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春天的特點

春季的特點:“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歸大地,陽氣升發,蟄蟲蘇醒,萬物始生。自然界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按五行學說,春應五髒之肝,屬木。

春季養生方法

精神調養

戒怒:春應肝。肝主疏泄,在誌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春天容易肝火旺,應製怒,以順肝調達舒泄之氣。應“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適應自然界勃勃生氣,以利春陽生發之機。可登山踏青,賞花嬉戲,陶冶性情。

起居調養

春天白天漸長,人應晚睡早起,以適應自然界生發之氣。中醫認為,人體的陽氣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醒。所以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誌生”,即少睡多醒,使人體的陽氣升發於外。

春天衣服不可驟減。春季乍暖還寒,應春捂秋凍,以免受寒,克伐人體的陽氣。衣著宜“下厚上薄”,以養陽之生氣。中醫認為,腳是人體的根,護住腳不受寒,就是護住了人體陽氣升發之根。

飲食調養

辛溫升散之品,以助陽氣升發,如麥(甘)、棗(甘)、豉(能升能散)、茼蒿、蔥、香菜等。

肝過旺。肝氣過盛,在飲食上有幾種調理方法,一是少食酸味食物,因為酸味應肝木,少食酸味以防助長肝氣;二是多食甘味食物,因為甘味應脾土,多食以防肝乘脾而致病;三是多食辛味食物,因為辛味應肺金,多食辛味以防肝木侮肺金。

防病保健

選用薄荷、荊芥等以順春升之氣。春夏人體的陽氣隨自然界的陽

氣開始升發,逐漸陽盛於外,應以調養陽氣為主,用藥以辛溫為主。

春季飲食調養

A 少食酸

柿子、山楂、石榴等。

B 多食甜

蜂蜜、南瓜、芋頭、白薯、山藥等,可以固護脾胃。

C 溫補陽氣的食物

以辣椒、薑、蒜等雜和而食,有發散的作用。多食菠菜,可除胃腸積熱、胸膈煩悶。多食韭菜,可溫陽下氣、宣痹散血。多食綠豆芽,可清熱解毒,胸中煩悶、肝氣鬱滯者宜食之。多食胡蘿卜,可健脾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