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

——《靈樞·九針十二原》

針刺保健,就是用毫針刺激一定的穴位,運用迎、隨、補、瀉的手法以激發經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機能旺盛起來,達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

針刺的作用

針刺保健與針刺治病的方法相同,但各有側重。健康而施針刺,著眼於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延壽;治病而用針法,則著眼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扶正祛邪,意在祛病除疾。因而,用於健康者,在選穴、施針方麵,亦有其特點。選穴則多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施針的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亦不宜過多。

針刺之所以能夠養生,是由於刺激某些具有強壯效用的穴位,可以激發體內的氣血運行,使正氣充盛,陰陽諧調。針刺的作用主要在於疏通經絡,使氣血流暢。《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指出:“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針刺前的“催氣”、“候氣”,↑臨床應用一般以不鏽鋼針為多。刺後的“得氣”,都是在調整經絡氣血。

通經絡如果機體某一局部的氣血運行不利,針刺即可激發經氣,促其暢達。所以,針刺的作用首先在於“通”,經絡通暢無阻,機體各部分才能密切聯係,共同完成新陳代謝活動,人才能健康無病。

調虛實

人體的生理機能活動隨時都在進行著。“陰平陽秘”是一種動態平衡,在正常情況下,也容易出現一些虛實盛衰的偏向。比如,體質的好壞、體力的強弱、機體耐力、適應能力,以及智力、反應靈敏度等,對於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時期,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針刺保健則可根據具體情況,糾正這種偏差,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瀉得宜,可使弱者變強,盛者平和,以保證健康。

和陰陽

陰陽和諧乃是人體健康的關鍵。針刺則可以通經絡、調虛實,使機體內外交通,營衛周流,陰陽和諧。這樣,新陳代謝自然會健旺,自然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某些強壯穴位,可以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與抗病能力。同時,還可以引起硫氫基酶係含量增高。硫氫基為機體進行正常營養代謝所必需,對機體抗病防衛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這就進一步說明,針刺保健法確實具有健康防病、延年益壽的作用。

針刺的原則

取穴原則

腧穴,是針灸處方的主要內容之一。人體有361個經穴,另有眾多的經外奇穴。

針灸處方中腧穴的選擇,是以陰陽、髒腑、經絡和氣血等學說為依據的,其基本原則是“循經取穴”,這是根據“經脈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來的。

因此,在“循經取穴”的指導下,取穴原則可包括近部取穴、遠部取穴和隨證取穴。

〔近部取穴〕

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鄰近部位選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近治作用為依據的。其應用非常廣泛,大凡其症狀在體表部位反映較為明顯和較為局限的病證,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則選取腧穴,予以治療。

如眼病取睛明、球後、攢竹、風池等,鼻病取迎香、巨,麵癱取頰車、地倉,胃痛取中脘等,皆屬於近部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