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製(1 / 1)

南京大學有一個美國留學生叫蘇珊娜。寒假裏,蘇珊娜隨她的女同學張某到張的老家河南農村過年。大年初一,張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招待蘇珊娜。席上,張父特意以當地名酒款待嘉賓。張父給蘇珊娜斟了滿滿一杯酒,可是蘇珊娜隻是禮貌地舉杯,卻滴酒不沾。

張家問其故,蘇珊娜說,她的家鄉在美國西雅圖州,當地的法律規定,公民年滿21歲才能飲酒,她今年才19歲,還未到飲酒的年齡。

張家人勸她,這裏是中國,不是美國,入鄉隨俗嘛。再說,沒有一個美國人會知道你在中國飲過酒。蘇珊娜卻說,雖然自己身在國外,也應該遵守美國法律。名酒的味道很香,但自己會克製自己,不到法定年齡,決不飲酒。

蘇珊娜雖然始終沒有飲酒,但張家人對這個19歲的美國姑娘十分敬佩。

寒假結束,蘇珊娜要回南京的時候,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特意設宴款待蘇珊娜,蘇珊娜卻婉言謝絕了。問其故,蘇珊娜說,美國的法律規定,凡屬官方的宴請,隻能由政府官員出席。她是一個普通的美國人,不是政府官員,因此不能接受官方的宴請。當地政府一再做工作,蘇珊娜還是沒有出席。

再說一個美國商人,他經常到中國做生意。有一次,一筆生意成交以後,中方宴請他。中方聽說這個美國商人十分喜歡吃虹鱒魚,席上,主人特意請著名廚師做了一道名菜:清燉虹鱒魚。這道菜上來以後,美國商人眼睛一亮,看得出,商人真的很喜愛這道菜。奇怪的是,商人夾了一塊魚肉以後,還沒有送到嘴裏就又送了回去,放下筷子不吃了。

主人忙問其故,商人說,這是一條有籽的虹鱒魚,美國法律規定,要保護生態環境,不能吃有籽的母魚。主人連忙說,這是在中國,不是美國,中國並沒有這樣的法律。美國商人說,我是美國人,走到哪兒,都要遵守美國的法律。

主人很尷尬,再次勸美國商人說,即使是這樣,這條虹鱒魚已經燒熟了,不吃浪費了豈不可惜!美國商人卻說,即使浪費了,我也不能吃。美國商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碰這條虹鱒魚。

上麵說的這兩個故事中的蘇珊娜和美國商人是在沒有任何外界壓力下的一種自我限製行為,是在自覺地履行道德上的某種義務。

所謂道德義務,意味著行為者要犧牲某些個人的既得利益,作出對社會、對個人有利有益的行為,而行為者本人則自覺地將自己的行為視作一種責無旁貸的職責和使命。

美酒的味道很香,蘇珊娜卻不為之心動;虹鱒魚的味道很美,美國商人卻不為之下箸。這是他們擁有較強自製力的結果。

一個人要成就大的事業,不能隨心所欲、感情用事,對自己的言行應有所克製,這樣才能使較小錯誤、缺點得到抑製,不致鑄成大錯。高爾基說:“哪怕是對自己的一點小的克製,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德國詩人歌德說:“誰若遊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要主宰自己,必須對自己有所約束,有所克製。

自製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善於控製自己情緒和約束自己言行的一種能力。一個意誌堅強的人是能夠自覺控製和調節自己言行的。如果一輛汽車光有發動機而沒有方向盤和刹車的調節,汽車就會失去控製,不能避開路上的各種障礙,就有撞車的危險。一個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缺乏自製力,就等於失去了方向盤和刹車,必然會“越軌”或“出格”,甚至“撞車”、“翻車”。一個人在完成自己工作的過程中,必然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處理各種各樣複雜的事,其中有順心的,也有不順心的,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如缺乏自製能力,放任不羈,勢必搞壞關係,影響團結,挫傷積極性,甚至因小失大,鑄成大錯,後悔莫及。這樣,當然很難把車駕駛到目的地了。因此,必須善於克製自己,不使自己的言行出格。

如果一個人有比較強的自製能力,那麼這個人一定能夠戰勝自我,遠離禍害,做到快快樂樂。如果不幸遇到禍害,他一定能夠泰然處之,化禍為福。可見,自製對平安快樂的人生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