風。
清·朱芾
誰挽狂瀾,每念時艱懷擊楫;
民猶止水,莫因風厲過張帳。
北京·沈鈞儒
丹荔黃蕉居士字;
劍銘衣塚眾人思。
北京·郭沫若
洗冤多謝柳江水;
濟世方留刺史名。
運城·馬長泰
柳子柳州,並非上帝巧插柳;
龍魂龍脈,原是水城宜養龍。
運城·馬長泰
一世心思,生前總是惜黎庶;
千年香火,死後依然享奉銀。
運城·馬長泰
橘氣永香侯永在;
蛇文長播柳長春。
湖南·藍佐國
除弊釋奴,政治維新歌柳柳;
輔時明道,文宗導向頌元元。
廣西·趙淦
風華古自揚,百尺襟懷,位居司馬,德崇司馬;
得失今能辯,千秋節義,文記捕蛇,心痛捕蛇。
廣東·蔡錫拱
寵辱無驚,眾念柳州刺使;
德恩廣布,民歌梓裏廉官。
廣東·林應禧
文學天才,佛教信徒,晚唐博士,柳州刺史,熊深雅健詩風茂;
儒家屋脊,朝廷智囊,華夏精英,山水知音,鬱憤憂愁帝階高。
山西·石繼周
官輝千古府衙地;
文補一方唐宋天。
運城·馬長泰
傅相祠
柳宮祠位於永濟市虞鄉鎮
版築名賢,霖雨蒼生親左右;
傅岩故裏,湖山雲影共徘徊。
佚名
說命三篇,撥正朝綱,中興武丁王業;
傅岩一聖,發明版築,惠澤殷商子民。
佚名
溯說命三篇,時敏有戒,遜誌有箴,炳炳麟麟冀,聰聽毋忘古訓;
緬宋史一冊,清直為懷,立節為念,繩繩繼繼知,承先端賴後緊。
佚名
書著鹽梅光世第;
史稱金玉播家聲。
佚名
步前賢處世無虧,謹仰聖人世澤;
看我輩持家有道,弘揚岩野家風。
佚名
晉地有幸出聖人,傅說遺風流萬古;
神州無不歌賢相,版築業績頌千秋。
佚名
甲第振家聲,要惟忠孝節廉,不愧銀青孫子;
詩書綿世澤,須念鹽梅膛楫,勿忘版築淵源。
佚名
大業乾坤並;
鴻名日月懸。
明·張維世
澗水依清廟;
山林有古墳。
明·劉琳
三篇對禦空千載;
一旦為霖慰九寰。
明·楊文卿
說命三篇光昭萬世;
殷商一聖德炳千秋。
平陸·王安溟
版築立基,境遇塑英才,傅岩深澗藏一聖;
武丁假夢,像圖尋國相,大略宏謨奉三篇。
平陸·柴逸
武丁憑膽識舉賢,至尊至貴;
傅說靠德才輔國,傾智傾忠。
平陸·柴逸
一代明君,非以貌取人,武丁繪像覓高士;
千秋賢相,但憑才輔政,傅說傾心治國家。
太原·程步雲
版築築文明,開禹甸先河,千秋迪智;
聖言言政道,毓龍人後秀,三命興邦。
運城·馬長泰
平陸美談,版築無蹤原址在;
殷朝名相,傅岩遺澤廟堂興。
太原·程步雲
葉泊天涯海角;
根係聖水傅岩。
平陸·陸賢忠
李冰家廟
李冰家廟位於運城鹽湖區郊斜村
兩代封王條峰啟秀;
三支拜祖元旦更新。
佚名
獸樽廟祀蜀太守;
醣酒觴稱宋孝廉。
佚名
肇瑞履端謀貽孫子;
佑民護國爵受侯王。
佚名
生為太守歿封侯王建廟遍中國想昔日山鑿離堆水泄外江救難民於橫流力補夏禹之缺憾;
子入台閣父贈光祿立功貽後世看此時殿排鑾駕門迎鼓樂放花燈以彩色徽揚唐睿之踏歌。
佚名
通佑王顯英王曆元及清累代加封想當年力挽狂瀾民慶安瀾灌溉良田興水利;
成都郡解梁郡自西徂東奕葉滋盛看此曰子捧詩詞不獻柏酒頌揚新歲報宗功。
佚名
西望都江留月影;
南瞻條嶺燦燈光。
佚名
蜀郡裔孫延解郡;
鼇山燈火映條山。
佚名
六字炳千秋,十四縣民命食天,盡是此公賜予;
萬流歸一彙,八百裏青城沃野,都從太守得來。
清·陳耀升
外江疏,內江通,一江堰成千秋水口;
大王浚,小王繼,二王廟證萬世人心。
清·李長路
深淘灘,低作堰,懿地昭垂,為準為則;
灣切角,正抽心,儀型足式,無頗無偏。
清·張沅
萬固寺
萬固寺位於永濟市西南十公裏處中條山麓
大殿聯
雲開半夜千林靜;
月上中峰萬壑明。
唐·耿氵韋
山門聯
水自石根流出;
風從鬆頂飄來。
宋·蘇軾
寺借山高,佛塔無雙淩上界;
境由心造,禪林第一聳中條。
安徽·胡之錦
古樹屏人聞笑語;
深山藏寺漏鍾聲。
運城·朱天運
果然千裏黃河,永濟四海;
更有三竿旭日,萬固中條。
美國·張景輝
晨曦初露,晨鍾響震千山醒;
暮色漸臨,暮鼓聲催百鳥眠。
湖南·喻斯美
塔藏多寶,殿起無梁,禪林隱約妙峰影;
水出石根,風來鬆頂,清景分明蘇子詩。
福建·楊逸民
竹露滴禪林,冰影清圓,恰似慈雲浮鏡月;
鬆濤搖佛塔,翠痕淡宕,真如慧海過心舟。
福建·曾清嚴
勢淩霄漢,棟宇恢宏,蒲阪蒲城,萬古禪林收眼底;
譽播古今,人文厚重,司空司馬,千秋佳句湧心頭。
北京·王永川
悟禪於入道,寺譽多羅,塔崇多寶,欣神彩佛光,普照這中條萬固;
拾級而登山,遠觀八角,近上八層,雖朝霞暮靄,難遮那華嶽三峰。
安徽·洪荒
鬆磴嵐開,和尚早挑黃河水;
佛壇月朗,寺門深掩條嶽雲。
新絳·王學程
教源西域,名揚三晉,八方佛光輝萬世;
寺落中條,塔聳九霄,萬固禪院越千年。
山西·張耀民
二賢廟
二賢廟位於永濟市相南首陽山麓
竟開宇宙爭端,薇蕨馨香,慚對墨胎義士;
閱盡滄桑變局,河山帶礪,難比雷首佳城。
佚名
幾根傲骨頭,撐持天地;
兩個餓肚皮,包羅古今。
佚名
九龍廟
九龍廟位於河津市西側臥麟崗上
日隨青嶂遠;
心與白雲高。
明·薛瑄
不大亭台南汾水北遮泉東環瓜澗西繞黃河鍾千古之英靈莫謂卜馬難繼;
最狹殿閣前鳳坡後麟島左攀虎丘右依龍門萃一方之秀氣且看王薛再生。
清·王照離
靈官樓聯
何處鎖閑雲花飛曲徑;
中天多朗日神雋新詩。
佚名
真武殿聯
化生淨樂國仗劍磨針備曆艱辛而成聖;
升舉太和山披發跣足幾忘踵頂以佑民。
佚名
呂祖殿聯
看我駕宿主騎龍無非虛幻;
勸爾篤中作孝便是神仙。
佚名
憩鶴亭聯
登憩鶴亭中秦晉山河都入覽;
臨九龍山上神仙富貴頓忘形。
佚名
太極本無形億萬年高懸朗鑒空餘山頭月印;
虛靈原不味三千界透出圓光照徹世上人心。
民國·蔡光輝
白袍洞
白袍洞位於河津市修仁村外
三箭定天山,將軍威名千秋重;
一戟安社稷,英雄氣概萬古新。
清·韓起吾
薛瑄家廟
薛瑄家廟位於萬榮縣平原村內
果知複性一言雖四民二氏俱許入祠謁夫子;
不辨讀書二錄即兩榜三元亦虛在世稱士人。
明·傅山
明代一人,南京好官,幹纘千古;
理學真儒,領袖河東,主敬一言。
明·何東序
明朝二十無雙品;
朱子千秋後一人。
明·何東序
背汾水麵孤峰自古鍾靈第一;
口文中心子夏於今鼎立為三。
明·何東序
講學河汾開後進;
道宗伊洛繼前修。
明·林厚
文章羽翼六經,高風出班、馬、韓、歐之格;
道義渾淪三代,元氣回關、閩、濂、洛之波。
明·俞時
身係斯文山嶽重;
心涵義理海天寬。
明·陳銓
正色立朝真足楷模百代;
禪心名道允堪羽翼六經。
明·劉啟
考亭衍薪傳南吳北許誰比明臣薛夫子;
龍門稱才藪漢馬隋王俱輸真儒鐵漢公。
清·湯維新
開絕學於胡叔心陳公甫王陽明之前,享祀如堪從孔孟;
集大成於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後,鍾靈應不愧唐虞。
清·範祁鼎
萬裏淵源,河洛早從心境徹;
一龕俎豆,肌膚還映水晶清。
佚名
學宗洙泗源頭遠;
道啟河汾流派長。
佚名
河汾鍾秀真文乃出羲文、周、孔、之緒端不墜;
洙泗衍淑正學以傳濂洛、關、閩、之命脈常存。
佚名
學宗洙泗,宋儒後,繼往開來,唯有讀書二錄;
道著河汾,古籍中,聖經賢傳,不過複性一言。
佚名
文中子廟
文中子廟位於萬榮縣通化鎮王通故裏
通天下之誌隋廷獻十策;
化家庭之美唐代稱三珠。
清·韓起吾
教衍河汾門羅將相;
道存子集名著隋唐。
民國·龐全中
龍興寺
龍興寺位於新絳縣城龍興街
龍興寶塔聯
雷雨平臨咫尺看龍門之變;
慈雲遙接飛騰爭雁塔之高。
絳州·武進
大門聯
龍藏虎臥絳州靈氣薈萃一塔;
興酣誌宏赤縣英傑踔厲千秋。
新絳·範勝利
大門聯
塔起清煙神傳茫渺;
碑存碧落名重古今。
太原·張頜
大門內聯
寶塔絕塵輔映臥牛興衰事;
鴻碑豪翰枯睞東雍妒譽情。
佚名
大殿西房聯
古寺今葺老佛當知歌舜日;
舊顏新改遊人不忘頌堯天。
佚名
碑亭聯
鳳起汾灣三百裏;
龍興碧落兩千年。
運城·楊振生
神工名碑銀鉤鐵畫;
擎天寶塔霞蔚雲蒸。
新絳·王學程
裴晉公祠
裴晉公祠位於聞喜縣裴柏村
濡筆詠神功,一代高文光日月;
刊碑昭祖德,千秋遺澤裕雲礽。
佚名
一村演廿四史興衰,自西周曆魏晉,無論隋唐,薪火競相傳,幾經物換星移,獨把高風遺後世;
九嶺開兩千年鼎盛,非良將則名臣,更多彥士,川流爭不息,誰可批霄決漢,尚留大任待來人。
廣東·林灝
文史自周秦,細細讀來,精髓全然原一訓;
家山生將相,悠悠想去,風光何止在千秋。
河北·杜向明
將相原無種,崇德圖強,積厚生根,長綿顯位兩千載;
水山真有靈,豢龍棲鳳,養精毓秀,永占汗青一半春。
湖北·曹克定
高閣每登臨,歎兩千年史海飛煙,猶傳裴姓一門秀;
九峰互對坐,想百萬處寰塵潤雨,先愛荷花十裏香。
山西·溫本理
雲霞勝景久流連,究其山水萃人才,九鳳朝陽,奇峰兀起隋唐際;
將相裴族多迸湧,總賴誠學通仕宦,千秋守訓,巨臂頻出天地間。
山西·趙黃龍
腹內可撐船,江山常自心頭掛;
相門深似海,日月時從足下流。
稷山·閻維俊
司馬溫公祠
司馬溫公祠位於夏縣城西小晁村北
粹德輝煌流涑水;
清忠發越秀峨嵋。
清·喬景山
才高通鑒鑒千古;
德粹忠清清一生。
夏縣·崔玉龍
並稱史界雙司馬;
獨耀政壇一巨星。
夏縣·崔玉龍
破缸見智,通鑒資治;
為政流芳,苦學有方。
夏縣·尉崇澤
清風兩袖,憂國憂民憂天下;
明月一輪,鑒君鑒吏鑒蒼生。
夏縣·尉崇澤
文光騰傑地,洞缸一舉驚天膽;
史鑒展豪才,警枕兩朝濟世心。
江蘇·許乃祥
皓首窮經,筆削繁史成通鑒;
丹心為國,政佐三朝到畢生。
山東·張子明
臨朝資國政,盡瘁輔君,直麵胸中卓見;
君野治通鑒,拈毫修史,傾心掌上春秋。
山西·喬中興
誌存通鑒,心係記聞,學究天下,涑水世傳先生號;
東垣同蒲,西依太嶽,祠延香火,陵園蘇撰杏花碑。
江西·王春霖
為官何妨,歸隱何妨,未曾忘名山事業,半部史書足傳世;
保守也罷,革新也罷,都是為大宋朝綱,一腔忠膽可告天!
江西·鄒吉玲
少年救溺,中年著史,老年拜相,英名偉業傳中外;
機智過人,才智生輝,睿智贏心,粹德清忠鑠古今。
夏縣·崔玉龍
堯王廟
堯王廟位於絳縣唐堯故裏堯寓村
一典垂君則;
三山證帝名。
清·王謨
欽明文思,德隆五帝;
惟微精一,道冠百王。
佚名
十六字開心法之要;
數百年賴道統之傳。
佚名
仁如天,智如神,千秋共仰;
肝若日,心若月,萬古永傳。
佚名
乃文乃武乃聖乃神,一時莫名其德;
惟微惟危惟精惟一,千載皆紹其傳。
佚名
芮伯廟
芮伯廟位於芮城縣城西南學張鄉關磨村
枕流漱石,效箕山洗耳之風,任滄桑變亂,有讓無爭,隻守七十裏封疆,至今廟貌高魏土;
崇崗峻嶺,似東魯舞雩之地,享春秋蒸嚐,禦災捍患,克全億萬姓生命,於此神恩遍國民。
民國·王馨亭
北枕條峰,南通澗穀,此地有神明,文之子,武之弟,萬古英靈昭芮邑;
尊崇曆代,襲封周朝,眾生蒙聖德,春曰祀,秋曰嚐,一方廟食投伯王。
民國·王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