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漢曹旴女娥,上虞人。旴為巫,能弦歌。漢安二年,端陽日,迎潮神於舜江,逆濤而上,為水所沒,不得其屍。娥年十四,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乃投衣祝水,視衣所沉處而自投焉。經五日,抱父屍出浮水麵。官令葬之,立碑為識。後世因名為曹娥江。
“釋讀”
漢朝時曹旴有個女兒叫曹娥,曹旴是巫師,會唱歌迎神。漢安二年端午節,曹旴在江邊迎接潮神,一不小心掉到江裏,找不到屍首。曹娥當時十四歲,她沿江痛哭,日夜不停。後來她把衣服投入水中,在衣服沉下去的地方,自己跳了下去。過了五天,她抱著父親的屍首浮出水麵。縣官把他們父女倆埋葬了,並立碑作紀念。後世把這條江稱作曹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