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以《淮南子》作為研究對象,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我對道家哲學的興趣。在安徽大學哲學係攻讀碩士期間,師從著名道家學者孫以楷教授,孫教授為學嚴謹,待人和藹,對學生無微不至,多方提攜。三年中不敢有一絲的懈怠,但當時未能全悟先生平淡言語中的深意,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仍是感動不已。讀碩三年培養出我對道家哲學的獨鍾,並逐漸感悟出自己的心性與道家精神的相契。
博士階段是在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度過的,在此三年,我師從著名思想史家張豈之先生攻讀中國儒學思想史。先生一再強調要有寬廣的視野,要從宏觀的大視角大背景下進行廣泛而深入地考察,另外要有很強的駕馭和綜合分析的才能,以培養獨立的科研能力。從中我逐步意識到思想史研究的必要性,隻有追根溯源,探求其思想演變的內在軌跡,才能形成寬闊的思維視野。我的博士論文就是在張先生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到文章的結構框架以及寫作思路都凝聚著先生的心血,沒有先生的指導與督促,論文是很難完成的。先生的嚴謹、教誨和遠見將時時激勵我奮進。而碩士導師孫以楷教授在患病之時仍不斷關心我學業的進展情況,告誡我不要心浮氣躁,一定要沉下心來用心讀書,並寄來了一些有關的資料。兩位導師對我學業和生活上的指導與關心將令我銘記終生。師恩難報,唯有不懈進取!
另外,諸多師友也給予了我許多的幫助和啟發。師兄謝揚舉教授和方光華教授給予了很多的指點與幫助,師兄陸建華教授的建議和熱誠相助也令我受益多多,在此對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此外,還要感謝我所工作的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對此書出版的支持。陝西人民出版社責任編輯韋禾毅先生和張玉霞女士為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
多年來最應感激的是一直竭力支持和關愛我的家人,他們默默無私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下去的強大精神動力!
此書包含了我幾年來學習中國哲學的一些體會與思索,文中自有許多難盡人意之處,隻有留待在今後的學習和研究中進一步地完善和深化。對於此書的出版一直猶豫不定,但最終還是將其麵世,以求得到方家的批評和指正。書稿的出版既是我一段求知生涯的結束,同時也將預示一個新的探求的開啟。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