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鏃五:石蓮頭,鑿子頭,喬麥棱,寸金鑿子,破甲
錐。
已上惟寸金鑿子、破甲錐易入甲,最妙。
──箭翎六:皂雕,白鷳,野雉,鴻鵠,鵝鸛,雁鶩。
已上惟雉、鷳、雕翎三色最妙,然雕、鷳艱得,不若皆用
雉翎。
──箭?五:腦節,巴翎,腰?間,通?,天注。
已上惟通?、天注最妙。
──箭?三:山繭、采漆,桐油。
──粘翎三:漆,膠,兼膠走絲。
──鏃重不得過三錢,箭重不得過十錢。
臣聞矢不破堅,與無矢同;矢不破甲,反資敵用。造矢不
可無法,尚矣。近日所製箭鏃太重,箭?太粗,膠易解散,翎
易脫落。其故何邪?蓋古人之製箭,欲其去之勁直也,故翎之
羽曰鵝、曰鸛、曰鴻、曰鵠,所用不拘於一名;欲其去之鋒利
也,故鏃之以金,曰石蓮、曰鑿子、曰喬麥棱、曰破甲錐,所
製不拘於一樣。?有腦節、巴翎、腰?間之辨,?有山繭、采
色、桐油、柿漆之別。然考其已驗之跡,翎則雕、鷳、野雉為
最捷,鏃則寸金鑿、破甲錐為最銳,?則通?去直而易中,?
則漆易成而省費。餘皆徒事觀美,不堪實用。虜中軍器,上皆
有元監造官姓名、年月,遇有損害、有誤使用,即將元監造官
吏依法施行,斷不輕恕。所以虜酋器具一一如法。而吾軍製作
之司一切不問,則欲速成,可以逃責,備數足矣。此所以類皆
苟簡滅裂,而不中用也。況鏃重則弓軟,而去地不遠;箭重則
弓硬,而中甲不入。舊法箭頭重過三錢,則箭去衣過百步;箭
身重過十錢,則弓力當用一碩。是謂弓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