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在工作上爭先。這是我們體現先進性的關鍵。具體到每個黨員,就是要立足本職崗位,爭一流的發展速度、爭一流的工作水平、爭一流的工作業績。要在建設隴東經濟強區、文化名區、人居美區這一目標任務中勇挑重擔,成為群眾的中堅和核心。要時時處處走在群眾的前麵,成為群眾的表率和榜樣,做到“四個敢於”:敢於領先,走在潮流前麵;敢於競爭,在事業上有突破;敢於標新立異,不因循守舊;敢於冒險,不畏首畏尾、停滯不前。具體說,就是要做經濟社會提速發展的“排頭兵”,做項目建設的“領頭雁”,做改革攻堅的“出頭鳥”,處處爭第一,事事爭一流。
三要在創新上率先。創新是發展、進步的動力,是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是永葆黨員先進性的源泉。我們現在有相當一部分黨員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始終丟不了老傳統,思想保守,作決策唯上唯書,幹工作按部就班,做事情循規蹈矩,結果是自縛手腳,阻礙發展。想一想,如果沒有“一條原則、兩項政策”的實踐創新,哪會有投資近億元的10條城市道路開工建設,沒有稅監機構的成立,哪會有一年增加800多萬元的財政收入。這方麵的例子,不勝枚舉。今年,我們在經濟工作會上,對去年有創新之舉的部門和個人進行了重獎,這就是要鼓勵大家創新,隻要你工作有創新,為全區爭了光,促進了發展,區委、區政府就重獎。因此,各級黨員幹部一定要堅持創新,依創新促發展。創新,就是要創新工作思路、創新落實措施、創新工作作風,否則,隻會是新辦法不會用,舊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當然,創新也不是瞎碰亂撞、異想天開,其關鍵是要有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切實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努力提高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才能真正在創新上率先。
四要在守紀上在先。在當今多樣、多元、多變的社會生活麵前,共產黨員作為社會的一員,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受到權力、金錢的誘惑,而黨員領導幹部麵臨的誘惑更多,考驗更為嚴峻。作為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體現先進性,必須要加強黨性修養,增強自律意識,始終牢記“兩個務必”,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帶頭落實黨風廉正建設責任製;要倍加珍愛自己的崗位、珍視手中的權力、珍惜自己的人格,身體力行,防微杜漸,帶頭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帶頭樹立拒腐防變的良好形象,用自己模範的行為,為群眾和其他黨員作出表率。
right(摘自2005年6月全區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報告會上的發言)
@@關鍵要解決問題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落腳點是全麵促進工作,提速加快發展,其實質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我們說黨員幹部體現先進性,關鍵要解決實際問題。
能不能發現問題,是有沒有先進性的職責體現
發現問題,是黨員幹部政治敏銳性、思維前瞻性、工作預見性的體現,是黨員幹部的本分,是起碼的職能和責任。目前,我們的問題成堆:爭取項目,不積極,不主動,給錢我就辦,不給錢就不辦,更談不上跑、爭、搶;實施項目,有想法沒辦法,有辦法沒行動,凡財政拿錢的項目爭著辦,市場運作的項目卻拖著、抗著不辦。凡事不從有利於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服務出發,不從方便辦事、促進發展出發,“三個有利於”、“三個代表”的標準沒有真正落實,今天能辦的非要拖到明天、後天,該辦的事沒人辦,相互推拖扯皮;不管人、不謀事,紀律鬆弛,工作鬆懈,上班不守崗,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作風霸道,對群眾態度冷漠,吃、拿、卡、要的問題時有發生;精神不振,缺乏朝氣,整日暮氣沉沉,年齡不大人先老,無所事事混工資,怨單位不好,嫌工資太少,就是不看工作幹沒幹好,幹多還是幹少;懶惰思想、厭戰情緒蔓延,根本沒有把事業放在第一位。凡此種種,直接導致工作難開展,發展難提速。對此,我們的幹部,要麼渾渾噩噩、視而不見,要麼事不關己、置之不理,要麼“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先進性哪裏體現?怎麼實現全麵提速、加快發展?所以,在分析評議階段,各級黨組織都要結合黨員隊伍的實際,結合各自的工作任務,在第一階段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突出針對性地查找存在的問題。要堅持開門納諫,發動群眾提,黨員相互幫,真心實意地聽取意見,發現問題,特別是要查找、發現在抓項目、全麵提速發展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絕不能搞形式,走過場,甚至打著征求意見的旗號,評功擺好。要真正把問題找準,為撰寫黨性分析材料和整改打好基礎,為提速發展、實現群眾利益做好前提。
敢不敢公開問題,是有沒有先進性的黨性體現
公開問題,是一種勇氣,一種魄力,是黨員幹部的本色,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隻有公開了,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才能集中民智,更好地解決問題。現實中,我們的好多問題,就是因為捂著、包著、壓著、拖著,結果是把小問題捂成大問題,小矛盾包成大事端,大問題壓成群體性上訪事件,容易解決的問題拖成“老大難”。去年至今的幾起群體性上訪案件,無一不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既然如此,為什麼還不公開?個中原因,一是不願公開。怕問題公開了,幹部職工說三道四,撞了傷疤惹起痛;怕得罪人,怕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影響了自己的政治前程;怕帶來麻煩,引火燒身;怕領導批評,怕群眾監督;總認為少一事比多一事好,盡量捂著、包著、壓著、拖著,息事寧人,得過且過。二是不敢公開。自己本身不幹淨,問題公開了,怕自己難辭其咎、難脫其身、難幹其事;怕“拔出蘿卜帶出泥”。項目審批程序,我們三番五次要求公開,但仍然不到位、不廣泛;要麼寫在紙上,不落實,要麼公開在牆上,不執行,甚至人為地把正常的審批工作神秘化,“要給這個領導彙報”,“要找那個領導拍板”,隻說這不行,那不行,不說怎麼行。相反,在私事上,膽子比誰都大,甚至不惜喪失人格,以身試紀試法,鋌而走險,不該要的敢要,不該拿的敢拿,不該辦的敢辦,不該吃的敢吃。為此,我們要以先進性教育為契機,大力推行“陽光政務”,村務、政務、財務等,凡明確要求公開的事項,一律要按要求徹底公開,不能挑的揀的公開,特別是要把辦事程序、具體責任人、辦理時限、辦理要求等定明確、定具體,采取通報會、公開欄、文件,設立標誌牌、監督台等形式,向社會、向幹部群眾如實公開。要通過公開,進一步增加辦事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接受群眾監督,從而化解矛盾,促進發展。
善不善分析問題,是有沒有先進性的品質體現
分析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隻有科學分析、找準症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我們現在相當一部分幹部,不會分析問題,不善於分析問題,甚至不知道分析問題,遇到困難和問題,要麼怨天憂人、束手無策;要麼把現象的東西當作事物的本質,隻是就困難解決困難,就問題解決問題,往往是“摁下葫蘆起了瓢”,同樣的問題反複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問題最終不能得到根本解決。歸根結底,就是沒有科學分析、找準症結。項目實施不了,隻說土地政策不寬鬆,招商引資引不來,隻說自然條件比人差,就是不從主觀上分析找原因,不看能動性發揮了沒有,想辦法了沒有。因此,我們每個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都要把分析問題,作為推動工作、提速發展的關鍵,努力加以改進和提高。首先要選準視角。“橫看成嶺側成峰”。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甚至相反的結論。選準視角是分析問題的關鍵,對於遇到的問題,我們都要一分為二,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都要不偏不倚,對號入座。客觀上條件一樣,工作效果不一樣,就要在主觀上找原因。幹部出了問題是黨員造成的,黨員出了問題是領導造成的,班子出了問題是一把手造成的。為什麼一個人就能擋住一個項目的實施?不是這個人長有三頭六臂,神力無邊,而是我們工作不到位、方法不夠活、力度不夠強,遇到求情就“高抬貴手”,遇到“釘子”就退避三舍,遇到“糖衣炮彈”就繳械投降,還是我們主觀上出了問題。其次,要講求分析的方法。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就是對比、比較、反複。對於存在的問題,不但要左右對比找原因,而且要縱橫比較尋症結,還要反複思考挖根源。對於反複出現的問題要從規律上找原因,對於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從體製上找原因。再次,要問計於民。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任何問題群眾看得最清楚。因而,我們分析研究問題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的呼聲,找症結,找對策。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第二階段,就是針對存在的問題,開展黨性分析,每個黨員、每個支部、每個班子都要站在“體現先進性,謀求大發展、快發展”的角度,靜下心來,認真分析各自在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麵存在問題的原因,在理想信念、黨性修養、勤政廉政等方麵存在問題的原因,要著重分析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工業生產、文化產業開發等經濟建設方麵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問題要力戒紙上談兵,要緊密結合實際,觸及思想、觸及實質、觸及要害。要通過深刻的分析,弄清原因、找準症結、抓住根本,製良方、下猛藥,為真正解決問題明思路、出對策、定方向、奠基礎。