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成功不是成長,成長大於成功(2 / 3)

總之,成功可能是難得的輝煌和榮耀,但是它也常常是短暫的;而成長則是逐步強化的不可複製的獨特的生命意識,是人性的逐步回歸,是寬容之心的與日俱增,是個人才能的日臻圓滿。一個人可以沒有成功,但不能沒有成長。成功不等於成長,成長遠大於成功。

感悟生活,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歌德曾說過:“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沒想到成長。”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他們過於看重成功的榮耀,卻忽略了成長的力量。事實上,很多東西都在變化之中,連引導和評判成功的主流價值觀都會讓人無所適從、難以把握。但是成長卻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那是我們對自己的承諾。可能有人會阻礙我們成功,卻沒有人能阻止我們成長。換句話說,很多時候我們可以不成功,卻不能不成長,因為成長永遠大於成功。

人的一生,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而後步入老年,在每一段人生曆程中,人都可能努力了、拚搏了,卻未能獲得成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壓力、煩惱、灰心、不滿甚至絕望在很多人身上表露出來,一句流行語“痛並快樂著”道出了眾人的無奈。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感到無奈和痛苦,都是因為過於看重成功,因此他們總是在生活中不斷產生挫敗感。其實人應該學會縱比,讓自己每一天都有所成長,都比過去進步就好!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擁有豐富的內在,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隻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到充實和踏實。那些僅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實際上常沒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他們真正喜歡的隻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場上受挫,內在的空虛就暴露無遺。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盡量做得完美,讓自己滿意,這才是成功的真諦,如此感到的喜悅才是不摻雜功利考慮的純粹的成功之喜悅。

有一位雜技大師,他的拿手絕活是走鋼絲。在一生中他表演了無數次都沒有失誤過,但是卻在最後一次表演的時候,不幸從高空摔落喪命。事後他的妻子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就非常擔心他這次會出事。他以前表演都是關注自己走好每一步,而不去想結果怎麼樣,每次都很成功。可這次是他最後一次演出,他太看重了,臨上場時反複說‘隻能成功,不許失敗’。他太關注結果,結果把性命丟掉了。”在生活中,凡事隻要盡力就好,何必一定要事事成功呢?重要的是享受成長的過程。任何一個過程都是自我提高、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從這一點來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就好像觀看戲劇,如果你直接越過劇情隻看結局,會“得不償失”,因為少了跌宕起伏的情節,戲劇就變得索然寡味;解方程式,如果你直接跳過步驟寫出答案,便會失去隻可意會而無法言傳的推理演算的快樂。實事求是地說,從始至終,人們因為太看重“終”,反而忽視了過程。其實,一切結果都是由過程演繹出來的,結果本身並不是那麼重要。凡經曆過“過程”的人,都永遠難忘享受過的“過程”。他們對結果並不過分關注,因為結果也意味著結束和“謝幕”。沒有“過程”的享受,無疑是人生的另一種缺憾。

生活中成功的機會其實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人人都想成功,因此可以說成功是一種博弈的遊戲,是一種稀缺品。但是,成長的機會無限,隻要你願意,每天都可以讓自己成長。雖然這種成長未必會給你帶來更多的財富或顯赫的權勢,但它會讓你輕鬆漫步人生旅途,以平和淡定的心態麵對種種挑戰,展現自身的最佳狀態。這是另一種成功,或許是更高層次上的成功。

平衡心態,成長路上伴隨好心態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地過著高品質的生活,似乎他們的人生就是比別人的好。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隻能勉強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區別。但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獲得成功,能夠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有些人卻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