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朋友通財是常事,隻恐無器量的承受不起(1 / 1)

原文

朋友通財是常事,隻恐無器量的承受不起。所以在彼名為恩,在我當知感。古來鮑子容得管子,卻是管子容得鮑子。譬如千尋鬆樹,任他雨露繁滋,挺挺承當得起。

——溫璜《溫氏母訓》

白話

朋友之間互相送禮物本是常事,隻害怕器量太小難以成事。所以在你那裏是恩,在我這裏卻當作感謝。古時候,鮑叔牙能容得下管仲,管仲也能體諒鮑叔牙。就好比千年古鬆,無論怎樣的甘霖滋潤,它得筆挺繁盛肆意生長。

家訓史話

從前,齊國有一對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在他們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裏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後,就找幫助管仲一起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由鮑叔牙出的。

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仆人抱怨:“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鮑叔牙卻對仆人說:“不可以這麼說!管仲家貧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係的。”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一起上戰場,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麵,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擔心孤母無人奉養!”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呀!”後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公子諸)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著公子小白逃到莒國,管仲則和公子糾(jiū)逃到魯國。

不久之後,齊王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輔佐糾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射到了小白的腰帶,小白沒死。後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管仲齊國的國王。小白當上國王以後,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推辭:“管仲各方麵都比我強,他才應來擔當!”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也是為了他的主人糾!”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鮑叔牙推薦管仲以後,自己甘願做他的下屬。鮑叔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吃俸祿,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為有名的大夫。而管仲就成為天下人讚歎的能人。

古今訓諫

“朋友通財是常事,隻恐無器量的承受不起。”朋友之間互助是常事,應大度接受,也不吝惜付出。太過拘謹、小氣反而是一種不好的表現。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朋友之間的互助隻能加深感情,而無需錙銖必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