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火辣辣的太陽從早到晚毫不吝嗇熱量的照射著大地,聽著不知從哪裏傳來的知了聲一直吵個不停,到了傍晚王曼妮才敢出門,一步一步往孤兒院那裏慢慢走。
王曼妮是個孤兒,長相平凡,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在還是嬰兒時候就被丟在了孤兒院門口,也沒有隨身放什麼證明身份或者是方便以後尋找父母相認的物件,甚至連出生時間都沒有寫。就像是甩掉麻煩一樣,沒有任何想要再相認的意思。
但是她在孤兒院裏麵倒沒有受什麼大的苦,全是因為有個對她好的院長媽媽。
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她生長的孤兒院裏看到身邊別的孤兒的成長過程,和她聽到過某些孤兒院裏麵的小孩吃不飽穿不暖還挨打。
每當那個時候她就非常的感謝她對自己從小到大都比較照顧的院長媽媽。因為從小她能吃飯穿暖,生病有院長媽媽一直照看她。甚至是她的姓都是隨院長媽媽的姓,也是院長媽媽給自己取了名字。
她小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院長媽媽格外的疼她。後來有次聽到經常來找院長媽媽的明叔說是因為自己送來孤兒院的當天,就是院長媽媽死去的女兒出生的日期,甚至是她從小長的還有點像院長媽媽的女兒。所以院長媽媽對自己一直都比較特別。
明叔是院長媽媽的同學和多年的朋友,她想過明叔是不是喜歡院長媽媽,她試過去撮合他們二個,當然她的撮合,無非就是在對方的麵前說另一個人的好話,但在院長媽媽和明叔二個大人看著她的樣子和那些做法怎麼可能不懂,二人發覺後笑著對她說,他們是一輩子的朋友。
朋友?什麼是朋友,怎樣才算是朋友?那個時候她問過院長媽媽,可是院長媽媽說陪著你玩、陪著你開心,你難過的時候能陪著你難過的那就是朋友。
可是在孤兒院裏麵她沒有這樣的朋友,大家都比較早熟,從小都知道要和別的小孩一起爭那有限的資源,吃的、穿的、玩的和領養的機會。
話說回來,因為院長媽媽的這份特別,王曼妮從小的生活還是比較平順的。
但不管怎樣在孤兒院的經曆從小就讓她知道自己對什麼人要有什麼樣的表現。
特別是別人凶,你要比他更凶,一旦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了,那麼你的東西就保不住了。大人剛給你的東西,一離開大人的視線那麼就不會再屬於你了。
在吃了二次虧後,她就學會了在大人麵前裝乖巧、扮委屈,背地裏再去報複。如此反複幾次後就沒有人再敢欺負她了。
但她也不會刻意的去欺負弱小,有時看到被欺負的厲害的還會上去幫兩把。不是收買人心,有院長媽媽的特殊照顧她比別的小孩要幸福多了,不需要有別的小孩幫她,她隻是單純的看不過去,大家都是孤兒,都是想要自己能過的好點,不過分,但是去搶別人的,那就過分了。時間長後,慢慢的那些孤兒和她的關係還不錯,後來大家有些什麼矛盾還會來找她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