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正宇:不隻演嚴肅角色(1 / 1)

娛人碼頭

《暗殺》是河正宇的職業生涯第三次和中國扯上關係,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進行宣傳。和《暗殺》的導演崔東勳一樣,曾在《黃海》中扮演延邊朝鮮族中國人、自編自導自演餘華名作《許三觀賣血記》的河正宇也差不多能算得上韓國影壇的中國人民老朋友了。不過作為當今韓國新一代男演員中的翹楚,他似乎對自己在中國的知名度毫無認知。

嚴格說起來,河正宇走紅至今,也不過短短7年時間。在《追擊者》一戰成名後,他的銀幕形象就此與變態、黑社會以及其他背水一戰的爆發力角色聯係在一起。這期間河正宇參加了真人秀,也出演了幾部喜劇,甚至作為導演的兩部作品都是喜劇電影,自認生活中充滿喜感的河正宇和自己在幾部代表作中塑造的角色仿佛兩個世界的人。這大概是證明演技最直截了當的方式。

Q:《暗殺》裏的夏威夷-皮斯托除了有個顯然不是真名的化名之外,幾乎沒有介紹他的任何背景,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河正宇:我想這也許就是這個角色的魅力所在,很難用詞語去形容,也不需要特別介紹的。他的存在沒有前因後果,但在整部影片中看起來是起到貫穿、讓影片更加有趣的一個人,我想看完這部作品觀眾會明白為什麼這個角色如此設置。

Q:自《柏林》後這次是第二次和全智賢合作,這次二人的關係是可以用愛情來形容嗎?

河正宇:用曖昧來形容會比較好吧,有時似乎更像友情,有時又像是一種憐憫的愛。

Q:《暗殺》幾乎啟用了《奪寶聯盟》的全套原班人馬,你是參考了那部電影所以加入這一部的嗎?

河正宇:那倒不是,我看過很多崔東勳導演以前的作品,都覺得很有意思。他是個很有個性的導演,寫的劇本也有意思,通常我不會因為其他演員陣容還有誰就優先考慮加入,但是《暗殺》裏我更多的是因為崔導演的原因所以接的。

Q:崔東勳導演以往的作品都多少帶點喜劇感覺,但你近年來的幾部代表作似乎都不是在走喜劇路線,那這次的角色會不會繼續嚴肅一點,還是會有所改變呢?

河正宇:我在片中的人物,對於有些觀眾來說可能是挺有趣的,但對於某些觀眾也許就不是,總之不同的觀眾看起來感覺應該不一樣。我個人的話,覺得這個角色更偏向於有人情味,在片中起到另外的作用,這比較難去解釋,其實我以前也演過比較輕鬆的角色,為何會覺得我以前都隻演比較嚴肅的人物,你都熟悉我哪些作品呢?《追擊者》或者《黃海》應該都沒有在中國上映過。

Q:《柏林》、《黃海》、《追擊者》、《恐怖直播》、《群盜》、《與犯罪的戰爭》、《國家代表》、《許三觀》等。

河正宇:哇,真的看過很多。

Q:因此我感覺你以往演繹的很多角色都是爆發力很強,性格存在極端性的人,不過自己做導演的時候似乎都在拍喜劇?

河正宇:我自己其實挺喜歡喜劇的,比較欣賞伍迪-艾倫,所以初次嚐試當導演的時候就選擇了拍喜劇《過山車》。

Q:喜歡伍迪-艾倫哪部電影?

河正宇:《好萊塢結局》。除了《過山車》和《許三觀》外,我接下來執導的第三部作品依然是喜劇。

Q:那平時不工作的時候,也是個比較喜劇化的人嗎?

河正宇:是的,我覺得活著就應該喜感一點。

Q:除了電影,在美術方麵也很不錯,那個愛好是怎麼培養起來的?

河正宇:大學畢業那會兒,有一段時間沒啥事幹,於是我就學起了畫畫。

Q:這個愛好一直保留到現在,對於做演員或者導演起到了什麼幫助嗎?

河正宇:畫畫是完全屬於我自己一個人的狀態,可以幫我自我恢複,自我調整。

Q:在《暗殺》裏除了韓語之外,還要說中文和日文,會很困難嗎?

河正宇:中文台詞我是在後期配音時跟著指導老師走的,他會教我發音語調,真的沒什麼好辦法,隻有反複不停地練習,當然日文也是如此了,雖然這樣說有點無趣。

Q:《黃海》、《暗殺》、《許三觀》都是和中國有關的,好像對中國的興趣很大?

河正宇:對中國當然有興趣了。除了參演的兩部之外,執導《許三觀》就是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韓國當年也有這種賣血的事情發生,於是就把它拍成了電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