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懋單腿點地,雙手舉過頭頂,小的錯怪何大人了,還望贖罪!
何承矩哈哈大笑,你哪裏有罪?你幫我把戲演得那麼好,我還要向聖上舉薦你呢!我知道你是閩南人,種稻的事情還得靠你啊!
太宗皇帝準奏的聖旨很快就下來了。何承矩被任命為製置河北延邊屯田使,黃懋為屯田副使。
屯田戍邊的戰役打響了。何承矩發動雄州、鄚州、霸州等地駐兵一萬八千人,沿白洋澱邊修成了長達600裏的堤堰,在澱內挖成了若幹條河道,堤內是湖泊,堤外是耕地。堤口設置閘門,可引水灌溉。河道可以禦敵,耕地可以種稻。白洋澱真正成為了魚米之鄉。
不想,這件事情到底讓遼國知道了。契丹大將耶律阿海率領一萬騎兵在中秋之夜打到了雄州城下。何承矩命黃懋堅守城門,然後帶著我和幾個隨從悄悄地上了一條小船。在白洋夜月裏,在蓼花成熟的濃鬱的芳香裏,我們的船飛快地劃行著。船上漁火點點,何承矩身披蓑衣,頭戴鬥笠,在船頭豎起那架古箏。隨後拿出一隻酒葫蘆,喝了幾口,然後低頭撫箏。箏聲硬朗激越,穿空而去。我斜倚著何承矩,一抹潔白的長袖飄過他的鬥笠。那首《蓼花吟》就在他的鬥笠上飄過:蓮葉雨,蓼花風,秋恨幾枝紅。遠煙收盡水溶溶,飛雁碧雲中……
何承矩在船上——遼軍陣裏有人呐喊。耶律阿海就停止了攻城,率領騎兵循著箏聲和我的歌聲追了過來。他們沒有放箭,他們想活捉我們。他們就下了河堤,穿過河道,追著我們的漁火而來。沒想到,澱裏河道越來越寬,越來越密,越來越深。在草原上馳騁縱橫的戰馬很快就都陷在了草澤之中。何承矩的箏聲驟然停歇,他命令隨從放了一枝閃亮的響箭。不久,就聽見雄州城門洞開,黃懋率領守城之兵一路嘯叫著追殺而來。白洋澱裏一時箭羽如蝗,炮聲轟鳴。耶律阿海的騎兵全軍覆沒。他自己也成了黃懋的俘虜。
我撲在何承矩穿著蓑衣的懷裏,我崇拜煞了這個男人。我斯蘭不但見證了他作為詩人的文才,我還見證了他作為知州的將才。我想,不會放棄這個男人了,我不會離開這個男人了,我一定要陪他一生一世,一直到死。
後來我的願望真的實現了。宋太宗駕崩後,宋真宗即位。他中了遼國間諜、樞密使王欽若的離間計,把何承矩調離雄州,降為齊州團練使。上任的第六天,何承矩就吐血而死。
我護送著何承矩的靈柩返回東京。路上,我含淚唱起了那首《蓼花吟》:蓮葉雨,蓼花風,秋恨幾枝紅。遠煙收盡水溶溶,飛雁碧雲中……
歌聲中,一群風塵仆仆的雄州百姓哭泣著來為他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