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
就在濟楓在南街流離浪蕩的時候,女夫子曉曉已經迎著晨曦進入六小私塾,正準備著教授一群莘莘學子《三字經》了。
六小私塾開在距離曉曉住處,隻有一條街道,說起來,私塾這搞學問的地方,在南街這種地方幾乎是沒有的。
作為南海郡一個窮不拉幾的偏遠小縣,搞掂溫飽問題都算是小康之家,哪有多餘的錢財去讀書識字?
口口相傳手把手教你寫自己名字都稱得上有學識的人,所以在南街開上一家私塾過來學習的人其實並不多,主要都是些地方商賈、地主、官員之類的孩子。
這家私塾開在兩年前,恰是曉曉離家出走逃婚來到南街不久後,有點眼色的人都清楚個中問題。
不過,開私塾對當地傳播知識文化事業,有著極大的好處。
所以便讓出一處商鋪並不密集的街道,建一燦燦黃光的小竹樓庭,內設環境清幽雅俗,花草樹木假山一樣不缺。
還請樂當地某縣令提筆“六小私塾”牌子一掛,足以震懾各方蛇蟲鼠蟻,這樣一來,這家私塾不僅書香味十足,一般閑雜人等都莫敢靠近。
目前私塾上下一共也就十來個學生,先生兩名,其中就包括一名老學究魯學修。
就私塾而言,能有一名老秀才窮舉人傳業授道就不錯了,據說由於老學究年紀大了,方才不得已多請一名先生授課。
除此之外竟還有一名廚娘和兩個雜役,這私塾的規格簡直比郡府的私塾還要高,隻不過郡府書院居多,一般的私塾也就在鄉縣城鎮教化愚民罷了。
曉曉從碧玉年華至今兩年,一直在私塾傳業授道,往常書院無非傳授四書五經之類的。
不過鑒於這一批學子隻是剛啟蒙不久,故傳授《三字經》倒也無可厚非。曉曉每天大體便是規定讀多少句生書,領讀一遍,學生搖頭晃腦讀一遍。
然後再教他們識字寫字,偶爾也會引用幾個典故,講幾個話本,活躍一下氣氛,這大概也是別的私塾所沒有的輕鬆氣氛。
不過今天的曉曉授課顯然有些不在狀態,在領讀了一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之後,便在講台上托著下巴,癡癡地望著外邊院子的花花草草。
老大學究偶爾經過教堂時,看見曉曉一臉憔悴神情恍惚的樣子,一臉的心疼小祖宗的表情,一張布滿皺紋的老臉擰巴到不行。
跑過來說道“哎喲,女夫子昨晚可是睡得不安穩?看你心不在焉的樣子,快回去休息休息吧,這裏有老夫呢”
曉曉聽了也沒啥反應,半響才點點了頭,走出講堂,出了門外。
這時有一個小孩從課堂偷溜追了上來,笑嘻嘻的對曉曉說“先生先生,昨天爹爹答應我放堂後,會帶我五味樓喝雪泡楊梅哦,先生會和我一並去吧?”
“恩?”曉曉看著眼前一個胖嘟嘟的小孩,溫柔地摸了他的小腦袋“小冰你怎麼又偷偷從講堂上跑出來,魯先生知道了會很生氣哦”
小冰好像很享受曉曉撫摸自己的頭,他拉住她的手說“我不管啦,今天我看先生很不高興的樣子,不如跟我一起去吃冷飲吧”
這小子別看他臉肥肥的看似人畜無害,其實可精靈古怪著呢,他自幼喪母,難得有一個溫柔關心他的女先生,心裏自然對曉曉有依賴情緒。
而且自己父親也一直孤家寡人,精靈的他就打算當起小媒人來,趁著此次機會便慫恿曉曉一同與他父親約會。
曉曉哪想得那麼多,隻知眼前這個小冰自幼喪母,所以一直對他備至關心,笑了笑說“好呀,先生答應你,不過,現在你該回去上課了”
小冰一聽目的達到,興奮地點了點頭,跑回去聽那個眼睛不太好使得魯夫子授課。
而在另一頭的濟楓,卻似乎出了點小狀況。
說起來阿楓在小漁村的時候有老頭子擔待著,衣食無憂是肯定的,而且漁民的生活也很規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這不帶貶義,每天出海打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過盡管如此,多了濟楓這個年輕人幫忙出海,老頭子的收獲都比往常多上兩三倍。
出海捕撈,可不是壹加壹等於二這麼簡單,可是若果人力充足的情況下,捕撈更多的成果卻是必然的。
而如今,濟楓離開小漁村,沒有一技之長也無依無靠,生存自然也成為一個大問題。
尤其是他剛從曉曉家裏出來穿的那一身上好的絲綢衣服,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富貴子弟出外遊玩的模樣。
你說他到街道商鋪裏求職問作,難不成是欺那些商鋪老板有眼無珠?
濟楓顯然也察覺到這個問題,可是他原來的衣服還在曉曉家中,居然還忘記洗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