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類合理的壽限(1 / 1)

“其五藏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

——《靈樞·天年》

人的生命規律

人的生命有一定的限度,而並不是無限的,所謂長生不老之說,也隻是人們美好的願望而已。《素問·上古天真論》和《靈樞·天年》分別詳細地論述了人體生命發展的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以女子7歲、男子8歲為周期討論,重點突出了腎髒精氣在人體生長壯老已中的主導作用。《靈樞·天年》以10歲為期論述,詳細地講述了五髒精氣對生長壯老已的決定作用。可見,生長壯老已是生命發展的基本規律。

人類的壽限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所以人們都希望自己長壽,即“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天年,也稱壽限,是指自然壽命可能活到的年齡。人應該活到的歲數究竟是多少呢?《黃帝內經》通過觀察總結,得出人類壽限為百歲的結論。所以,常人的壽命是100歲。《尚書》中又提出:“一曰壽,百二十歲也。”即活到120歲,才叫活到了應該活到的歲數。人不僅可以活到120歲,《黃帝內經》認為其上壽仍可以突破,即所謂“天壽過度”的意思。從現代的實際情況來看,突破百歲之壽的老人並非罕見。

壽夭的原因

《靈樞·天年》說:“其五藏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壽夭的原因有先天稟賦、後天調攝和天時地理諸多方麵。

先天稟賦

人的生命源於父母,父母之精結合在一起,能構成新的生命,所以精是生命產生的本源。《靈樞·天年》對父母之精在形成生命中的具體作用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指出在人體的胚胎形成過程中,是以母之精血為基礎,以父之精氣為活力,陰陽相合,相互激蕩所致的。所以新生命的質量及壽命的長短與稟賦的質量密切相關。如果父母精血充盛,稟氣深厚,則子女的稟賦強盛而多壽,反之,則子女的稟賦薄弱而易夭。

後天調攝

人類可以通過後天調攝使先天稟賦充足者增壽,也可以使先天稟賦不足者同登壽域。後天調攝對壽命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兩方麵來實現:一是影響先天腎的精氣。節製房事,可避免對先天腎精的耗損,同時後天精氣旺盛又能以後天滋先天,從而保持先天精氣的盈滿。二是影響五髒六腑的精氣。調攝後天,既可以保護髒腑精氣不受傷耗,又能夠強壯後天之本,充實氣血生化之源,保持髒腑精氣旺盛不衰。

天時地理

寒冷的氣候環境可以使人的壽命延長,火熱的氣候環境可以使人的壽命縮短。中國地域的特點是西北地勢高,氣候寒冷,東南地勢低,氣候溫熱。在中國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得到了證實,從人群中百歲老人的比例及老人壽齡來看,新疆、西藏、青海等高寒地區明顯高於國內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