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動產登記實施近滿月 有官員為拋房降價贈車庫(1 / 3)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3月1日開始實施。麵對同一個《暫行條例》,人們的反應大不相同:有人擔心後續可能的房產稅;有人顧慮如果“以人查房”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因各種原因手握多套房子的“土豪”們,擔心房價下跌急於拋售變現;最焦慮的還有丈母娘們,房子登記在誰名下才最靠譜……

盡管不動產是指依自然性質或法律規定不可移動的財產,包括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但對3月1日開始實施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大多數人最關心的還是房產。

此前,江蘇徐州、四川瀘州等地已發出第一張不動產登記證書。西安,作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西安市國土資源局明確表示,認真籌備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工作。

但其實,麵對同一個《暫行條例》,每一個人的反應卻大不相同:有人擔心後續可能的房產稅;有人顧慮如果“以人查房”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因各種原因手握多套房子的“土豪”們,則擔心房價下跌急於拋售變現;最焦慮的還有丈母娘們,房子到底應該登記在誰的名下,才最靠譜……

二手房拋售“能賣就賣,關鍵要快”

進入3月,此前一直半死不活的國內二手房市場驟然“回暖”。

3月13日,西安。高樓林立的雁南五路上,不足千米的距離就盤踞了五六家二手房交易門店。透過玻璃門,能清楚看到內部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各門店還在自家門口醒目位置擺出“招聘房產經紀英才”的招牌。

“去年以來,明顯感到人手不夠用!”二手房老板肖先生一邊和記者說話一邊收拾桌上的資料。幾分鍾前,他剛剛親自給一對上門的小兩口介紹過幾處物美價廉的“優質”房源。

華商報記者對近日西安的二手房交易市場調查發現,《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前後,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房源”幾乎出現一度“井噴”。而讓中介和購房者竊喜的是,去年年底每平方米7000元的房子,春節後已經降到6000元。

賣房子的,有人連房號都記不住

官員拋房的故事此前一直在“江湖”流傳。而這種傳說在2014年變得尤為清晰和現實。

在曲江多年從事二手房交易的袁女士說,不動產登記正式實施後,她交往多年的一位公務員朋友有點焦慮。“他在曲江有一套大房子,閑置多年,這次怕被登記發現”。

雁南五路上的房產經紀人小黃去年的業績很好。她注意到,拋售閑置房屋大都集中在2013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也就是《不動產登記條例》頒布實施前,僅他們門店去年共銷售房屋20多套,盡管不能完全確認房主真實身份,但從對方對交易隱蔽性要求和急於出手不難推斷。

28歲的小黃去年賣出了曲江一套複式別墅,房主是一位官員,最早買房100多萬,裝修花了100多萬,最後成交價350多萬,來來回回辦理各種委托手續的一直是這位領導的司機。她隻在最後簽字時才見到這位房主,年齡大約50歲左右,簽完字就走。

還有一套位於曲江翠竹園的房子,150多平方米,閑置。對方一直都是電話聯係,直接給出最低價——每平方米6800元,“能賣就賣,關鍵要快,價格好商量”。

采訪中,小黃不斷接到委托賣房業主的谘詢電話。“剛才,有個客戶谘詢此路段的房價,房子200多平方米,可這位連自己的房號都記不住”。

這條路上另一家房產中介經紀人小董也有這樣的客戶,賣房人也是一位官員,房子位於曲江翠竹園,150多平方米,南北通透,另外,贈送20萬的車庫,總價110萬,還可以再優惠,就是要盡快賣出房子,明確表示怕被“登記”。去年年底,此人就來委托賣此房,當時要價很高,剛一過完年就直接來到門店,大跳水直降房價40萬,外加送車位。

房產不申報,可能惹出大麻煩

本土地產商趙先生多年從事房地產開發。他直言:“現在最著急的是,那些掌握實權、接受開發商贈送房屋的官員們。”

“這種現象很普遍的,辦證拿地跑各種關係,送錢不如送房子經濟實惠,尤其位置好的樓盤,辦事的人更喜歡接受。”趙先生說:“每一個開發商,都多多少少會存在這樣的問題。”麵對記者追問,他說:“這個問題隻能談到這裏,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