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不用妄自菲薄(1 / 2)

荊州水軍不堪用,那也得看是什麼時候,如果是小月兒新得荊州之時,水軍精銳都被劉表所帶走,自是不堪戰。但官軍與賊兵最大的區別,便是官軍軍器精良。

等到小月兒新征募的三萬荊州軍訓練出來一點眉目,趕製的軍弩也有一批存貨之後,戰況的發展便幾乎是必然的。在江中對射之時,裝備雜亂不一水賊們乘坐著各種小船、漁船、商船企圖向荊州軍的艨艟鬥艦發起進攻,以牛皮蒙背特別加固過的艨艟根本就無視了對方箭矢,相反,全身前後左右都有弩箭射擊孔的艨艟反而可以在對射中給予敵軍大量的傷亡。至於說水戰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跳幫戰,這個……被賊人成功跳幫並斬殺一空的艨艟不是沒有,但是從整個戰場的角度來看,這種專門用於戰爭而設計出來的鬥艦哪有那麼讓人想當然的便被跳幫然後屠個幹淨,先不說穿上的官軍水手,光是其船身上除了布滿弩箭射擊口之外,還有方便長矛往外捅的矛口,就讓艨艟跟一個個水上刺蝟似的。當然,或許有讀者老爺說,人家就不會用火攻麼,你木頭船怎麼都扛不住火燒吧?曹操就是在赤壁被一把火燒回了赤貧狀態。對此,小月兒真心隻能嗬嗬了,古人難道就真的那麼蠢,什麼都得現代人去提醒麼?剛才說過,艨艟以牛皮蒙背,除了防箭矢之外,牛皮還能夠防火,作為一款戰艦,連這點都考慮不到那老祖宗也不至於文明璀璨大半個世界古代史了。

對這一點最有體會的便是船帆了。在兩千年後由白人主導的世界裏,反複被文化疲勞轟炸的她想當然地便提出了軟帆的概念,但是都不用人反駁她,她自己就羞愧得食言而肥了。要說軟帆與硬帆究竟孰強孰弱,這個問題可以旁引博證討論許久,但是要論軟帆和硬帆誰便宜,硬帆甩軟帆幾條街。軟帆因為沒有支撐骨,所以必須要選用上等的優質帆布,可硬帆因為有支撐骨的關係,對帆麵材質的要求便很低了,甚至拿草席或者竹席都能當帆布使,這對於紡織工業不發達的古代,錦帛還作為一般等價物存在的漢末三國時期來說,簡直是太重要了,就算軟帆有再多的好處,光是這一條小月兒就無情地將之拋棄了,何況又不是出海遠航,江河裏哪來那麼多需要借助風力航行的時候,劃槳明顯比用帆更實際。而且,軟帆破一個洞就不能用了,不換帆那麼帆上的破口會越來越大,相反,硬帆因為有支撐骨的緣故,就算上麵布滿了破洞也能湊合著用,這對於互相流矢對射的戰場環境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荊州就算再富庶,也經不起拿軟帆去那麼消耗的啊。

所以說,麵對兩千年後歐洲白人拚命給老祖宗鼓吹的那些東西,諸如亞曆山大啦,壓力山大啦,還有雅莉珊妲什麼的,中國人其實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我們不是不會鼓吹,而是因為作為唯一一個幾千年沒有斷代的文明國度,曆史上的閃耀點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不知道該吹誰才好。這就好比中國和韓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太多,沒人想到去申請遺產什麼的,本來就是我們的,我們還需要誰來承認不成?但是韓國不一樣,作為中國一千多年的衛星國,韓國有什麼可以說是自己獨立發明出來的文化?所以才會逮著什麼都要說是自己的。關於西方學者拚命鼓吹的亞利山大,小月兒曾經就西方古典步兵方陣戰術和高順他們討論過,結果是:“哼~”當秦漢已經在玩幾十萬人大規模會戰的時候,歐洲還在玩城邦戰爭,不是說奴隸社會就一定不如封建社會,周滅殷商的時候紂王不也是在牧野湊出來幾十萬的奴隸兵麼?當時把西姬聯軍給嚇得差點就不戰自潰了。歐洲的落後,源自於戰術理念之落後,現在漢朝已經淘汰了秦朝的戰車了,原因就是戰車不利於機動,麵對大戰場以及複雜環境戰場很難適應,雖然秦朝的四馬戰車那就是古代的坦克,衝起來根本攔都攔不住,但最終還是被淘汰了,就是因為漢朝的戰術理念發生了轉變,已經由單純的大會戰,大決戰,轉變為大範圍大縱深的機動作戰理念,所以才有各種劫糧,劫營,埋伏,偷襲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戰例出現。此時的歐洲在幹什麼呢?還在以重步兵為主力,玩方陣對對碰,試問一下,當年雄冠一時的魏武卒死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