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又名紅蘿卜、黃蘿卜、金筍、丁香蘿卜等。原產於中亞細亞等寒冷幹燥的高原地區,西漢時傳入我國。胡蘿卜以粗壯、光滑、無刀傷、無蟲蛀、無開裂為好,是一種生熟皆可食用的蔬菜,而且還是一種良藥,有“小人參”之稱。在西方有很高的聲譽,被視為菜中上品。荷蘭人把它列為“國菜”之一。
祖國醫學認為胡蘿卜性微溫味甘辛,入肺、脾、肝經。具有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消化及防治因維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等功效。可治療消化不良、久痢、咳嗽、痘疹、夜盲病症。《本草綱目》說它能“下氣補中,利胸膈腸,安五髒,令人健食”。《日用本草》記載它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醫林篡要》認為它能“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郛,除寒濕”。現代醫學認為胡蘿卜有降壓、強心、抗炎症、抗過敏等作用,此外還有防癌作用。
胡蘿卜之所以被人們視為菜中上品,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據測定,其胡蘿卜素的含量最豐富,其含量是土豆的360倍、芹菜的36倍、蘋果的45倍、柑橘的23倍。胡蘿卜素在人體小腸受酶的作用轉變為維生素A。維生素A具有維護上皮細胞的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參與視紫紅質合成等重要生理功能。胡蘿卜的顏色越深,所含的胡蘿卜素越高。
胡蘿卜所含的纖維素能刺激胃腸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所含的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能增進消化和殺菌;所含的“琥珀酸鉀鹽”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從胡蘿卜中提取的一種物質,具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常吃胡蘿卜,可預防糖尿病。胡蘿卜中含有大量的果膠物質可與汞元素結合,以降低血中汞離子的濃度。長期接觸汞製劑的人員,常吃胡蘿卜有益。
國內外資料均有報道,肺癌的發病率與吃含有胡蘿卜素的植物性食品有關。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每天或經常食用一定量的胡蘿卜或富含胡蘿卜素的蔬菜水果,對預防癌症大有益處。另外,胡蘿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也有抗癌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素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間接消滅癌細胞的功用。因此,人們也稱胡蘿卜為抗癌食品。
胡蘿卜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之一。在目前已發現的20多種維生素中,胡蘿卜體內竟占了一半以上,其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多種糖類加在一起竟占胡蘿卜重量的7%左右,高於一般蔬菜。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
所含豐富的胡蘿卜素被人體消化吸收後轉變成維生素A,能保證視紫紅質的充分合成,對保護眼睛和治療夜盲症有效,還能維護皮膚粘膜的完整性和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使身體免遭細胞、病毒感染的作用。小兒胡蘿卜素缺乏時,可造成小兒軟骨病。此外,胡蘿卜中豐富的賴氨酸能促進兒童生長發育。
胡蘿卜及胡蘿卜花中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壓、血脂,促進腎上腺素合成,可用來治療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病症。
胡蘿卜中含有幹擾素誘生劑,人體在幹擾素誘生劑的刺激下能產生幹擾素,幹擾素有抗病毒和抗腫瘤的作用。
烹調胡蘿卜時,最好多加些油脂,因胡蘿卜素為脂溶性維生素,加油烹調可促進胡蘿卜素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