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雪中行(1 / 2)

燕回軒同陳韻乘車來到了芳草園,在莊園門口兩人下了馬車,兩人慢慢的向園裏走去。

\t不知何時天空飄起了晶瑩的雪花,整個芳草園都被籠罩在迷蒙的飛雪中。

\t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下雪了啊!”陳韻前世是在北方長大,對雪有著別樣的情懷,伸出手去接飄落的雪花,如得到心愛玩具的孩子。

\t陳韻覺得在這個時代,即使是王孫貴族也沒有現代的平民百姓幸福,她有奴婢服侍,也深覺生活的不方便,這讓她總是忍不住懷念前世的種種便捷,想要做出些改變。

\t芳草園裏的房屋都是土木結構,好一點的就是以土為磚,以泥為漿,以木為梁造的房屋,佃戶們居住的更多是土坯茅草房,需要經常修繕,不然就會透風漏雨。

\t“燕回軒,我想在那裏建造一座我心目中的家。”陳韻指著青峰山的南坡,她在薰衣草園的下麵劃出一塊地來,想建造她的起居之所。

\t“哦?不知道小韻兒心目中的家是什麼樣子的?”燕回軒很感興趣。

\t什麼樣子呢?陳韻想起了她的鄉間小別墅,那是媽媽送給她的成年禮物,每年的夏天她都要去住上一陣子,突然之間她想建造房屋的願望更強烈了,雖然建造起來會困難重重。

\t“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定然要叫你大吃一驚!”陳韻決定回去就畫設計圖,著手準備。

\t格物院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提供給夫子的宿舍是一座座整齊的小院,如今隻住著董宇翰一家,許立明一家,丁慶元已經動身回衢州老家,新年過後再回來。

\t冬天的莊園仿佛都陷入了沉睡,隻有芳草園中到處可見忙碌的身影,印刷、燒陶、釀酒、紡織、鐵器作坊,陳韻雇傭的都是芳草園的佃農,培養他們的後代,讓芳草園更有凝聚力。

\t印刷作坊最是紅火,《說文解字》還沒有修訂完成,燕回軒在書房挑選幾本孤本進行印刷,很快就銷售一空,現在書局的書供不應求,陳韻覺得印刷作坊印的不是書,而是銀子。

\t陳韻和燕回軒剛到格物院門口,梁友偉就迎了出來,“剛剛婉姐姐還在念叨,可喜的是您和侯爺就到了。”

\t梁友偉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因為自小體弱養成的沉穩豁達的心性,讓他迅速成長起來,現在他是常駐在芳草園,儼然成了一位大管事。

\t“我是帶侯爺來吃熱鍋的,看你的暖房有什麼都準備著吧。”

\t這裏的熱鍋其實就是火鍋,所用器具稱為溫鼎,分為銅鼎和瓷鼎兩種,但是這裏的吃法稍有不同,切的肉很厚,火候控製的不好,經常會煮老了,自從陳韻讓廚房將凍的羊肉削成薄片,才開始真正意義的涮火鍋。

\t“小姐,您可是來著了,自從燒上地龍,還有我和董夫子的精心料理,暖房的菜蔬長勢喜人。”梁友偉不忘自誇一下。

\t“你個小滑頭,知道你上心,新年給你包個大紅包。”陳韻笑著對燕回軒道:“不如我們去親自采摘怎麼樣?”

\t燕回軒正詫異,暖房他知道,侯府也有兩個,主要為了給主家在冬季提供新鮮的菜蔬,但是由於成本太高,通常隻有大富大貴之家才負擔得起,地龍他就沒聽說過了,聽陳韻提議欣然前往。

\t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周朝稱玻璃為琉璃,但是因為生產技術不完善,色彩雖然鮮豔,做出的容器,斟上熱酒便破,難如人意,所以多作為一些小飾品,這種稍微大塊的平板琉璃是陳韻要求作坊特意燒製的。

\t芳草園的暖房在青峰山向陽的斜坡上,向陽麵用的木框鑲嵌琉璃,方便陽光的射入,入門處是一土坯房,一小童正在房裏燒火。

\t“來吧,燕侯爺我帶你遊覽下我的暖房。”陳韻推開房後的門,便進入了暖房。

\t太陽完全隱沒在雲層裏,天陰陰的飄灑著雪花,暖房內卻溫暖如春,潮濕的空氣中是青草的芳香。

\t“沒有太陽,還能保持這樣的溫度,真是了不起。”燕回軒打量這個暖房,裏麵的菜蔬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t“稟侯爺,這是因為小姐想到的好辦法,用筒瓦扣在一起,埋在地下做成煙道,再在上麵鋪上沃土,再行種植,這樣保證了土的溫度,菜蔬才能長的好。”梁友偉麵帶自豪,小姐是他見過最聰明的人了。

\t“小韻兒果然聰明,原來覆蓋屋頂的筒瓦還可以這樣用。”燕回軒讚揚道。

\t“哈哈,隻要肯琢磨,都會有收獲的,這種地龍可以讓小苗長的好,也可以讓我們在冬天更舒適。”陳韻想著不用開著窗戶燒炭,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