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國之瑰寶王家大院(1 / 2)

被廣譽為“民居瑰寶”、“中國民間故宮”、“山西紫禁城”、“天下第一院”、“華夏民居第一宅”、“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王家大院,不僅具有北方民居高大雄宏之氣勢,又具有南國園林玲瓏秀雅之風韻,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文先生讚譽王家大院為“國之瑰寶”。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裏處的中國曆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裏、介休綿山風景區4公裏,資壽寺2公裏,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個精品旅遊景點。大(同)西(安)高速鐵路、同蒲鐵路、108國道、東(觀)夏(門)公路縱貫縣境,京昆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僅2公裏,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明清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明萬曆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麵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已開放的恒貞堡(龍)、視履堡(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麵積8萬平方米。

視履堡、恒貞堡、崇寧堡三組建築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於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了各自卓越的個性風采。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視履堡建築群內的兩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並有共同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家丁院)。周邊牆院緊圍,四門因地製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裏套門的迷宮感覺。

恒貞堡建築群的總體布局,隱一個“王”字於其內,又附會著龍的造型。除前堂後寢的院落外,為順應地形,一部分又應變為前園後院。各院間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磚、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樸粗獷,還保留著明代風格;大多數建築則同視履堡一樣,皆清代纖細繁密之典範。設立於恒貞堡東三甲的中華王氏博物館,是目前海內外唯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館;設立於東二甲、西二甲的“力群美術館”、“牛文美術館”陳列著靈石籍當代著名版畫家力群先生、牛文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兩位版畫家總體藝術形象的結晶,它將曆史地傳之後世,並在文藝界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