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3)

杜鵑花藥用價值很高,它們所含的特征性活性成分為黃酮類和揮發油,大多有抗菌消炎和止咳平喘、化痰作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療效。如映山紅的根、葉、花均藥用,葉含有祛痰、鎮咳有效成分雙氫黃酮類(杜鵑醇Matteucinols、杜鵑花醇甙Matteucinin)、三萜類(烏蘇酸)、氨基酸;花含花色甙(矢車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矢車菊素3,5~雙葡萄糖Cyanidin3,5-Diglucosid)、黃酮醇類(杜鵑黃素-3-鼠李葡萄糖甙);根含有鞣質。入藥有鎮咳、祛痰、平喘、止血等功效,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喘咳、風濕性關節炎、閉經、便血、陰道流血等疾病。然而,杜鵑花屬植物我國約650種,已知藥用的不超過65種,而粵東地區11種野生杜鵑花中入藥的隻有華麗杜鵑、紫花杜鵑、映山紅、荔葉杜鵑、南昆山杜鵑等5種,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民間便方,可見野生杜鵑花的藥用價值還有待進一步認識和開發。粵東地區的藥檢部門、醫藥研究所、製藥廠、大醫院甚多,如果能把這些單位的技術力量充分調動起來,聯合開展野生杜鵑花的藥用研究,尤其是利用其祛痰、鎮咳、平喘有效成分,開發出治療氣管炎及哮喘病的新藥物,則可以大大地提高野生杜鵑花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

花、葉和根均可入藥。花含花色甙和黃酮醇類,有活血、調經、祛風濕的功能。葉和嫩枝中含黃酮類、香萜類、有機酸、氨基酸、鞣質、酚類、甾醇、強心甙、揮發油等;黃酮類中有紅花杜鵑甲和乙,杜鵑花醇和杜鵑花醇甙。葉中還含熊果酸和木毒素。甘、酸、平。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血、治癰腫疔瘡、外傷出血、支氣管炎、蕁麻疹。根含鞣質。酸、澀、溫。活血,止血,祛風,止痛。治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痢疾、風溫疼痛、跌打損傷。內服:水煎,25~50克,或浸酒。外用:搗敷。

春天采花,夏季采葉;秋、冬挖根,曬幹備用或鮮用。

杜鵑花調經藥膳:

杜鵑花燒茄條此菜選用了三七藥料,杜鵑花和茄子,合烹成藥膳素肴,其成品清香適口,可和血止血、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散瘀調經。

原料:茄子400g,三七粉5g,鮮杜鵑花30g,韭菜花15g,色拉油、精鹽、大蒜米、味精、水豆粉、高湯各適量。

製作:茄子洗淨,削去蒂托,改刀成條;杜鵑花摘洗幹淨:炒鍋內放色拉油熱、下大蒜米、茄條炒幾下,放高湯、精鹽、三七粉,燒至軟時,再放杜鵑花瓣推均勻,勾上水豆粉成二流芡時,下味精、韭菜花推勻,起鍋即成。

杜鵑花燒腦花本品主料為羊腦花,並含蛋白質、脂肪、卵磷脂、腦苷和豐富的維生素C等,有祛風、安神、補腦的作用。將杜鵑花與羊腦花合烹成菜,可補腦安神、利血調經、祛風濕。

原料:羊腦花750g,鮮杜鵑花40g,薑蔥汁35g,化雞油20g,化鴨油30g,精鹽、味精、水豆粉、高湯各適量。

製作:羊腦花用針挑去血筋,輕輕洗淨;鮮杜鵑花摘洗幹淨,瀝幹水待用。淨瓦煲內放上化雞油、化鴨油、高湯、薑蔥汁、羊腦花、精鹽,置微火上,燒至熟透入味,改用中火,放味精、水豆粉收芡後,再撒上杜鵑花瓣推勻,端煲上桌即成。

注:不要選用有毒的黃色杜鵑花。

§§第七章 淩波仙子生塵襪——水仙

§§§第一節 水仙與文化藝術

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曆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水仙的根,如銀絲,纖塵不染;水仙的葉,碧綠蔥翠傳神;水仙的花,有如金盞銀台,高雅絕俗,婀娜多姿,清秀美麗,潔白可愛,清香馥鬱,且花期長。這珍貴的花卉早已走遍大江南北,遠度重洋,久負盛名,譽滿全球。

水仙典故

千百年傳說,水仙花是洛神,也有說是湘神的化身。她們都是古聖人伏羲或堯的女兒,是婦女的道德典型。前人據此不知寫了多少讚美水仙花的詩篇。寫得最深最細的,要數曹操的兒子曹植的《洛神賦》,還有宋代高似孫的水仙花前賦與後斌。若把他們抒寫水仙花的美,凝聚到一點,便是“純潔”,用來比擬、頌揚婦女德行,對民風起著積極作用。西方水仙花的花語是堅貞愛情,與我國相似。源出於古希臘神話:誰不忠實於愛情,要受複仇女神懲罰,使他死於水,變成水仙花。故西方水仙花的名字意譯便是“戀影花”。引伸便是自省對愛情的誠摯。這和中國掌故是相似的。

中國水仙花的民間傳說很多,流行最廣的是說:福建園山有一善良的農婦,救濟了饑餓垂死的乞丐。這乞丐原是神仙,將吃的飯噴在屋的四周,後來長出金盞銀台水仙花。那裏農民便靠此經營而致富。於是贈送水仙的含義便為讚美您心好必有好運,祝賀您吉祥如意,萬事稱心。人們普遍將水仙花作為新春清供,以增添家庭幸福氣氛,這就是水仙花花語的作用。

水仙花的民間故事

金盞和百葉

漳州的南鄉有一個仙湖,湖邊住著兄妹兩個人,哥哥叫金盞,妹妹叫百葉。父母親早就去世了留下幾畝湖邊田地,兄妹勤勤懇懇地耕種著。他們還在湖邊栽種了柑桔、文旦、丹荔、龍眼、批把等果樹,一年四季花香果甜五穀豐登。憑借這仙湖,澇都不怕。這一帶村裏的人家,也都靠仙湖的水來灌溉上下南鄉萬畝良田成了漳郡的花果鄉、米糧倉。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忽然刮起一股強台風隻見烏雲滾滾,鋪天蓋地壓來。霎時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咫風摧屋拔樹、暴雨雷電逞威。南鄉村民突然遭到這特大災害驚恐萬狀,陷入一片絕望的呼號聲中。金盞和百葉兄妹倆緊緊依偎著怕被風暴和洪水衝散。這時,忽然天崩地裂般地一聲巨響,一大塊黑乎乎的東西從天上壓將下來,把金盞和百葉都嚇得昏迷過去了。等他倆醒過來時風停了雨也住了,太陽又照在頭頂上,卻不知從哪兒飛來一座圓山「嚴嚴實實地壓在仙湖上麵,經過這場災難.南鄉人十分痛苦。房屋被摧毀了可以重建;果樹被拔起了可以重栽;莊稼被衝走了,可以再種。就是那仙湖被圓山壓沒了無法補救。從此水源斷絕了年年鬧幹旱。土地龜裂了果樹枯死了莊稼顆粒無收,人們隻好靠吃草根、啃樹皮活命。金盞和百葉約了村裏的青壯年去挖井,挖呀挖日夜不停地挖挖了十丈深也不見一滴水。老人唉聲歎氣小孩啼饑哭餓婦女哭斷肝腸。大家日夜想念著仙湖.渴望那碧綠的仙湖水灌溉良田,重過往日那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