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柿子(1 / 1)

柿子原產於我國,栽培曆史至少有2500年之久,品種多達200種以上。

別名:米果,猴棗。

(一)成分與性味

柿子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胡蘿卜素,果膠,維生素C,鈣,磷,鐵等。性味甘,澀,寒。

(二)功能

清熱去煩,潤肺化痰,止渴,澀腸,健脾開胃,主治咳嗽,百日咳,腹瀉,痢疾,便秘,甲狀腺腫大,吐血,咳血,熱渴口瘡,高血壓,解酒,尿血,痔瘡等病症。(三)保健作用

1.潤肺生津

柿子含有大量的水分,糖,維生素C,蛋白質,氨基酸,甘露醇等物質,能有效地補充人體的養分及細胞內液,發揮潤肺生津的效果。

2.抗甲狀腺腫大

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碘,能治療因缺碘而造成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3.健脾開胃,澀腸止血

柿子含有大量的有機酸,能幫助胃腸對食物進行消化,增進食欲,又因酸性收斂,故有澀腸止血的功能,柿蒂有解氣止嘔,止呃逆等作用。

4.可改善心血管功能,還可以解酒

柿子含有黃酮甙,能夠軟化血管,降血壓,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且能活血,消炎,可防治心髒病。

(四)食柿子注意事項

柿子性寒,凡脾虛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後及外感風寒者忌食。柿子含單寧酸,它可以與體內的鐵結合,阻礙對鐵的吸收,所以患缺鐵性貧血的病人禁食;單寧酸物質,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食之過量,易致口澀,舌麻,大便幹燥;空腹不要吃柿子,易形成柿石。吃柿子後忌飲白酒,熱湯,以防罹患柿石症。柿子不宜與螃蟹、地瓜同時食用,否則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致胃出血而危及生命。食柿子前後不可食醋。

(五)食療方

1.治療甲狀腺腫大

配方:未成熟的柿子2個,去皮絞取柿汁,加50毫升溫開水攪勻,每日兩次,具有清熱平肝的功效。

2.治高血壓

配方:柿葉10克。

製用:水煎代茶。

3.治咳嗽

配方:柿餅6個,茶葉3克,冰糖5克。

製用:將上述三味放於罐內,加水燉爛。每日2—3次。

4.治口腔潰瘍

將生柿子切片,搽患處。或柿霜適量,塗患處每日3次。

5.治濕疹

熟柿子一個,細茶末3克,混合搗成膏狀,塗患處,每日1—2次。

(六)柿子脫澀法

新鮮柿子放入鋁鍋或罐內(不能用鐵器),加入40℃左右的水,淹沒柿子,密封罐口,隔絕空氣,一般10—20小時內保持溫度,即可脫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