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茶的藥理與功用的認識
①生物堿類:茶葉中含有的生物堿為嘌呤類生物堿,它包括咖啡堿、茶堿、可可堿、腺堿、黃嘌呤、6-氨基嘌呤等。茶葉中的主要生物堿是咖啡堿(二甲基黃嘌呤),其含量因茶葉的品種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如杭州秋季產新鮮茶葉含咖啡堿0.33%—0.34%,而安徽歙縣產五級條茶水泡浸出液所含的咖啡堿,可占茶葉幹重的2%—4%。
在茶葉的生物堿類中,主要起藥理作用的是咖啡堿,其次是茶堿。它們的主要藥理作用是:利尿作用。這個作用被認為是由咖啡堿和茶堿共同協作完成的。咖啡堿一方麵通過腎促進尿液中水的濾出率,另一方麵刺激膀胱也有利尿作用。茶堿是通過擴張腎微血管和抑製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而引起利尿作用的。因此,飲茶對由於嘔吐、腹瀉等造成水鹽代謝平衡失調或在心源性水腫、經前期綜合征等病症的處理中,均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②茶多酚類:茶多酚(茶鞣質),又稱茶單寧。茶多酚在化學上有別於單寧酸或其他商品用單寧,它不會引起胃腸不適。一般將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黃烷醇稱為“維生素P群”。茶多酚的藥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增強毛細血管的作用。許多外國學者研究證明,茶多酚能改善微血管壁的滲透性,增強血管的抵抗能力,甚至在血管遭到破壞的情況下,隻要每月內服100—200毫克茶多酚,可以使微血管的抵抗能力自動恢複。
抗發炎作用。有人將茶多酚合抗壞血酸給小鼠進行皮下注射,結果發現,降低了甲醛和粘酶引起的炎症,而切除了腎上腺的白鼠卻沒有同樣的效果,這可能是刺激腎上腺皮質的結果。茶中能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和抗發炎的成分包括酮和黃烷醇。
影響維生素C的代謝。用含有維生素C和含有綠茶黃烷醇的食物喂養白鼠、豚鼠,增加了其抗感染能力,而紅茶沒有這種功效。但是,這種抗感染能力,必須是二者協同作用。有學者發現茶多酚可以保護維生素C的氧化。目前,茶提取液已作為食物防氧化劑,其作用是增加肝、脾、腎髒和腸道、腦部、血液等組織中維生素C的積累,降低維生素C的分解代謝和尿中排泄率。
抗菌作用。綠茶衝泡液在體外已發現對傷寒、痢疾、副傷寒、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抑菌作用。我國的研究證明,不同品種、不同製作方法所取的茶的提取液,對各種痢疾杆菌均有抑製和殺菌作用,而且茶葉煎劑對痢疾杆菌的效果比傳統的方劑白頭翁湯和三黃湯為好。茶所以對霍亂弧菌有顯著殺滅作用,是由於霍亂弧菌對茶中有收斂作用的成分的耐受性很低。茶葉對綠膿杆菌及變形杆菌也有殺滅作用。
③脂多糖:它是脂和多糖結合在一起的大分子複合物,是組成茶葉細胞壁的重要成分。將適量的植物脂多糖注入動物或人體,短時間內可以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動物試驗證明,茶葉脂多糖有防輻射損傷的作用,同時也有改善造血功能、保護血象的效果。
④蛋白質與氨基酸類:茶葉中含有氨基酸與蛋白質。有人認為,紅茶中蛋白質的含量為幹重的15%—30%,但是溶於水的不到2%。在茶中加入牛乳,由於牛乳與茶多酚形成酪蛋白複合物,既可降低茶的收斂性,又不妨礙蛋白質的正常吸收,這大概是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和某些外國人喜歡飲奶茶的原因。
⑤糖類:茶是低熱量的飲料,被水衝泡出的糖類僅占可溶物的4%—5%。但是,飲茶可以幫助高糖的良好攝取。如在茶中加入牛乳、糖,按每日飲茶6杯計算,所供給的能量大約為每日進食能量的7%—10%。
2.為什麼提倡邊看電視邊喝茶
茶有良好的“抗輻射”效用。不論是職業上經常接觸放射線的人,還是因腫瘤接受放射治療(放療)的人,都需要經常飲茶。即使不屬於這兩種類型的人,由於生活中難免要接觸微量放射線,如在看電視時,熒光屏就會輻射出一種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微量輻射對人體有害,尤其是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視,這種輻射將危及人體的造血機能。據科學實驗和臨床證明,茶葉中含有防輻射物質,對人體的造血機能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能減少電視輻射的危害。一個長期從事放射工作的技術人員或是因腫瘤而接受放射治療的人,其血液中白細胞總數低於4×10/升,堅持口服濃茶1個月後,白細胞數量顯著上升。一般人隻要每天喝幾杯清茶,就能夠消除電視微量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據測試,連續收看電視4—5小時,人的視力會暫時減退30%;特別是收看彩色電視,引起視力衰退現象更為嚴重。這是因為人的眼睛依靠視網膜上的視杆細胞在暗光下看東西,而視杆細胞中的視紫紅質是由維生素A合成的,經常在暗光下看電視,視杆細胞的視紫紅質大量消耗,從而引起視力衰退。由於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它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不但能合成視紫紅質,還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東西更清楚,可預防夜盲症與幹眼病。因此,邊看電視邊喝茶,不但能消除電視輻射的危害,還能保護和提高視力。
3.飲茶可以預防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是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較高,影響人體的健康,治療若不及時可致半身不遂。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栓塞、腦血栓形成、腦出血等。其病因主要由於人體血液處高凝狀態,紅細胞聚集,血流緩慢,而形成血栓,或使血管壁的脆性增加,經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血管破裂而導致出血。
腦血管疾病是否可以預防呢?近年來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長期飲茶可以減少其發病。為什麼茶葉能夠預防腦血管病呢?浙江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的王振生教授說:血栓形成的病理改變已關係到人類一係列疾病的發病機理。高凝狀態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條件,糾正血液凝固狀態異常,尋找有利和有效的抗凝、溶栓藥物將為身體健康和臨床治療開辟新的途徑。而茶葉具有抗凝和促進纖溶作用,能改變高凝狀念,且沒有一般抗凝藥物的副作用,對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有一定意義。
福建中醫研究所曾對鐵觀音進行研究證實,鐵觀音能降低血液粘度。飲服鐵觀音2—3周後,全血粘度從4.77降至4.31(P<0.01);血漿粘度從1.66降至1.58(P<0.01);全血還原粘度從8.58降至7.97(P<0.001)。鐵觀音還能防止紅細胞聚集。紅細胞在血液中呈分散狀態,紅細胞膜表麵帶負電荷。若膜電荷減少使血細胞相互排斥減少,則紅細胞發生聚集。服用鐵觀音後,明顯增加紅細胞電荷,降低紅細胞聚集作用,使已聚集的紅細胞分散,有利於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此外,腦出血多數與毛細血管抗力降低、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檢測25例腦血管病患者的毛細血管脆性,多數在服鐵觀音後,其毛細血管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毛細血管脆性降低,抗力增加。證明鐵觀音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抗力,從而減低出血傾向,這對腦出血等疾病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因此,對中老年人應提倡飲茶,堅持飲茶,以綠茶、青茶為主,既可強身抗老,又可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飲茶可以防治冠心病
我國古代醫學文獻中,雖無冠心病這一病名,但有很多有關的記載。它屬於中醫學中的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範疇。古代方書中,早有用茶葉治療心痛的記載。如《兵部手集方》載:“久年心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頭醋和勻,服之良。”
近代大量科學研究證明,茶葉對防治冠心病確有良好的效果。茶葉具有抗凝血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對冠心病有良好的影響。茶中所含的茶多酚,能改善微血管壁的滲透性能,能有效地增強心肌和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能力,還可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維生素C和維生素P也具有改善微血管功能和促進膽固醇排出的作用。咖啡因和茶堿,則可直接興奮心髒,擴張冠狀動脈,使血液充分地輸入心髒,提高心髒本身的功能。福建醫科大學曾在安溪茶區對1080人進行了調查,發現不喝茶的人群冠心病的發病率為3.1%,偶喝茶的為2.3%,常喝茶的(喝3年以上)為1.4%。可以看出,常喝茶的發病率,比不喝茶或偶喝茶的明顯偏低。常喝茶對預防冠心病確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