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在維爾塞裏斯夫人家工作時,還結識了一些朋友。其中有蓋姆先生,他是一位牧師,同時也是一位侯爵的家庭教師,年輕且富有正義感。盧梭經常與他來往,他教導盧梭很多正確的道德觀和處世原則。蓋姆先生的開導使年少的盧梭真正認清了自己,蓋姆先生說:“隻有聰明的人才能得到幸福,智慧是一切成功的根源。”他還說:“太高的道德標準對社會並不一定有用處,如果一個人能做好所有細小的事情,他的一生就像英雄一樣具有價值。”除此之外,蓋姆先生還和盧梭談了很多宗教上的問題,他的看法和見解使盧梭心中萌生了一個新道德觀和新宗教觀的雛形。這些啟示讓盧梭獲得了更高尚的人生觀和情操,並且矯正了他青少年時期的一些錯誤看法。
有一天,拉克突然讓盧梭去見他,他為盧梭介紹了一份工作——在古豐伯爵家任職,古豐伯爵是王後的侍衛大臣,他很和藹地接待了盧梭,並鼓勵他說:“我的孩子,萬事開頭難,等你熟悉了之後就容易多了。隻要你守規矩,做事勤快一點,大家都會喜歡你並且照顧你的。”然後,古豐伯爵為盧梭介紹了他的夫人和他的兒子。這樣平易近人的愉快的初次見麵給盧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古豐伯爵一家也確實沒有把盧梭當傭仆看待,他們一直對他親切而友好。盧梭的工作也很自由,除了謄寫一些口述的文件和跟孩子們做遊戲外,其餘的時間都是自己的。這種悠閑的生活照理說很容易使人流於放蕩,然而盧梭並沒有染上什麼惡習,他仍然經常到蓋姆先生那裏聆聽他的教誨。
起初,盧梭做事極為謹慎,也很殷勤,古豐伯爵一家人都很喜歡他,也從不吝嗇對他的讚美。蓋姆先生一直在勉勵他:“你已經給人很好的印象了,重要的是以後要堅持下去。”
有一次古豐伯爵家舉行宴會,場麵很大,來的都是社會各界的名流。席間有人提起古豐家寫在牆壁上的“家訓”,其中有一個單詞似乎拚錯了。古豐伯爵正準備答複,忽然看見站在一旁的盧梭麵露笑容似有所言,於是就讓盧梭回答賓客的問題。盧梭侃侃而談道:“這個單詞並沒有拚錯,這是法文的古寫法,它不是驕傲、恐嚇的意思,而是有懲戒的含義。”在場賓客看到盧梭如此年少卻懂得古法語,不禁感到驚訝和讚賞,盧梭也以這件事為榮。此後古豐伯爵家的人對盧梭更加另眼相看,都認為他是一個有為青年。盧梭的心境也在這種環境裏日漸趨於平靜,他努力學習以求進步。古豐伯爵很滿意他的表現,逢人就誇讚盧梭,並多次表示有意栽培他。
有一天,盧梭認識了一位從日內瓦來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巴克,年輕而且風趣,盧梭與他相談甚歡,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不久後,巴克準備返回日內瓦,盧梭決定與他同行。
盧梭的性格使得他不會長久地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同時他認為有巴克同行一定會增加許多旅遊樂趣。他一想到旅行時能欣賞到的山嶺、田園、森林、流水等大自然美景,就更堅定了他與巴克同行的願望。於是,盧梭辭掉了古豐伯爵家的職務。離職前,古豐伯爵送給他一件小禮物,那是一個小型的噴水器,非常好玩,盧梭愛不釋手。盧梭渴望回到日內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華倫夫人,她在盧梭的生命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盧梭似乎在她那裏感受到了他從未感受過的母愛。
1731年,盧梭再度開始了他的旅途生活,他和巴克滿懷興奮地踏上了旅程。沿途,他們用古豐伯爵送的小噴水器表演,希望能賺一些錢。雖然吸引了不少婦人和傭仆來觀看,但得到的收入根本不夠支付食宿費。更不幸的是,小噴水器在途中被弄壞了,他們的表演也就無法繼續進行,不過這並未影響他們旅遊的興致。一路上盧梭和巴克仍然精神抖擻,非常快樂。
數日後,抵達安納西,盧梭迫切地希望能馬上見到華倫夫人,可是同時他也擔心華倫夫人是否樂意接待他。盧梭在古豐伯爵家時,曾寫信給華倫夫人,對她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情形。華倫夫人也曾在回信中勉勵盧梭在待人處世上要謹慎誠實。可即便如此,華倫夫人會歡迎他回來嗎?她的態度還會像從前一樣親切溫柔嗎?每每想到這些,盧梭就覺得很擔憂。
抵達安納西時,巴克便向盧梭道別。盧梭和他雖然相識不久,但巴克的善解人意和風趣樂觀卻深深地影響了盧梭。如今就要分別了,盧梭心裏不禁有些傷感,他依依不舍地目送巴克離去。然後,盧梭來到華倫夫人家門口,他心裏有些緊張。不過當他見到華倫夫人時,華倫夫人那親切的語氣、和藹的麵容使他很快恢複了鎮定。華倫夫人溫和地詢問盧梭一路上的見聞,並誠懇地留他在家裏住下來。盧梭很感激華倫夫人,對自己能夠受到的款待也很歡喜。
盧梭住的是一間古老的房屋,地方寬敞,這個屋子位於花園的小徑旁邊,也就是他第一次來拜訪華倫夫人時,走過的那條小徑。窗外,花園裏樹木蓊鬱,繁花似錦,洋溢著一派田園風光。這是盧梭第一次住在這種環境中,他心裏不禁非常感謝華倫夫人的善良和慷慨。住在這樣寬敞的房間裏,麵對著這樣優美寧靜的景色,盧梭心中的鬱悶一掃而光。這裏雖然不如古豐伯爵家奢華豔麗,但屋子整潔安靜,別有一番情趣。華倫夫人非常好客,又很樂於幫助別人,每次在家裏舉行宴會時,她都會叫盧梭一起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