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藏族姑娘——旦增(一)(1 / 2)

“你怎麼一個人到處亂走,一個人多沒有意思!還是和我們走吧”。我謝謝了他們的誠意,我沒有做任何解釋,轉身上了車邊開邊說:“你們好好的感受每一處,每一點,會不枉此生的”。胡先生不停的搖頭,我知道他不會理解我的行為。我的搭擋無可奈何的喊到:“注意安全”。他們租用了一輛麵包車,和我背道而馳。

泥洋河邊上的雪峰深深的吸引著我,我的邊走邊拍攝。我停下了腳步,屏住呼吸,側耳聆聽,隱隱約約的聽到了斷斷續續的歌聲,我向著歌聲發出的地方緩緩的移動著腳步,歌聲越來越近:“在那東山頂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輕的姑娘的麵容出現在我的心上,如果不曾相見,人們就不會相戀,如果不曾相知,怎會受著相思的熬煎,如果……”這不是倉央嘉措的情詩“在那東山頂上”嗎。我非常熟悉高原上這特有的嗓音,姑娘唱的很動情,撩撥得我越發想見到唱歌的姑娘。我順著歌聲走到了湖邊,終於找到了她,一位身穿臧族服裝的姑娘在湖麵上劃著木排,邊趕著鵝,邊唱著歌。

倉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達賴喇嘛,又是一位出眾的詩人。前麵我已經寫過他的故事,藏族姑娘唱的這首情歌,是在西藏一直流傳很久的一直深受姑娘們喜愛的那首情詩。

唱得太投入了,我走到了湖邊她都沒有發現,自如的劃著木排,繼續唱著。這時候,我才發現湖裏的鵝群隨著她的歌聲在湖裏旋轉著,也伸長了脖子,發出了“鵝、鵝……”的聲音,與這位姑娘共歌。原來鵝也是這樣的有靈氣,好一幅美妙的畫麵。我靜靜的坐在了岸邊,聽著美妙的歌聲,欣賞著翩翩起舞的鵝群。

姑娘劃著木排轉向了我看她的方向,她發現了我,歌聲嘎然而止,突然害羞的伸出了舌頭,轉過身去,差一點兒把木排劃翻。

我小心翼翼的用藏語喊到:“普姆”(姑娘)她聽到了我用藏族語言喊她時,她才慢慢的轉過身來,依然羞澀的低著頭,向我坐著的岸邊劃來。這時,我清楚的看到她的麵容,因羞澀漲紅了全臉,濃密的黑發束在腦後,渾身充滿活力、單純、自然和健康。我一下子喜歡上了她,我叫她上岸來,她點了下頭,敏捷的跳上了岸。我誇獎的說:“你這身藏服很美,你的歌唱得更好聽,是你的歌聲才把我吸引過來的。是誰教你學會這首好聽的歌?”她又羞澀的低著頭說到:“沒有人教,是自己跟電視裏學得,我們西藏女孩都會唱歌。”

是的,我在納木錯、旺姆家已經領教了藏族姑娘們能歌善舞的“厲害”。說完之後,她抬起頭好奇的看了看我,然後又低下了頭。看著她害羞的樣子,我轉了話題問道:“你現在放養的這些“鵝”的個頭怎麼長這麼大?它們是你家的嗎?”我的問話提起了她的興趣,她抬起了頭笑著看我,然後搖了搖頭:“這個鵝廠是廣東援藏隊在這裏創建的,叫“朗徳鵝科技養殖基地”,鵝都是從法國空運到這裏的,我在這個鵝廠是個打工的,我家住在日喀則”。說完她大膽的看著我,跟剛才判若兩人,她的普通話說的極其標準,看她的樣子也就是十七、八的年齡,我對她從日喀則來到林芝地區養鵝的故事發生了興趣。

我本想繼續問這位藏族姑娘,又怕引起她的抵觸情緒,我改變了思路,先住下來,慢慢的了解她。反正我有的是時間。這裏的氣候和氣候,確實是養殖的理想基地。

“朗德鵝科技養殖基地”,四麵環山,中間是湖泊,海拔在2800米左右,環境非常優美。它的近鄰是“真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