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北望 射天狼(1 / 1)

西北望 射天狼

作者:老歌

時間剛剛進入2013年,就傳來了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的消息,極大地振奮了國人的精神。然而,在運20的光環籠罩下,另一條新聞卻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視。1月27日,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發布消息證實,中國在境內再次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預期目的。

盡管這條消息隻有幾十個字,盡管有運20首飛的珠玉在前,國外媒體仍然高度關注中國反導攔截試驗的新聞。BBC的相關報道裏,就使用了“罕見”、“高調宣布”等詞語。外媒之所以如此重視這次攔截試驗,是因為反導試驗的政治影響很敏感,技術水平很敏感,發布的時間段也很敏感。

首先,回顧過去,2001年底,美國正式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為反導係統掃除了最後的障礙後,加快了導彈防禦係統的研製與部署的步伐,凸顯在目前單極體係下,美國強化其全球主導地位的努力,打破了國際戰略平衡,給世界秩序帶來了難以預料的不利影響。麵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國從最開始譴責反導試驗,到研究多彈頭製導、假目標等突破反導係統的技術,再到發展自己的導彈防禦係統,應對的方法也越發地積極主動,表現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智慧更加成熟了。

其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彈道導彈的飛行彈道一般分為助推段/主動段、自由飛行段/中段、再入段/末段三個階段。也有人認為助推段應分為助推段和末助推段,這樣整個彈道將分成四段。反導係統也是針對這個幾階段展開攔截:助推段攔截效果最好,技術難度最高;自由飛行段攔截(即中段攔截)效果比較好,技術難點也比較高;再入段攔截(末段攔截)效果較差,但技術難度不高。在海灣戰爭中大出風頭的“愛國者”導彈防禦係統,就屬於末段攔截。

彈道導彈在中段的飛行距離遠、時間長,便於攔截方做出反應。但此時與助推火箭分離後的彈頭體積要小很多,目標特征不明顯。彈道位於大氣層外的近地軌道,飛行高度在幾百甚至上千千米,技術要求相當高。目前除俄羅斯外,僅美國的陸基中段防禦係統(GMD)和海基高層防禦係統(NTW)能執行中段攔截任務,但試驗結果也是有好有壞。中國完成中段反導攔截試驗,表明我國在與導彈防禦相關的監視與跟蹤係統、攔截武器係統、BM/C3(戰鬥管理與指揮、控製、通信)係統等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反導武器的研製能力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最後,選擇在中日釣魚島衝突、朝鮮導彈核試驗危機等敏感時期公開宣布反導試驗的消息,既可以使國人振奮,提升信心,也是在向潛在的對手展現實力。

除了反導試驗外,近期軍方還陸續公布了多項武器裝備研製成功的消息,這是中國自信心增強的表現。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有能力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