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霓裳羽衣舞(1 / 2)

江若嫻一開始覺得不舒服,是因為她覺得鋼琴演奏出來的音樂用來搭配古風舞,似乎不太好,但過一會兒,她便發現她錯了。

因為李君夜演奏的樂曲,是經過一位樂曲大師回國後創作的《新霓裳羽衣舞》,用來為這舞蹈伴奏,在適合不過了。

《霓裳羽衣舞》原名《婆羅門》,是一首唐代樂曲。該曲是唐玄宗為道教所作之曲,安史之亂後失傳。南宋年間,薑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裏。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它是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舞蹈沒有停止,夜熙仍在空中起舞,月光凝聚在她的腳下,朦朦朧朧,使這一切變得無比優美。

樂曲仍在繼續,而江若嫻似乎有感所發,竟然唱出了聲。

這是一首古風歌曲,曲名也是霓裳羽衣曲,本來這舞蹈隻用有這鋼琴伴奏就可以了,再多一點可能就顯得不協調。

可是江若嫻的歌聲一出,讓人感覺如坐春風,使這一切變得更加的詩情畫意,李君夜也感受到了這一切,他找準時機從儲物空間裏取出一台攝像機,扔給了劉懸。

劉懸微微感歎一番,也懂了李君夜的意思,他便盡責的開始攝像。

“現在的年輕人啊,可真是多才多藝啊!”

說出這句話時,他也不想想自己年齡幾何,他才28歲而已,說出的話卻仿佛是58歲。

他找了一個特殊的位置,把眼前的一切融為了一體,他們三人皆在鏡頭中,並且身後的背景也是非常的優美。

淡淡的月光使得周圍不是那麼的黑暗,為拍攝創造了條件。

在這時,他們仿佛忘記了這是末世,忘記了他們這時正處在危機四伏的大山之中,忘記了身邊隨時可能出現危險,隻顧於演奏。

風聲傳來,使這一切變得更加的諧和。

李君夜看著上方的夜熙,他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鳳鳴輕舞舞亦妖,月下佳人亦自嬈,夜半繁星孤塵曲,靜看伊人……

哎,不知誰有這榮幸得到如此佳人……

時間慢慢流逝,月亮也不再圓滿,似乎是傾泄了太多的月光,此時的月亮顯得有些黯淡。

而夜熙也緩緩睜開了雙眼,她感受到了身體的變化,頓時浮現出了笑容,而此時,她看見自己處於半空中,並且下方還有琴聲與歌聲傳來。

還沒等她有所動作,她便發現她的身體在某種力量的作用下漸漸往下落去。

而看到夜熙從空中落下來,李君夜也就放慢琴聲,江若嫻隨即也跟著放慢語調,待到夜熙落地時,琴聲,歌聲也就相繼停止了。

“小熙!”

“怎麼了?”

“你什麼時候學的舞啊?我怎麼不知道?”

夜熙聽到這個問話,自己也感到有些奇怪,她回答道:“我沒學過舞蹈,不過就在剛才,我剛好掌握李君夜所說的基礎修煉方法後便有了一種特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