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清當代中國的北部邊疆問題,必須從近代沙皇侵華史講起。自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變成半殖民地起,沙俄以武力威脅或外交訛詐,迫使晚清政府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沙皇俄國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西方列強,共達150多萬平方公裏。十月革命後的蘇俄在支持中國革命的同時,斯大林卻利用了現代中國的內戰,以夷製夷,分而治之,也導致了中國北部邊疆的嚴重問題。特別是“外蒙古獨立”,從沙皇時代的萌芽到斯大林時期變成現實。在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和領土完整方麵,如果將同是近代產生的西藏問題與蒙古問題進行比較,中國外交史的經驗教訓尤其值得總結。

曆史上,中俄邊界可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4000多公裏,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境內;西段原長3300多公裏,1991年蘇聯解體後,約3000公裏已成為中國與哈、吉、塔三國的邊界,隻剩下約300公裏為中俄邊界;中段為外蒙古與前蘇聯的邊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外蒙古的獨立,成為蘇蒙邊界。下麵主要討論的是中蘇邊界的東西兩段。中蘇邊界是在曆史上中俄邊界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一、沙俄侵華史與中俄邊界問題的緣起

中俄邊界問題是近代中國與沙俄帝國邊界問題的延續與變遷。在近代中國的邊疆危機中,沙皇俄國趁火打劫,為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西方列強。早在17世紀末,中國清政府就與沙俄政府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確立了中國東北與沙俄的國界。從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到1915年《中俄沿霍爾果斯河劃界議定書》,兩國間共簽訂了24個關於刻分領土的邊界文件,正是這些條約決定了中蘇兩國的邊界。而這些邊界條約文件體係簡直就是一部沙俄侵華的紀年,尤其從1858年起,每簽訂一次界約,俄國都要從中國割占一片土地,大到幾十萬,小到幾十平方公裏不等。例如:利用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機,俄國出麵“調停”,清政府被迫於1858年同意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失去黑龍江以北約63萬平方公裏;兩年後,俄國以同樣的手法,通過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又割去烏蘇裏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裏;在西段,沙俄利用中國西北回民暴動的時機,出兵先行占領了他們想要的地方,於1864年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去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約44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17年後,俄國再次利用中國西北地區形勢動亂,重演先行占領的故技,通過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又割去伊犁以西、齋桑湖以東約28萬多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中俄間最後的也是割占領土最少的一個劃界議定書在1915年把霍爾果斯河中33平方公裏的灘地劃給了沙俄。沙俄就是這樣乘人之危擴疆掠土的,在不到60年的時間內把大約150多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合法”地據為己有。對於這些條約的不平等性質,共產主義革命導師早有明確的論述。1858年馬克思在評論《中俄璦琿條約》時說:“由千進行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幫助俄國獲得了韃靼海峽和貝加爾湖之間最富庶的地域,俄國過去是極想把這個地域到手的,從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絡維奇到尼古拉,一直都企圖占有這個地域。”同年恩格斯也指出;俄國“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麵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俄國並不滿足這一點,它已設法成立了俄中委員會來確定邊界,而我們知道,這種委員會在俄國手中是什麼東西。”列寧也曾不止一次地痛斥沙皇俄國對中國的侵略罪行。列寧指出:“歐洲各國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國政府)已經開始瓜分中國了。不過在開始時不是公開瓜分,而是像賊一樣偷偷摸摸進行的。”“沙皇政府在中國的政策是一種犯罪政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