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尾聲(2 / 2)

臣寰有些無奈地看著她。猛然間像是想起了什麼。

說起來,當年那個女孩……唱的也是“娘親上山”,難道說,難道說……

“你怎麼會這首歌的?”他問她,不露一點痕跡。

“我啊,忘記是多大了,總之是來京城的一個伯伯家,後來到維山上去看花燈,一個小尼姑教我唱的。你不知道,那次我迷路了,一個人走在那林子裏,怕得不得了……”

“邊走邊唱這首歌?”

“不。是邊跑邊唱,我那時候腦子裏什麼也想不起來,就隻記得這首歌了。唱來壯壯膽。”瓔珞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娘你還真是笨。”蕭灝不客氣地嘲諷著。

“你敢再說一便試試看啊?”瓔珞朝他揮了揮拳頭。“小瑾我們快點去玩花燈吧。”蕭灝扯著蕭瑾一溜煙跑得沒了蹤影。

真的是她了!維山,是慕歌山之前的名字,當年為了嘲笑他,蕭昭文特意將名字改了,久而久之,大家叫慕歌山都叫習慣了。臣寰隻覺得很不可思議。原來當年的紅裳女孩就是她。沒由來地好笑起來。繞了半天,又兜到這裏來了。隻是,那個溫柔婉約的形象啊,瞬間轟塌了。是你,也好。他笑了起來。

“怎麼了?一會兒發愣一會兒笑的。”瓔珞抬手摸摸他的臉,好奇地問道。

“瓔珞,瓔珞,瓔珞。”他輕輕叫著她的名。有很長一段時間隻能叫她阿珞。實在覺得有些怪。

“我在呢。”她答應著。

“我有告訴你一句話嗎?”他捧起她的臉。

“有。你說過了。”瓔珞知道他會說什麼,從她第二次進將軍府以後,他就一直說,並且也一直這麼做著。

“那你知道我接下來會做什麼?”

瓔珞笑而不答,隻是輕輕閉上眼睛。

臣寰也忍不住輕笑著,低頭。

風輕拂過,翻動了桌上的書。在某一頁上赫然寫著——

《海陵秘史.王公篇.蕭臣寰傳》

蕭氏臣寰者,睿親王之子也。十二歲時,慕歌山上迷路,偶聞有一紅裳女夜半歌一曲京地民謠,慕之。二十三歲,為救帝師倪正德,迫與禦風山莊莊主之女薑氏瓔珞結為秦晉之好。薑氏生性聰慧,機敏靈活,活潑可人,蕭臣寰遂對其日生愛慕。薑氏雖亦對他有愛慕之心,但擔心其混淆情感,且成親動機不純,遂離。因遭人算計,蕭臣寰誤以為薑氏死,悲痛欲絕,此時正值藩王作亂(見“藩王篇”),蕭臣寰奮勇當先,終為朝廷立下大功。班師途中遇薑氏,心中竊喜難已自禁,念及薑氏離開之緣由,遂與其結為好友。苦追三年,終於換得薑氏點頭再續前緣。後薑氏先後育有一子一女,生活美滿。

隻是不知當年紅裳女之身份,令薑氏好生好奇。每每問蕭臣寰,笑而不答,又疑個中有玄妙,念及蕭臣寰平日之所為,遂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