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朝雖然建國時間尚短,但是整個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種變化,它都在國家機器的推動下,毫不遲疑的向前走。
農業的新型生產工具,新型肥料的推廣,玉米由北向南的普及,讓大燕朝連續幾年都獲得了大豐收,農科院的人教會了農人許多事,最重要的就是即便是靠天吃飯,我們也能做很多事。
國家銀行,國家郵局,使整個國家的信息流通加快,讓許多農人在麵朝黃土背朝天之餘,發現除了種地,他們也可以做別的。
陳韻開玩笑的說起,要想富先修路,這一句話在哪裏都適用。
這一年有官府出麵招募閑散人員進行修路,按照每米固定的價錢,明碼標價,驗收合格即時發放工錢。
在發放出第一筆工錢後,前來做工的人與日俱增,不時的能看見驗收人員走來走去,不斷的做著記錄。
許多先進的,新發明的東西不斷被應用到生活中,炸藥便被用在來修路上,極大的加快了推進的速度。陳韻要那種如現代的柏油馬路有困難,但是格物院水泥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路的質量。
一年的時間,由上京城到浙南府的水泥路正式完工,光滑平整,不怕水侵,不會塵土飛揚,這樣的馬路大燕朝的人們初次見,如今即便下再大的雨也不會耽誤行程。
南麵的新鮮事物,不斷的湧入上京城,曾經價值高昂的新鮮蔬菜,如今大家已經司空見慣,精美的瓷器,隻要包裝得當,順順當當就被運到目的地,再不會發生因為顛簸碎掉,生意虧本的事情。
朝廷在這條路沿線設有官府的巡邏兵,來往的商人再不用為走夜路而擔心安全問題。
修路使人們手中有了餘錢,這些錢又刺激了消費,道路的暢通,加快了商品流通,如此循環讓大燕朝處處充滿了商機。
陳韻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她以格物院的發明為依托,正式建立起國有企業,生產的商品隨著水泥路不斷延伸,她始終相信誰有錢都不如自己有錢。
新的招收官員政策,政務的分工和細化,縣令知府等這些有實權的地方官,權力被分割了,打破了傳統的一家獨大,一個縣太爺就能做一方土皇帝格局。
各個崗位的官員,職責明確,互相協助,又互相製約,有利於地方的發展和政治清明。
隨之而來的,人們思想上的轉變就變得水到渠成。
許多適齡的孩子開始湧向學校,因為人們發現識字讀書,即便不去考狀元,也有著很多條出路。
真龍七年,大燕朝迎來了建國以來第一次旱災。
地裏的秧苗已經長齊,但是已經有一個月未下雨了,如果再繼續下去,秧苗會大麵積死亡,將會顆粒無收,因為這時再行補種時間已經來不及。
許多農人下到河裏擔水,澆灌禾苗,但是無異於杯水車薪,低處的還好些,地勢高的田地裏已經出現幹裂。
各地官府不敢耽擱,災情的詳細陳述,很快就擺在了燕回軒的案桌上。
陳韻在奏折中發現,沒人提到有河流幹涸的現象,在她提出疑問時,已經是內閣首輔的葛林瑞解釋道:“這種幹旱隻是在地裏的秧苗正需要水時,沒有大麵積的降雨導致的,也許再過半個月,一個月就會有下雨,但是這個時候的秧苗卻是等不得。”
陳韻聽懂了,也就是說在其他的時期,一陣子沒有雨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持續不降雨的話,就會導致大麵積減產,甚至絕收。
這時候的農業真是很脆弱啊。
“怎麼沒見到北地的上報,雲州府附近不是都有旱情嗎?難道北地小麵積降雨了?”
“啟稟娘娘,下官有北地的同鄉過來,他說娘娘當年在北地計劃的水利工程,這些年一直都有修,所以這次北地都是直接引水灌溉,隻有一小部分因為距離太遠,地勢太高,所以張將軍組織所有軍民,挑水澆灌的,這次北地不會有任何損失。”
鄭博文是北地的學子,他現在的工作是為皇帝陛下傳遞文書。
他對皇後娘娘非常佩服,當年隻是一個草案,雖然後來娘娘沒再過問這件事,但是因為在北地的威望,大家對她的話深信不疑,一直嚴格按照計劃完成,沒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場。
北地軍民都說他們的皇後娘娘是活神仙,早在幾年前就為這次大旱做準備了。
陳韻則更是驚訝,她沒想到當年的一時興起,竟然有這麼大的收獲。
“雖然我們是靠天吃飯,但是從這件事來看,我們能做的事還有很多,先發動格物院的人想辦法,外一秧苗旱死,讓農科院看看補種什麼合適,能將損失減到最小。”
燕回軒發布命令,突然腦中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皺眉沉思,“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