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年邁的猴王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說:“我剛才隨手從一棵李子樹上摘了三顆李子,其中有一顆是甜的。現在你們每人挑一顆吃,誰吃到的那顆是甜的,誰就繼承我的王位。”
三個兒子覺得這樣很公平,於是一致同意了猴王的決定。它們每人都從猴王手裏拿過來一顆李子,塞進了嘴裏。
“父王,我這顆是甜的!”大兒子驚喜地說。
“父王,我這顆才是甜的!”二兒子爭辯道。
“是嗎?你們倆吃的都是甜的?”猴王問道。
“是的,父王,我敢發誓我吃的才是那顆甜李子。”大兒子和二兒子異口同聲地說。
“那麼你呢?”猴王問小兒子。
“父王,我吃的這顆李子又苦又澀,王位就給哥哥們吧。”小兒子輕聲地說。
“不,孩子,我決定把王位傳給你,因為你是個誠實的人!”
原來,那三顆李子都是又苦又澀的。猴王早已先嚐過,隻不過想借此來判斷三個兒子的品性如何。結果小兒子說了實話,而大兒子、二兒子明知所吃的李子又苦又澀,但為了得到王位,便欺騙猴王說自己所吃的李子是甜的。卻沒料到聰明反被聰明誤,王位最終屬於誠實的小兒子。
誠實是衡量人品行是否高尚的一把尺子,這把尺子適用於所有人。誠實不僅是一個人品行的證明,同時,它還能使人樹立起對家庭、對工作、對朋友、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因此不管時代怎樣發展,不管社會怎樣變遷,你都不要忘記:誠實是做人的根本。誠實是一切美德的根本,要獲得別人的信任與尊重,你首先應該做到誠實。因為,欺騙別人的人,最終會欺騙自己。故事中猴王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不為利動,沒有私心,在任何情形下都有誠實的美譽,這樣的人,在學校裏會得到師生們的喜愛,在公司裏會得到老板的重視,在朋友圈裏會獲得好人緣,在社會上會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成功人士。
那些不堅持誠實,沒有絕對正直品德的人是很危險的。他們在平時也許是願意站在正直的一方麵的,但是一旦關係到自己的利益,比如在金錢麵前,在升職麵前……他們就要離開正直,就要不說正直話,不做正直事了。
其實,這些人不明白,他們在多得到一分金錢的同時卻損失了誠實的品德。他們的錢袋固然是有所增益了,職位有所提升了,但他們的人格卻降低了!
因此很多人常在事情發生以後才悟到,欺騙的行為是不可靠的,是必定要失敗的!
一個人腐化了他內在的最高貴的東西,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就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人。
從小就做一個誠實的人,你所收獲的將比別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