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病體雖然日漸痊愈,但精神狀態仍未複原,胸部時常還會感到壓迫感,偶爾還會發燒,住在尚貝裏那棟房子裏,盧梭感到壓抑、不開朗。華倫夫人有感於此,便準備搬到鄉下去,以便盧梭的病體能夠早日康複,但是華倫夫人怕突然說要離開,安東尼會不高興。她對盧梭說:“到鄉下隱居是個極好的計劃。不過我們還是要顧慮一下以後,如果跟安東尼說不住在這裏了,之後再遇到經濟困難想要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不如我們暫時先找一間離市區不那麼遠的房舍,鬧中取靜,既對你的病有好處,將來也可以再回來居住。”盧梭同意了華倫夫人的建議,於是兩個人按照計劃搬到了城外的沙爾麥特村。這裏離尚貝裏很近,但頗有鄉村的味道,它位於兩座高山之間的穀地,其間有水流涓涓,樹影層層,風景絕佳。他們找到的房子也很幽靜,前有高山,後有花園,山上是水草肥美的牧場,一切都充滿了鄉村風味。

盧梭與華倫夫人遷居至此。盧梭感動於華倫夫人對他的真摯情誼,他熱淚盈眶地對她表示感謝和敬意。

住在沙爾麥特村,盧梭充分享受到了人生的樂趣。他以山泉代替藥物,清晨散步前就先喝兩杯泉水,這對盧梭的身體健康雖然有一定幫助,但過猶不及,因為水中礦物質含量太多,不到兩個月,盧梭的胃就有些承受不住了,他不得不適當地減少泉水的飲用。盧梭每天早晨起得很早,在山穀林間讀書、摘野果,或幫助華倫夫人做一些家事,他時刻都感到無比地快樂。一天早上,盧梭在搬動一張桌子時,忽然覺得心跳耳鳴,不多會兒,他感覺自己聽不到聲音了。後來經過檢查,他雖然沒有徹底失聰,但聽覺已有障礙。這次突發疾病使得盧梭還患上了失眠,然而這次意外並沒有使盧梭失去對人生的希望,他的求生意誌十分堅強,總是認為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加上華倫夫人的陪伴和鼓勵,盧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絕不向命運低頭。

不久後,盧梭的心情漸趨平靜,田園間的自然風光、優美的牧場景色,以及飼養家畜的淳樸活動,都為盧梭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他借這些逍遙度日,精神一天天恢複起來。

田園生活雖然充滿無窮趣味,但畢竟有些脫離現實社會,冬天來臨時,盧梭和華倫夫人決定搬回城裏。告別沙爾麥特村時,盧梭依依不舍地親吻著那裏的樹木和泥土。

與城裏的朋友太久沒有聯係了,彼此的往來也早已中斷,盧梭以前教的學生也長時間沒有任何聯絡了。除了一位薩洛蒙醫生外,很少有人來訪。

薩洛蒙醫生是一個和善而有學識的人,時常喜歡談論些關於宇宙法則的見解。盧梭不喜歡煩瑣的言語,但對真正的知識一直有濃厚的興趣。他平日喜歡和薩洛蒙醫生攀談,從他那裏學到不少專業知識。

春天,盧梭和華倫夫人又重返鄉間。盧梭的身體仍然很衰弱,但他還是饒有興趣地從事一些體力勞動,往往沒多久就氣喘乏力,汗濕全身。此外,他還飼養鴿子,這種活動需要極大的耐心。經過一段時間的馴養,盧梭竟然能夠讓鴿子聽他的指揮,甚至落在他的手臂或頭上,這種馴養動物的活動使盧梭從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和無拘的自由感。

雖然仍在病中,盧梭卻一直很用功,夜以繼日,手不釋卷,他似乎能夠在讀書中將病痛淡忘。讀書使他的精神和身體都感到舒適,當時流行的學說,他都有所涉獵,尤其是拉密的《科學雜談》,更令他百讀不厭。盧梭的讀書方法有些特別,以往他都要將一本書的意義融會貫通,得到結論才肯罷手,因此,每當他讀一本書,可能還沒讀到第10頁,就已經翻遍了相關的參考書。後來盧梭覺得這種方法太浪費時間且獲益不多,他想找到一種新的讀書方法。盧梭認為做學問首先要了解各種學科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在關聯之處融會貫通的意義;然後選擇一個主要的學科,其餘的都算是輔助學科,這樣的方式可以迅速而準確地找到自己的關注點,並以其他學科的知識來支持自己的關注點。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盧梭先把百科全書中的各種學問粗略地瀏覽一遍,然後將各類知識重新綜合,經過思考,常能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這樣的研究方式令盧梭覺得趣味橫生。從前他讀一本書時,看不了幾頁就感到頭暈目眩,非常疲憊。如今采用這種新方法,把各種專業知識交替閱讀,涉獵更為廣泛,趣味性也更強了。

利用這段修養的時間,盧梭用功讀書,絲毫不敢浪費時間。每天早晨太陽還未升起,他就已經起床了,起床後沿著鄰舍的草地在美麗的鄉間小路上散步。散步時,盧梭總是真心誠意地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美好景色。散步歸來,太陽已經出來了,盧梭會遙望華倫夫人的窗口,如果那扇窗已經打開,表示華倫夫人已經起床,盧梭就會三步並作兩步地跑回來與華倫夫人共享早餐;如果那扇窗還沒有打開,盧梭就會在他們的花園裏徘徊,或是做些園藝等待華倫夫人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