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種南有北齊,西有突厥的局麵,分歧,在契丹族內部產生了:有一部分契丹人,為了躲避戰禍,選擇了向東遷徙;留在原地的契丹人,因為沒有抵抗的能力,終於被突厥納入統治範圍之內。自此,契丹族分化成三個大部分,一部分為北齊“分置諸州”的俘虜;一部分東遷;還有一部分受突厥統治,由可汗設官管理。
50年後重相聚:麵目全非的契丹八部
在此後的半個世紀裏,契丹部落經過了一個從分散到聚合、改組的過程。長期的戰爭,使得分散的各部落認識到,單純依靠各自的力量,是無法維持本部落的生存的,隻有聯合起來,才能與外族抗衡和“寇抄”近鄰的財富。正是由於外部的壓迫,促使契丹民族團結起來,正式組成了“部落聯盟議事會”。
隋朝統治時期,契丹族開始有了新的變化。按《隋書·契丹傳》記載:“開皇末,(契丹)部落漸眾,遂北徙,逐水草。……有征伐,則酋帥相與議之,興兵動眾,合符契。”隋末唐初的契丹人正在經曆著“親族部落間的聯盟”的曆史發展階段,這種親族部落間的聯盟“常因暫時的緊急需要而結成,隨著這一需要的消失即告解散”。
他們的發展經過,史料並沒有留下直接的記載,隻是從隻言片語中可以看出,從6世紀中葉開始,周圍的強大鄰人北齊、突厥先後發動了對契丹的進攻,給了他們沉重的打擊,把他們打得四散。
防禦外來侵略的要求,顯然是促使他們聯合起來的一個重要因素。契丹八部從分散活動走向初步的聯合,並沒有什麼困難。因為按照一般慣例,互為兄弟的親屬部落,本來就比較容易在對外作戰中相互支援;一旦客觀條件成熟,共同推選出酋長來聯合各部對外作戰,是極其自然的事情。在今天看來,這隻是在部落組織的發展史上向前邁進了一小步,但是對契丹族人來說,走到這一步,卻是經曆了漫長而艱難的醞釀。不過,他們並沒有在這種鬆散聯盟階段多作停留,當契丹人嚐到了聯合作戰帶來的甜頭,而外部條件又要求他們增強這種聯合力量獲取更多利益的時候,這個暫時的鬆散的聯合迅速地進一步發展成為固定的永世的聯盟。
曆史的車輪轉到了公元6世紀末。隋文帝楊堅南征北戰,終於結束了中國的分裂局麵,在中原地區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政權。那些當年被北齊俘獲,而分置到營、平各州的契丹人,看到了南方政權的強大與穩定,認為應該是一棵可以依靠的好乘涼的“大樹”,於是部落首領莫賀弗派使臣到隋,表達臣服之意。有人主動來歸附,這是多麼及時地宣揚國威的事情啊。隋文帝感到麵子十足,當然是快樂得不得了,所以不但對這次內附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舉朝迎接,還立刻封了莫賀弗為大將軍,更是滿口答應了契丹人的內附請求,特許契丹人回到原來的居住地,繼續在白狼山東北部生活。於是,就在這一年,契丹舉族內遷。
受此鼓舞,不久,東遷的萬餘家契丹部眾,也舉族遷徙,內附於隋。隋朝政府自然以同樣的熱情接納了他們,同樣也讓其回到了原居住地,與從北齊回來的契丹部彙合。
幾年之後,一直受突厥統治的4000餘家契丹人,也脫離了突厥的控製,回到白狼山東北。但是這批人的回歸,卻沒有前兩批兄弟那麼幸運。當時的隋王朝非常清醒,知道自己的北部防線並不牢靠。對於北部最大的威脅——突厥,隋朝選擇了守勢,盡量避免發生正麵的軍事衝突。因此,隋文帝非常擔心契丹的回歸,會影響並不穩固的和平局麵。於是,文帝下令,賜給這4000家契丹人糧食供給,但讓他們重回突厥的統治區內,並作勢修書一封給突厥可汗,為契丹人求情,請求可汗不要因其叛離而予以懲治。
但是,契丹民眾的統一之心,完全沒有因隋朝的拒絕而動搖。從突厥統治區回到故地的契丹人拒絕再次離開自己的族人,隋王朝最後也隻能妥協。於是,在開皇末年曆盡劫難的契丹諸部再次團聚在一起。
近半個世紀的分離,使得分散在三處的契丹族人再次相聚時,族內諸部的名稱,已經與從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確定的是,此時的八部成員絕不會與古八部完全相同。這時的契丹八部,是在累遭強鄰攻擊,成員多次被掠、遷徙,部族嚴重受創後出現的,就像曆史上說的,他們已經“部落離散,非複古八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