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玉器的典故(3 / 3)

商代玉蟬圓眼外鼓,尖嘴突出,體形短小,一般長2至5厘米。器型多片狀少圓雕,刀法簡單有力,以陰刻線為主,短直線多於弧形線,起刀重收刀淺,頭部前端為尖嘴形,也有平頭和圓頭形,尾部有平底形、雁形、三叉形、尖形等;周代玉蟬頸部有寬帶狀圖案裝飾,尖頭玉蟬到西周末期消失,平頭、圓頭成為主流。眼形有圓方眼、長方眼,位置多在頭部框內兩側,兩翼成斜坡狀,翼上有葉脈紋,器型頭寬、尾尖、背拱,立體感強。有斜穿眼和通天穿。還有一種管狀蟬,形如勒子,上下通天穿,雕琢精細;春秋玉蟬以寬帶狀圖案裝飾頸部,用誇張多變的手法美化蟬身。紋飾對稱,有雙蟬複含體的器型,器身上有淺而細的“人”字形紋、斜線紋、細方格紋、“二”字紋等輔助紋飾裝飾;由於製玉工具的進步,戰國玉雕技術大為提高,此時的玉蟬身上的紋飾更複雜美麗,蟬翼上的葉脈紋纖細秀麗,在蟬的腹部有腳,使玉蟬向寫實的方向發展;

兩漢玉蟬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質地很好。蟬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簡明概括,頭翼腹用粗陰線刻劃,寥寥數刀即成。蟬背部雙翼左右對稱,如肺葉狀。漢代的玉蟬,其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表麵平滑光亮,邊沿棱角鋒利,翅尖幾可刺手,素有“漢八刀”之稱。其後的玉蟬,紋飾漸趨繁縟,有的翅膀竟像蒼蠅翅那樣撇開,早沒了漢代玉蟬的那股神氣,特別是器物邊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圓角,這也是判斷是否為漢代玉蟬的重要依據。漢代玉蟬一般長4至7厘米。

南北朝時,玉蟬仍沿漢製,此時由於戰亂影響,玉料來源困難,玉蟬多數用滑石刻成,細部寫實味道加重,同漢代相比顯得更為逼真。晉代玉蟬的頭部稍厚帶圓,眼睛陽紋凸起,腹部表示蛻退的橫線增多,器型鼓起變厚、變窄,不如漢蟬薄而闊;東晉以後幾乎見不到玉蟬了,宋代仿古風氣盛行,當然玉蟬也不例外。宋代以後的蟬多作為佩飾。明代玉蟬有薄片狀和圓雕兩種,多用粉皮青玉製作。明代玉蟬的紋飾線條雕工又粗又深,雙翅雕得較薄,腹部厚;翅膀不光有脈紋,還有無數的小圓點,好似透明的一般;蟬腿有許多細小的腿毛,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陰線刻得很密。在蟬的反麵采用單撤刀法,使兩翅與腹部分開,兩翼張開,腹部凸起,增加立體感。腹部的皮紋從頸部開始,而前幾個時代玉蟬的皮紋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清代玉蟬也有圓身蟬和片狀蟬。清代玉蟬是寫真手法與仿古紋飾同用,用料講究,紋飾分布稀疏明朗,線條多用陽紋線來雕刻,這是清代的特征。清晚期玉蟬線條常有崩斷現象,刀法軟弱無力,陰刻線細而深,常用岫岩玉燒成紅色或黑色仿古蟬。清代後期開始造假,民國時更為盛行。

玉蟬分三種,一是佩蟬,頂端有對穿;二是冠蟬,用於帽飾無穿眼;三是含蟬,在死人口中壓舌,體積較小,不過一寸餘長,刀法簡單沒有穿眼。據考古資料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玉蟬出現,著名的商代殷墟“婦好”墓,曾有玉蟬出土,同時出土的玉墜、玉琮也有一些飾以蟬紋的。可見蟬的形象作為一種裝飾,已經問世好幾千年了。

佩蟬、冠蟬和含蟬的區別在於,佩蟬在頭部有對鑽成“∨”形的象鼻眼,用以穿係,便於佩帶;冠蟬則於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線固定在帽子上;至於含蟬就不需要穿什幺洞眼了,三者是不難區分的。

(6)玉帶釣

玉帶鉤是由鉤首、鉤頸、鉤體、鉤麵、鉤尾、鉤柱、鉤紐等組成。因在古墓出土的帶鉤上著有“鉤”的器名,所以帶鉤可以說是一種自銘器物。帶鉤的用途廣泛,它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品,還曾用作隨葬品。

戰國至漢玉帶鉤

帶鉤始於春秋時期,玉帶鉤的起源從目前出土的情況看,最早的是從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發掘的,戰國至秦漢是帶鉤最流行的時期,此時的玉帶鉤在近年考古發掘中屢有出土。漢以後至宋,由於服飾的變化,帶鉤不再使用。宋代仿古玉興起時,出現仿古的玉帶鉤,元代時被蒙古人用於腰帶上,遂再度在社會日常生活中流行開來。玉帶鉤傳世至今的數量頗豐,尤以清代雕造的最多。

戰國玉帶鉤造型變化較多,體積大者長20厘米左右,小的僅4奉5厘米,常見的尺寸一般在10厘米左右。鉤身多作窄長條形,側視鉤身彎曲呈“s”形;鉤首雕螭首的最多,另有龍首、素首等;尾部一般作方形和圓形;鉤身下有一凸起的釘,形狀以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為主。戰國玉帶鉤表麵多飾勾雲紋、穀紋、凸弦紋等,精品在兩側及背麵用發絲線雕“S”形線。邊棱的處理均為戰國玉雕的三角立棱式典型形式。另外戰國時也有許多素麵帶鉤。

兩漢時期,帶鉤的形式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的異形帶鉤。傳統形的帶鉤有長條形、琵琶形、螳螂肚形。長條形的斷麵有圓棒形、方形抹棱和矩形。漢代玉帶鉤曲線優美,棱角分明,鉤首除原有的螭首、龍首外,新出現了鴨頭狀等新式樣。鉤身素麵較多,有紋飾的仍以勾雲紋、穀紋、菱形紋為主。此外還有用淺浮雕、高浮雕在鉤峰琢龍、螭、雲頭形象的,這類鉤見於西漢早中期。

元明清玉帶鉤

元代帶鉤再度流行,其形製主要源於戰國兩漢的玉帶鉤造型。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是琵琶形,形式仿漢代帶鉤,素麵與飾紋者均有,所刻紋飾有仿古的蟠螭紋、勾雲紋,紋飾的琢法已失古意;二是螳螂身形,該型帶鉤單薄細長,帶鉤後身弧度大,弧形內帶釘,多作鼻紐或橢圓形紐,鼻紐是元代帶鉤的典型時代特征。

明代玉帶鉤造型較元代更為豐富,有琵琶形、螳螂肚形、條形、圓棒形及雕成龍、螭、鳥、獸、蟲等異形帶鉤。螳螂肚形數量最多,鉤頭多作龍首,此外還有鴨頭、羊頭、鳳頭、如意頭、馬頭等數種。龍頭雕刻的比較清瘦,龍嘴變尖,眼如同蝦眼,長麵外凸,頸部細,鉤身弧度較大,弧內帶釘,有圓麵、橢圓麵、方形麵等。此類帶鉤光素的較多,有的鉤身上分三棱打窪,造型簡潔優美。龍首鏤空單螭帶鉤,是明代另一種典型樣式,舊稱“回頭教子”。此類帶鉤主要流行於明代早中期,琵琶形鉤身,上鏤空立雕一螭與鉤首龍頭相呼應,這種帶鉤是明鉤中的精品。

清代玉帶鉤基本繼承了明代風格,造型上沒有大的變化,然而清代的做工、上光普遍好於明代。有些鉤身雕鳥獸、蟲、魚等圖形,紋飾設計頗具匠心。從整體看,清代帶鉤造型紋飾的細部處理仍有自己的特點,表現在龍螭形象多首大頸粗,螭虎神情呆板,常見扁平三尾;帶鉤後身弧度變小,鉤身下帶釘較矮。清代帶鉤紋飾比前代豐富,仿古、花卉、吉祥圖案係此時新創。乾隆時期玉帶鉤雕琢細巧精致,其後水平下降,動物有形無神,刀工不流利,拋光不夠光滑。清後期出現大量翡翠帶鉤,多製作較粗,水平不高。

(7)玉劍飾

從現有的考古出土資料來看,玉、劍結合物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春秋戰國晚期,四樣俱全的玉劍飾逐漸形成,到了西漢這種玉劍飾就成了王公貴族佩劍上的重要裝飾品,也成為當時社會一種身份的象征。玉劍飾的材料主要是以玉為主,包括玉劍首、玉劍格、劍鞘上帶扣和鞘末玉飾四種。漢代的玉劍飾在戰國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造型比戰國時期的略高,邊角抹圓也更加明顯,有的甚至出現了鏤空的工藝,這在玉劍飾的曆史上還是前所未見的。漢代玉劍格的紋飾多以獸麵紋為主,同時還流行一種高浮雕的蟠螭形象。

1.劍首:

多為圓餅形,背麵多光素或陰刻裝飾紋,並有穿孔和溝槽。正麵則突破了戰國時僅有的幾何形圖紋,而常以高浮雕的蟠螭紋取勝。如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玉劍首,白玉琢成,質地細膩溫潤。正麵圓心周圍以去地高浮雕的技法,雕飾了兩隻身軀修長,體態猶如行雲流水般的蟠螭紋,既巧妙別致,又富有生機。山東巨野紅土山漢墓出土的劍首,更加精彩,造型突破了常見的圓餅形,隨玉料設計雕琢而成,同時采用透雕和浮雕相結合的手法,琢磨出5隻蟠螭紋繞在雲中的立體畫麵,底端有三個穿孔,以插劍莖。此外,其他各地西漢墓出土的玉劍首,同樣設計巧妙,工藝精湛,代表了漢代玉器的最高水平。

2.劍格:

漢代的玉劍格,裝飾趣味極濃重,同時為了構圖的需要,在劍格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如鼻梁,俯視如菱形狀,這可能是為了突出常用的獸麵紋裝飾的立體效果。中間穿孔有長方、橢圓、菱形狀等。還有的劍格造型,上端中部琢一缺口,下端中間略微出尖。在裝飾方麵,手法亦多種多樣,有的一麵飾獸麵紋,一麵飾卷雲紋,有的一麵浮雕一螭,另一麵飾幾何紋,有的兩麵均飾相同的紋飾,或整體光素無紋等。

1983年,廣州南越王趙昧墓出土一件玉透雕雙鳳紋劍格,形式尤其別致。器物俯視呈菱形,中間有一橢圓形穿孔,以供劍柄插入,上端兩邊突出似獸耳,並透雕一對稱的鳳鳥。劍格正反兩麵琢飾獸麵紋,下端中部出尖。這類劍格在出土文物中較為罕見,可謂珍品。

3.玉鞘上帶:

玉鞘上帶是裝飾在劍鞘一側並與革帶發生關係的一件器物。造型一般為長條形,與戰國基本相同,但在器體上逐漸加寬增長,裝飾手法也日益豐富多彩。不但在平麵上常琢滿各類規整細致的穀紋、雲紋、蒲紋等幾何形圖案,而且還在的一端裝飾一象形獸麵紋,甚至在整個平麵上,陰刻、浮雕或透雕一隻或兩隻生動活潑的蟠螭紋。如1977年山東省巨野縣紅土山西漢早期墓出土的一件青玉玉麵作長方拱形,兩邊陰刻弦紋,並浮雕一大一小的兩隻形態不相同的螭紋。大螭體態矯健,曲度很大,頗有活力。小螭蜷伏一隅,對首相視,似有一種親昵感。這種圖紋,俗稱“子母螭”。

漢以後,唐宋時期的墓葬中幾乎無有出土記錄,但在明清時期,由於好古之風盛行,古玩商們為了牟取暴利,仿製了一大批偽品,有的製作之精,幾乎亂真,不過在製作工藝圖紋琢磨等方麵,仍有不少破綻。這種現象在玉器的發展過程中應引起注意。

4.玉珌:

在漢代的玉劍飾中,玉珌的琢製最為精彩,不僅造型變化無常,而且裝飾紋樣生動優美。如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器體作不規則的梯形,滿染朱砂。除上下兩麵較為平整外,周身分別以高浮雕和淺浮雕的技法雕琢出兩隻蟠螭與熊互相追逐戲耍打鬧的情景,尤其是兩隻蟠螭,挺胸、塌腹、翹臂、甩尾的氣勢神態,極富勇健、力量之美。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玉具劍的飾物,也是漢代玉器的珍品,其玉呈不規則梯形,玉質潔白,琢磨細膩,兩麵共浮雕了五隻生動活潑,翻騰嬉戲於雲海之間的蟠螭,神出鬼沒,引人入勝。上端中央有一大孔,兩側的小孔也斜穿中心,使三孔相通,以供穿係。

總體觀之,玉的造型,俯視兩端均呈橄欖形,在與劍鞘末接觸的一端多有穿孔,有的是隻有一個圓穿,有的是並列在一條直線上有三個小孔,中間一孔略大,而且垂直,兩側的小孔斜透使之三孔相通。正視呈梯形,中腰略收,麵上飾有形式不同的圖案花紋。早期多為獸麵紋和卷雲紋,漢中晚期還經常采用了浮雕和透雕蟠螭及龍和鳳鳥等精巧的裝飾手法和製作工藝。有的還根據玉料或構圖設計的需要,使玉呈現出不規則的長方形、梯形等狀,隨物而琢,更富有變化。

通過對漢代玉劍飾的觀察梳理,我們不難發現,漢代所見的玉劍飾,大多以裝飾高浮雕的蟠螭紋為主要特色。雖然這些螭紋有時也出現在玉璧及其他玉器上,但是,玉劍飾上的螭紋更加生動活潑。此時的造型一改戰國時期的原始風貌,迅速發展成為漢人十分喜歡的一種新的以虎為基調的神獸形象。它翻開了螭紋曆史上最光輝的一頁,也是螭紋發展過程中的黃金時代。可以說,漢代玉器上的螭紋,無論從數量、質量、工藝等方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幾乎取代了一統天下的龍的地位。同時它的形象也更加具體,更加成熟,更加完美,並且開始與龍蛇徹底分化,走完了自身的演變過程。其頭部雖然保留了原來的輪廓,但在具體的刻畫上卻更近似於貓或虎。尤其是身軀已完全脫離了蛇的基形,開始與虎交融,向凶猛的獸類邁進,並以此來代表古代將士們的威武英姿,這就是我們今人所稱道公認的蟠螭紋。不過,螭又決非是虎,而且與虎也毫無關聯,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神物),同時有著各自不同的發展係列。

班固在《燕然山銘序》中曾有:“鷹揚之校,螭虎之士”之。不言而喻,螭紋在演變過程中,不但相貌有所變化,而且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也產生了新的意義。此時它已不再是敬而遠之的神靈,而成了與人們生活、地位、審美觀息息相關的標誌。因此,漢代玉雕螭紋的琢製十分精美(當然也不能排除當時所能提供的工具、設備及工藝技術等條件)。眾多的出土資料充分顯示,盡管漢代玉螭已經定型,然而卻毫無雷同之感,同時組合形式較前更加豐富多彩,變化萬千,尤其是漢代那種昂揚向上,豪邁奔放的藝術風格,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藝術家的聰明才智也在這小小的玉料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從而使漢代玉雕螭紋的造型呈現出一派生動活潑、矯健壯麗的氣勢,讓人蕩氣回腸,激動不已。

(8)蟠螭紋和碟形佩

蟠螭紋是古玉上常見的紋飾,隻有對它深刻地了解、分析,才能更好地識別古玉並正確地判斷其製作的年代。

戰國時期

民間有龍生九子,蟠和螭都是龍子的說法,而蟠則指“盤曲而伏”。此紋是春秋戰國和漢代玉器上的主要紋飾。

戰國時期蟠螭紋頭部的特征是圓眼、大鼻、眼尾稍有細長線。雙線細眉,上線很淺很細,往往不易看出。下線明顯,貓耳,大多數耳朵方圓。腿部線條彎曲,腳爪往往向上翹起,用曲折的弧形線,盡情地把關節主要活絡胛骨都表現出來。蟠螭身上的附帶紋飾一般都用陰線勾勒,其中有彎茄形滴水狀的陰刻紋,是戰國時代的首創。在這種紋飾中又有一道、多道的細劃線,尾部有陰刻線呈絞絲狀,使整個蟠螭紋顯得活潑有趣,這種絞絲尾也是戰國首創,往往是兩道陰刻線一組,也有一道一道的。

漢代

蟠螭紋眉向上豎,並往內鉤,眉毛淺,若隱若現,柔中有剛。元明時代仿漢代蟠螭,眉毛深、粗、生硬,不像漢代細致生動。鼻梁中出現細線劃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虎耳下方,頭的側麵有三角形,也是分叉之角。雙角呈鹿角狀,卷曲為勾雲,角上刻二陰線紋以示角質紋。而這一紋飾呈“闊帶狀”且“安置在前腿旁側”。

漢代蟠螭形身體和戰國的大同小異,但是出現了有兩個卷雲紋所組成的尾巴。

六朝

蟠螭紋的眼與戰國的形式稍有紋變,即在靠近鼻梁處稍微拖出一些,眼梢略長而有彎度,嘴邊麵腮上多數有凹槽。這是很重要的特征,其他時代沒有。短腿,前腿一般隻有一個,後麵有闊帶,可以說南北朝的蟠螭紋隻有三條腿;尾部寬闊粗壯,其他獸類也是這樣,這是六朝的主要時代特征。

唐代

蟠螭紋頸上有人字形紋,脊上開始有陰刻脊線,有的在腿部的關節處刻有類似雲的紋飾,這種紋飾在六朝的蟠螭上已出現,唐以後的蟠螭上也有,但六朝和唐代蟠螭上的雲紋隻有一鉤,後來的雲紋則更卷曲一些。

宋代

蟠螭紋鼻下有一很寬的陰刻線,嘴翹起好像凹槽一樣,口部突得更起,有立體感。用手觸摸,可摸到一點嘴唇,這是宋代蟠螭紋的主要特征。

元代

蟠螭紋頭額寬闊並且很高,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個麵部的前端,占據的麵積隻有麵部1/3,大多有毛發。毛發作強風飄拂狀,毛的尖端往往隻到兩肩之側。蟠螭紋大多是圓身、聳肩,前腿彎勢柔軟,後腿一曲一伸,整個體形呈爬行狀,後伸之腿矯健有力,姿態美觀。圓身上刻有陰線一道或兩道,從兩肩中間伸至臂部以代表脊柱,並以脊柱為界,兩彎再刻出單線或雙線的篳狀紋以代表肋骨,後期有蟠螭脊線兩旁沒有這種線條,不過數量很少。四肢的關節處都飾有卷雲紋,這是元代蟠螭紋最顯著的標誌。尾也作卷雲狀,分兩股,一長一短,左右分開,尾特長,作旋渦狀,長度超過以前各個時期。

明代

蟠螭紋頭形較元代為短,眉眼大多由麵部中央勾出,眼形有圓圈眼、三角眼、橄欖形的斜直眼、長梢眼和蝦米眼等形式,變化無窮,以雙眼突出的蝦米眼為最多。頭部上端有有角或無角者,發形變化多端,有飄抻、有上衝、有貼肩、有兩分等,少數蟠螭身軀兩側也有篳狀紋。有的圓身,兩側用斜刀切削,形成直楞線,表示脊柱挺健,以增威勢,這種風格形成於明代,是與元代蟠螭的區分特點。

清代

蟠螭紋具有以前各個時期所不具備的特點,一般以白玉為多,玉質大都無沁,凡玉色白、遍體渾圓光潔者皆為清代之物。以上是不同時期玉器上蟠螭紋的具體特點,隻要熟悉掌握就能提高辨別古玉的能力。

碟形佩俗稱“雞心佩”。兩漢時期,襟形佩取代了戰國流行的組佩成為佩飾玉的主要形式,其造型有了很大的發展。整器作扁片狀,盾形環變長,上尖下圓,左右鏤雕出廓的螭、鳥、龍、雲紋等。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諜形佩在兩漢時也有一定變化,西漢初期的碟形佩,多為平麵鏤雕,螭、鳥、雲紋處理成淺浮雕狀。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動物逐漸雕成高浮雕,所琢龍、螭身軀矯健,肌肉隆起,充滿活力。高浮雕技法運用相當成熟,此是漢代玉雕區別於戰國玉雕的典型特征。東漢後期除部分玉碟保留高浮雕風格外,新出現平麵片狀鏤空的玉碟形器,碟上紋飾僅用陰線刻成。這一時期動物造型雖仍保持了兩漢的形式,但已基本失去了那種雄健有力的氣勢,動物身軀多細無力。早期玉碟見於商代,短圓筒形,上端呈斜麵,下端平直;正麵以雙勾陰線琢一獸麵紋,方形眼,細長眉,寬鼻內上卷,口角上拉,耳後貼;角似牛角;臉麵兩側雕以身、尾和足,雙目下各鑽一孔,可縛係於手,器背下部有一橫向凹槽,供用來勾弦。玉碟至漢代逐漸演變成一種佩飾,即蝶形玉佩,後世俗稱“雞心佩”,失去了原有的實用功能。西漢碟形玉佩為扁平體,器形主體似碟而加以變化,略近橢圓形,上端中部出尖,下端圓弧,中間穿一大圓孔,一麵稍凹,一麵微拱,器身上常用陰線刻劃流雲、勾雲、卷雲紋等。器身兩側(有的是一側或上方)往往透雕出附加裝飾,或為變形鳳鳥紋,或為龍紋,或為螭紋,或為卷雲紋,姿態不一。西漢早期玉佩中部蝶形較短矮,兩側微鼓;中期更鼓,圓孔較大;晚期碟形細長,圓孔變小。東漢碟形玉佩有的如扇形,長橢圓孔,器廓外環繞雙螭、鳳紋和雲紋,也有器內外集螭、虎,熊紋飾於一體的。西晉碟形玉佩在主體上部琢一長方形穿孔,主體兩側透雕對稱的龍紋,主體上細刻有獸麵紋和卷雲紋。東晉碟形玉佩主體中間穿大橢圓孔,旁側對角上透雕互相顧盼的雙螭紋,皆回首彎軀作穿雲狀,形態類同於漢螭,但刻劃不如漢螭細致。宋代始出現仿漢的碟形玉佩,但在一些細節處加以變化,如產生出二叉螭角、四叉螭尾等。清時玉碟呈短直筒形,上下端平直,與早期形製略異。器麵上琢刻人物、山水、花烏、壽字等紋飾,也有光素無紋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