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摘自2003年2月10日一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鎖定大目標謀求大發展
成績和發展無可辯駁地證明,落後地區隻有自我加壓,負重奮進,才能快步前進、縮小差距;隻有鎖定大目標,跳起來“摘桃子”,才能凝心聚力、發揮潛能,才有大發展;隻有扭住項目,上下齊爭,全民招商,才能擴大投資,拉動增長;隻有銳意改革,創新機製,才能盤活人、財、物力,增強發展活力;隻有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罰分明,才能充分發揮幹部的能動作用;隻有講政績、重實幹,才能真正培養出一支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隊伍;隻有解放思想,領導帶頭,群策群力,才能攻堅克難,無往而不勝。目標就是方向,是心、力聚結點。建設隴東經濟強區、文化名區,是區委、區政府向全區人民的鄭重承諾,也是加快發展、縮小差距的戰略選擇,更是執政為民、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現實需要。1992-2002年10年間,我區人均GDP與全國、全省由相差989元、86元,拉大到4442元、794元,在全省的位次由26位下降到36位;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相差590元,全省位次由22位下降到30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省由相差14元,拉大到1021元;人均財政收入與全國、全省由相差235元、56元,拉大到了1101元、211元;綜合經濟實力僅列全省第24位,屈居慶城縣之後。文化上,基礎設施既少又老,產業開發既慢又小,文化對經濟的貢獻率微乎其微。這些,充分說明我們的發展不光是慢,而且差距越拉越大,與我們的區域中心位置,以及市轄區的稱謂,城鄉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極不相稱。隻有“快”,才能縮小發展差距;隻有“強”,才算盡到執政之責。所以,加快建設隴東經濟強區、文化名區,是我們必須時刻瞄準不偏離、緊盯不眨眼、苦幹不泄氣、實幹不鬆勁的既定目標。
right(摘自2003年12月31日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發展是和諧的核心
堅持以人為本是新時期指導各項工作的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是促進社會全麵進步的全新理念,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全部工作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標,三者相輔相成,相互融涵,互為條件。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看,如果說人本是前提,是出發點,和諧是目標和歸宿的話,和諧就是人本思想的集中反映,那麼,科學發展自然成為構建和諧的核心。沒有發展、沒有進步,既體現不了人本,更不能實現和諧。為此,我們在謀劃、指導和落實工作中,始終牢牢把握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創新思路,創新措施,力促發展,推動了和諧社會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